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書寫石油工人的精神風貌

發布時間:2023-08-16 10:56: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戴榮裏(中國作家協會(hui) 會(hui) 員)

  在紀實文學《地火:攻克“磨刀石”油藏紀實》(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23年5月出版)中,王琰、徐佳兩(liang) 位作者懷著對石油工人強烈的思想感情,著力塑造我國低滲透油田開發中湧現出的一批新生代石油工人的形象,書(shu) 寫(xie) 新生代石油工人的精神境界。他們(men) 不僅(jin) 繼承了鐵人王進喜的精神風貌,也有著映照當下的時代特質,包括對科學理念的遵循和對技術創新的追求。作品明確傳(chuan) 達出一個(ge) 主題,即長慶油田頁岩油開發示範工程是對“延安精神”和“科學家精神”的一次踐行與(yu) 開拓。

  2019年,十億(yi) 噸慶城大油田的發現,讓石油開發麵臨(lin) 新的抉擇,如何以極小的麵積,撬動四萬(wan) 多畝(mu) 開采儲(chu) 層,使平台井數最大化,控製儲(chu) 層數量最大化,從(cong) 而實現產(chan) 量最大化?長慶油田頁岩油開發示範區身穿紅色工服的石油工人們(men) ,用堅定的信念、深厚的情懷、辛勤的汗水、創新的方法,認真尋找答案,用心書(shu) 寫(xie) 答卷。“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吳誌宇是這個(ge) 群體(ti) 的代表,作者濃墨重彩地書(shu) 寫(xie) 這一飽滿的人物形象,讓讀者從(cong) 中感受到新生代石油工人的精神風貌。

  吳誌宇的人生,是跑步生活的人生。他用跑步鍛煉著自己的身體(ti) ,也用跑步的心態丈量人生旅程,“跑步,對他來說,似乎已經成為(wei) 一種生活必需品”。作者書(shu) 寫(xie) 了吳誌宇跑步的感受,跑步一樣的工作作風,讓讀者感受到這位執著的探索者身上不服輸的勁頭。從(cong) 設計到優(you) 化,從(cong) 辦公室到工程現場,他始終是懷著“地火”追風的人。讀者從(cong) 吳誌宇的工作履曆中,可以感受到一個(ge) 奮鬥者的足跡。窯洞裏出生的吳誌宇,有在山梁上放羊奔跑的體(ti) 驗,從(cong) 喜歡讀書(shu) 的放羊娃,幾經波折考入石油學校,成為(wei) 石油鑽井隊的地質技術員。他怕蛇偏遇到蛇,怕狼偏偏遇上狼。正是在這種艱苦的磨礪中,他練就出一位石油地質技術人員的火眼金睛,工作成果在一次次“迷路”中得以呈現和鞏固。在作者的筆下,這是一位有思想、有活力、能落地、有性格的黑臉漢子,不僅(jin) 繼承了老一代石油工人艱苦奮鬥的精神,也融入時代精神中的科學元素和創新追求。

  作者向讀者展示了石油工人的生命狀態,書(shu) 寫(xie) 他們(men) 麵臨(lin) 的生活艱辛和心路曆程,展現他們(men) 樂(le) 於(yu) 奉獻的精神追求,特別是在環境保護上的責任擔當。頁岩油開發是作者著力描繪的主體(ti) 內(nei) 容,也是專(zhuan) 業(ye) 性很強的一個(ge) 領域。作者在充分實地采訪、掌握基本情況的基礎上,用形象、淺顯的文學語言,將石油開采中的係列程序一一道來,向讀者講述石油工人如何克服每一個(ge) 環節的困難而圓滿完成開采任務的過程,讓人既不感覺閱讀的晦澀,又能深切體(ti) 會(hui) 石油工人艱辛的探索曆程,以及勤於(yu) 勞動、善於(yu) 創新的思想境界。比如,“對於(yu) 頁岩油來說,在水平段要進行細切割,像‘剁麵條’一樣,剁得越細,縫網越多,采出的油才能越多”。高深的技術話題,有著可見的生活化。比如,“黃土塬上機聲隆隆響起,盛大的日出染紅黃土塬,一台台機器轟鳴,如一隻隻鳥兒(er) 辛勤的鳴叫,用叫聲在向大地致敬”。還比如,頁岩油開發有五大技術,其中第一項是怎麽(me) 樣多學科優(you) 選“甜點”。這是一個(ge) “讀上去便讓人心生甜美的安慰與(yu) 喜悅之情”的詞語,但用在地質上確實精準,儲(chu) 油層中含油多的地方就被稱為(wei) “甜點”。作者善於(yu) 捕捉石油工人身上的開闊胸襟和浪漫情懷,從(cong) 而讓“堅硬”的題材變得“柔軟”起來,彰顯紀實作品的文學色彩和審美風格。

  《光明日報》(2023年08月16日 14版)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