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孩子處於生長發育期,不宜節食減肥

發布時間:2023-08-16 10:46: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兒(er) 童超重肥胖可能出現包括心血管係統、內(nei) 分泌係統、消化係統、神經係統、骨骼係統、呼吸係統、皮膚和心理的異常,造成嚴(yan) 重的短期和長期後果,還會(hui) 為(wei) 成年期的肥胖奠定牢固的基礎,增加成年期減重難度以及成年後各種慢性代謝性疾病、心腦血管疾病、腫瘤的發生風險。暑期是很多家長督促超重孩子執行減重計劃的重要時段,減重計劃中大概率包括節食,但其實兒(er) 童青少年通過節食減重有危害,家長需關(guan) 注。

  減重的同時要關(guan) 注兒(er) 童身體(ti) 正常生長發育

  身體(ti) 質量指數(BMI)評價(jia) 法是最常用的診斷超重、肥胖的方法。參照《中國學齡兒(er) 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篩查體(ti) 重指數值分類標準》,兒(er) 童和青少年肥胖是指在同年齡同性別兒(er) 童青少年中,BMI≥第95百分位數(即與(yu) 同齡人比較所處的位置,下同);超重是指在同年齡同性別兒(er) 童和青少年中,BMI處於(yu) 第85百分位數與(yu) 第95百分位數之間。也可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行業(ye) 標準(WS/T 58602018),6-18歲學齡兒(er) 童青少年性別年齡別BMI篩查超重與(yu) 肥胖界值。

  對於(yu) 肥胖的孩子來說,減重的同時必須考慮到保持他們(men) 正常生長發育的重要性以及肥胖治療的長期性。

  兒(er) 童生長發育是有階段性和有程序性的連續過程,在6-10歲的年齡階段,身高增長速度是5-7厘米/年,通常女孩(10歲左右)、男孩(12歲左右)進入青春期,身高猛長期一般可持續1-3年,平均約為(wei) 兩(liang) 年。營養(yang) 是影響身高增長的一個(ge) 重要因素,均衡飲食是非常必要的。

  過度節食危害多

  一些孩子采用模仿網絡上成人節食減重的方法,比如不吃主食、不放油、大量喝水、隻吃水煮菜等極端的方式控製體(ti) 重,甚至有的女孩采用這種方式減重,一個(ge) 月內(nei) 體(ti) 重下降明顯,之後體(ti) 重不再下降,來醫院谘詢如何讓體(ti) 重繼續下降。殊不知,她已經出現了脫發、乏力、心悸、閉經等症狀,胃腸道功能也受到影響,耐受不了正常的飲食。

  短期內(nei) 迅速減重,人體(ti) 靠大量消耗體(ti) 內(nei) 儲(chu) 存來支撐,可能會(hui) 導致低血糖、電解質紊亂(luan) ,出現嘔吐、眩暈、乏力、脫發、閉經、貧血、免疫力下降等。由於(yu) 過度節食還會(hui) 導致“神經性厭食症”。這是一種有意節食導致的進食障礙,多發於(yu) 13-20歲的女性,青春期的男孩也有發生。除了絕食,有些孩子還會(hui) 催吐、摳喉、吃瀉藥、瘋狂運動……他們(men) 永遠不會(hui) 對“掉秤”的程度感到滿意,如果過了一天,體(ti) 重還跟昨天一樣,簡直覺得就是“滅頂之災”。他們(men) 在鏡子裏看到的自己,和別人眼中完全不一樣——即使已經骨瘦如柴,仍覺得自己很胖。

  兒(er) 童青少年如何科學減重

  隨著孩子身高的增長,在體(ti) 重不改變的情況下,BMI是下降的。如果是6~11歲的孩子,BMI位於(yu) 第85~第94百分位,應維持體(ti) 重或者控製體(ti) 重增長速度;BMI位於(yu) 第95~第99百分位,應維持體(ti) 重直到BMI<第85百分位,或者緩慢減體(ti) 重,但減重速度不超過0.5公斤/月;BMI>第99百分位,需減體(ti) 重,但減重速度不超過1公斤/周。

  如果是12-18歲的孩子,BMI位於(yu) 第85-94百分位,應維持體(ti) 重直到BMI<第85百分位,或者緩慢減體(ti) 重;BMI位於(yu) 第95-99百分位,減體(ti) 重直到BMI<第85百分位,但不超過1公斤/周;BMI>第99百分位,需減體(ti) 重,但不超過1公斤/周。

  醫學營養(yang) 減重幹預的方法有:限能量膳食、高蛋白膳食、低碳水化合物飲食、間歇性能量限製、低血糖指數飲食、多種飲食模式、代餐食品減重、時間限製進食法。營養(yang) 治療是超重肥胖兒(er) 童青少年首選的一線治療方式,但管理模式不同於(yu) 成人,在限能量的同時還應保障其正常生長發育需要。

  超重肥胖兒(er) 童青少年減重,膳食的營養(yang) 方案應個(ge) 體(ti) 化,能量達到其身高對應年齡的營養(yang) 需求,保證三大營養(yang) 素均衡(蛋白質供能占總能量的15%-20%,碳水化合物占55%-65%,脂肪占20%-25%),保證優(you) 質蛋白質,充足的膳食纖維及健康的油脂攝入。

  《中國兒(er) 童青少年身體(ti) 活動指南》提出,每天應至少累計中高強度運動60分鍾,包括每周至少3天高強度身體(ti) 活動和增強肌肉力量、骨骼健康的抗阻運動;每天看屏幕的時間限製在120分鍾以內(nei) ,並避免久坐行為(wei) ;課業(ye) 間隙進行適當運動。

  運動重在堅持。采用自身抗阻運動結合有氧運動的方式效果更為(wei) 顯著。家長要幫助孩子養(yang) 成規律科學的運動習(xi) 慣,最好進行戶外活動,可適當增加趣味性。開始鍛煉時,運動速度和運動量要適宜,以可耐受為(wei) 限,逐漸增加,不要操之過急,以運動後輕鬆愉快、不感到疲勞為(wei) 原則。

  另外,還需注意培養(yang) 良好的睡眠習(xi) 慣:睡前避免劇烈運動、避免進食甜食,不要熬夜,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幫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際關(guan) 係:豐(feng) 富孩子的興(xing) 趣愛好,增強孩子的自信,減少出現情緒性暴飲暴食的機會(hui) 。培養(yang) 正確的認知:多給孩子宣講體(ti) 重管理和科學飲食習(xi) 慣的重要性及好處,並宣傳(chuan) 肥胖的危害,孩子在麵對“誘惑”時就更容易用認知來冷卻自己進食的欲望。

  持續的飲食管理和有效的運動是肥胖患兒(er) 的長期管理模式。兒(er) 童處於(yu) 生長發育階段,體(ti) 重管理模式不同於(yu) 成人,管理周期更長,需要家庭、學校及社會(hui) 的參與(yu) 。

  (作者係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er) 童醫院臨(lin) 床營養(yang) 科主治醫師夏露露)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