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南博會深化區域經貿合作

發布時間:2023-08-18 09:57:00來源: 經濟日報

  8月16日,第七屆中國—南亞(ya) 博覽會(hui) 在雲(yun) 南昆明開幕。本屆南博會(hui) 以“團結協作、共謀發展”為(wei) 主題,會(hui) 期從(cong) 8月16日至8月20日,來自85個(ge) 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的相關(guan) 代表以及線上線下3萬(wan) 餘(yu) 家參展商參會(hui) ,實現南亞(ya) 、東(dong) 南亞(ya) 國家和RCEP成員國全覆蓋。

  多位專(zhuan) 家和參展企業(ye) 表示,南博會(hui) 堅持開放包容理念,為(wei) 中國和南亞(ya) 兩(liang) 大區域合作奠定堅實基礎,將譜寫(xie) 中國南亞(ya) 共謀發展新篇章。

  “這是今年中國同南亞(ya) 重要的經貿交流活動之一。”商務部副部長李飛表示,南博會(hui) 已成為(wei) 促進中國與(yu) 南亞(ya) 乃至世界各國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對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構建新發展格局發揮著重要作用,要將南博會(hui) 打造成推動中國和南亞(ya) 經貿合作的務實平台,切實造福中國和南亞(ya) 人民。

  全麵恢複線下辦會(hui)

  南博會(hui) 今年全麵恢複線下舉(ju) 行,按照“綜合展、專(zhuan) 業(ye) 辦”模式,在15個(ge) 展館中設置了區域合作館、資源經濟館、園區經濟館、口岸經濟館、生物醫藥和大健康館、數字經濟館、文化旅遊館、高原特色現代農(nong) 業(ye) 館、先進製造業(ye) 館9個(ge) 專(zhuan) 業(ye) 展館。在南博會(hui) 這個(ge) 大平台,來自南亞(ya) 、東(dong) 南亞(ya) 以及國內(nei) 各省區市的客商接踵而至。

  孟加拉國商人瑪西亞(ya) 帶來了當地的衣服、玉石、藏紅花等商品。他對記者說:“中國客人很喜歡我的東(dong) 西,藏紅花賣得非常好。”

  “沒想到我的手工藝品在展會(hui) 上如此受大家歡迎。”斯裏蘭(lan) 卡商人以利沙表示,參加南博會(hui) 是一次愉快的經曆。

  “雲(yun) 南什麽(me) 菌子最好吃?”“推薦幾個(ge) 雲(yun) 南好玩的景點!”在數字經濟館科大訊飛展台,訊飛星火認知大模型V2.0吸引了不少現場觀眾(zhong) 爭(zheng) 相體(ti) 驗。

  科大訊飛雲(yun) 南公司總經理程濤表示,借助南博會(hui) 的開放平台,科大訊飛將繼續探索創新產(chan) 研模式,構建麵向南亞(ya) 、東(dong) 南亞(ya) 的人工智能技術產(chan) 業(ye) 高地。

  在生物醫藥和大健康館,沃森生物攜公司旗下多款產(chan) 品亮相。雲(yun) 南沃森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參展代表李馨表示,沃森生物將利用好南博會(hui) 平台,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充分利用研發和產(chan) 品優(you) 勢拓展海外市場。

  在一號資源經濟館,雲(yun) 天化集團展示了從(cong) 磷礦資源到化肥,再到精細化工全產(chan) 業(ye) 鏈運營過程。雲(yun) 南雲(yun) 天化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何濤介紹,近年來公司依托雲(yun) 天化全球農(nong) 產(chan) 品供應鏈落地加工(紅河)項目,將“肥糧聯動”模式推廣到東(dong) 南亞(ya) 地區。在出口化肥的同時,進口老撾、緬甸等國家玉米近萬(wan) 噸,打通東(dong) 南亞(ya) 糧食進口新通道,開創全國以保稅加工方式進口老撾玉米先例。

  “我們(men) 依托南博會(hui) 這個(ge) 國家級綜合性平台,加強與(yu) 南亞(ya) 、東(dong) 南亞(ya) 等國家和地區企業(ye) 的聯係,推動區域內(nei) 經貿交流更上新台階,促進區域內(nei) 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價(jia) 值鏈深度融合,推動企業(ye) 高質量發展。”何濤說。

  貿易投資成果豐(feng) 碩

  2013年首屆南博會(hui) 召開時,中國和南亞(ya) 貿易總額不足千億(yi) 美元,2022年中國和南亞(ya) 貿易總額已接近2000億(yi) 美元,創曆史新高,年均增長率高達8.3%。

  中國和南亞(ya) 經濟總量占全球五分之一,是全球最大的新興(xing) 市場,也是世界經濟增長最快、最富活力的地區,貿易投資活躍,合作潛力不斷釋放,已初步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體(ti) 係。

  作為(wei) 南亞(ya) 的主要貿易夥(huo) 伴,中國已連續多年成為(wei) 巴基斯坦、孟加拉國、馬爾代夫等國家的最大貿易夥(huo) 伴。與(yu) 此同時,南亞(ya) 的水產(chan) 品、茶葉、堅果等對華出口不斷增加,也深受中國消費者的喜愛。

