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臨縣:厚植生態底色 發展綠色經濟
光明日報記者 李建斌 光明日報通訊員 劉生鋒
“這段時間氣溫高,我們(men) 早上四五點就上工了,趁著天涼快多種幾棵樹。”近日,山西省呂梁市臨(lin) 縣克虎鎮高家灣村造林合作社的社員們(men) 每天都早早上工,抓緊時間進行林木管護作業(ye) 。
臨(lin) 縣林淼造林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負責人高平旺介紹,高家灣村屬於(yu) 黃河臨(lin) 縣段兔阪河流域,石質荒山多,山體(ti) 坡度大,為(wei) 了在石頭山上種樹,社員們(men) 想方設法壘坑堆土加固樹坑,用背簍吊繩運送樹苗,克服各種困難,一心要在石頭山上種滿樹。
作為(wei) 山西省黃河流域治理重點縣,近年來,臨(lin) 縣認真踐行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堅定不移推進黃河流域生態走廊建設,發展綠色生態經濟,以工程和治理項目為(wei) 抓手,多舉(ju) 措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山下黃河滾滾,山上綠意盎然。在青涼寺鄉(xiang) 劉家圪堎村的山上,李超正組織社員對核桃林和林下連翹進行除草管護。看著滿目青翠,李超覺得挺自豪、挺值得。2013年,李超返鄉(xiang) 創業(ye) ,帶領鄉(xiang) 親(qin) 們(men) 成立了臨(lin) 縣東(dong) 江核桃專(zhuan) 業(ye) 合作社,依托政府支持發展林下經濟的政策優(you) 勢,流轉了村裏的1000畝(mu) 荒地。經過10年耕耘,他們(men) 栽下的1萬(wan) 多株核桃樹已經成林,連同林下的6萬(wan) 多株連翹,讓從(cong) 前一片赤貧的黃土地如今被滿眼鬱鬱蔥蔥的綠色覆蓋。
近年來,臨(lin) 縣不斷厚植生態底色,擦亮生態產(chan) 業(ye) 招牌,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在紮實推進生態修複與(yu) 治理的同時,大力發展綠色生態經濟,將生態建設與(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相結合,在持續改善黃河流域生態的同時,讓當地經濟的“含綠量”更高了。
臨(lin) 縣對造林綠化工程提前規劃、總體(ti) 布局,大力實施生態綠色化戰略,采取“財政籌資、項目申報、社會(hui) 投入、金融扶持”等多元化方式,2021年以來共籌集資金2.8億(yi) 元,完成國土綠化20萬(wan) 畝(mu) ,經濟林提質增效20萬(wan) 畝(mu) ,草原改良修複2.5萬(wan) 畝(mu) ,對“黃河一號”旅遊公路97公裏路段進行景觀綠化,全縣森林覆蓋率達25.4%,水土流失已治理麵積1706平方公裏,氣候環境和人居環境不斷向好。
臨(lin) 縣將生態建設融入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大力推廣合作社造林經驗,擴大“黨(dang) 支部+合作社”“黨(dang) 支部+聯合社+農(nong) 戶”覆蓋麵,帶動4600餘(yu) 名脫貧勞動力年均增收1.1萬(wan) 元。喬(qiao) 灌結合、針闊混交,打造了白文李家灣、城莊小馬坊、磧口中興(xing) 社等一批生態修複示範項目。利用紅棗資源優(you) 勢,支持發展棗芽茶、棗花蜜等紅棗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實施紫金山、大度山、漢高山“三山”森林康養(yang) 項目,初步形成了集生態、觀光、休閑於(yu) 一體(ti) 的黃河文化旅遊示範園區。
臨(lin) 縣還出台了《臨(lin) 縣林長製六項配套製度》《在全縣範圍內(nei) 實行禁牧休牧的實施方案》《護林員考核管理製度》等多項工作製度;成立防火禁牧執法隊,實行“林長+警務員+技術員+巡查員+護林員”協作製度,對管護人員實行網格化管理,有效保護了全縣森林資源。
今年以來,臨(lin) 縣緊緊抓住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政策機遇,全力推進高質量國土綠化試點示範項目,規劃實施人工造林3.3萬(wan) 畝(mu) 、森林質量提升2萬(wan) 畝(mu) 、草原修複1萬(wan) 畝(mu) 、村莊綠化20個(ge) 。同時,全麵實施總投資4.07億(yi) 元的黃河流域臨(lin) 縣段幹支流生態修複綜合治理項目,包括人工造林4.3萬(wan) 畝(mu) 、草原修複4萬(wan) 畝(mu) ,以及鄉(xiang) 鎮汙水處理廠建設、農(nong) 村生活汙水治理和湫水河下遊水質淨化濕地項目。
下一步,臨(lin) 縣將用3年時間完成沿黃97公裏路段和黃河6條支流未治理區域的生態治理和生態修複,確保林木綠化率年均增長1個(ge) 百分點,著力將臨(lin) 縣打造成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試驗區。
《光明日報》(2023年08月18日 03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