  今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也是“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示範工程啟動10周年。10年來,中國與(yu) 南亞(ya) 經貿合作取得豐(feng) 碩成果。

  截至目前,中國在南亞(ya) 累計投資接近150億(yi) 美元,完成工程承包營業(ye) 額超過2000億(yi) 美元,中巴經濟走廊項目穩步推進,漢班拖塔港、瓜達爾港帶動產(chan) 業(ye) 升級,以帕德瑪大橋為(wei) 代表的孟加拉國30餘(yu) 條公路橋梁、馬爾代夫納西爾機場改擴建等合作項目,為(wei) 南亞(ya) 國家發展和地區互聯互通作出了實實在在的貢獻。

  我國和南亞(ya) 不斷發揮各自優(you) 勢,強化務實合作,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中巴經濟走廊累計為(wei) 巴基斯坦帶來了254億(yi) 美元的直接投資,創造了19.2萬(wan) 個(ge) 就業(ye) 崗位,新增6000兆瓦電力、510公裏高速公路和886公裏國家核心輸電網。斯裏蘭(lan) 卡建成首條高速公路,孟加拉國建成卡納普裏河底隧道,馬爾代夫建成曆史上首條跨海大橋,尼泊爾博克拉國際機場建成運營,這些都是中國同南亞(ya) 經貿合作的一張張亮麗(li) 名片。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推進,中國與(yu) 南亞(ya) 貿易規模創下曆史新高,中國對南亞(ya) 的投資也在持續增長,中國與(yu) 南亞(ya) 合作推進的大量互聯互通項目和社會(hui) 民生項目為(wei) 地區發展作出重要貢獻。”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亞(ya) 太與(yu) 全球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李天國表示,在雙方貿易合作中,中國的比較優(you) 勢主要體(ti) 現在電氣機械設備和零部件、有機化學品等工業(ye) 製成品上,而南亞(ya) 的比較優(you) 勢主要體(ti) 現在礦石類、鋼鐵和棉花等初級產(chan) 品方麵,形成較強的貿易互補性。

  拓展更多合作領域

  當前,世界正麵臨(lin) 新一輪的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數字科技、綠色低碳等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蓬勃發展,為(wei) 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合作帶來了新的機遇。

  在南天電子信息產(chan) 業(ye) 股份有限公司展台,南天信息智慧城市業(ye) 務集團副總裁成靜介紹,依托雲(yun) 南的區位優(you) 勢,緊跟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公司希望為(wei) 南亞(ya) 、東(dong) 南亞(ya) 持續提供專(zhuan) 業(ye) 的跨境金融軟件和集成服務。作為(wei) 一家專(zhuan) 門為(wei) 汽車製造定製大型工具的企業(ye) ,上海蘭(lan) 凱機械製造有限公司技術主管徐芳則表示,企業(ye) 希望通過南博會(hui) 開拓更多國際國內(nei) 市場。

  “中國願與(yu) 南亞(ya) 共同維護國際經貿規則,加強對話協調、增進相互信任、堅定合作信心、提升區域內(nei) 物流效率,破除貿易投資壁壘和不合理限製,打造公平、透明、非歧視的營商環境。”商務部亞(ya) 洲司司長王立平表示。

  李飛表示,我國將推動中國與(yu) 南亞(ya) 經貿關(guan) 係邁上新台階。一方麵,強化經貿機製建設。繼續發揮同南亞(ya) 雙邊經貿聯委會(hui) 等機製作用,加強經貿政策協調,促進溝通交流,凝聚更多合作共識,為(wei) 雙方合作保駕護航。繼續通過展會(hui) 、跨境電商等平台暢通貿易投資渠道,提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促進貿易投資融合發展,擴大政策受惠麵,增強雙方獲得感。另一方麵,發揮地方區位優(you) 勢。支持雲(yun) 南等地區發揮輻射引領作用,開展與(yu) 南亞(ya) 經貿、人文等多領域合作,推動產(chan) 業(ye) 融合,豐(feng) 富合作內(nei) 涵,促進共同發展。同時,抓住數字化轉型契機和減碳窗口期,拓展“絲(si) 路電商”合作,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ti) 經濟深度融合,共同營造互利互信的合作環境。

  “當前,亞(ya) 洲國家經濟實力不斷提升,需要選擇有利於(yu) 本國長期穩定發展的道路。”李天國表示,要堅持與(yu) 鄰為(wei) 善,不斷挖掘合作空間與(yu) 潛力。未來,我國與(yu) 南亞(ya) 有必要完善多層次合作機製,在原有的貿易、基礎設施項目、農(nong) 業(ye) 等領域合作基礎上,加強在醫療衛生、新基建、金融、新能源等方麵的合作,推動“數字絲(si) 綢之路”合作,深化政策溝通與(yu) 對接,共同推動地區繁榮與(yu) 發展。(馮(feng) 其予 管培利 曹鬆)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