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心願單”變成“節目單”

發布時間:2023-08-18 10:00:00來源: 人民日報

  陝西西鹹新區提升公共文化服務供給和需求的匹配度——

  “心願單”變成“節目單”

  在陝西西鹹新區永樂(le) 鎮雙趙村的舞台上,中國戲曲梅花獎得主任小蕾剛剛結束秦腔經典唱段《人麵桃花》,現場就響起陣陣喝彩聲。雙趙村村民何偉(wei) 一邊鼓掌,一邊對身邊的人說:“咱就在微信群裏提了一句,沒想到真把‘角兒(er) ’請到了咱村口了!”

  何偉(wei) 是聽著收音機裏的秦腔長大的,“從(cong) 小就聽長輩說,秦腔得現場看才有那股子‘擰’勁兒(er) ,但是想在村裏聽上一曲秦腔,有點難。”何偉(wei) 在村裏的微信群發了一段話:“有沒有和我一樣愛聽秦腔的,不知道能不能把老師們(men) 請來”。過了一會(hui) 兒(er) ,就有村民陸續回複:“想聽秦腔的人在群裏接個(ge) 龍”“我爸媽也愛看,能請來就好了”……

  微信群裏的網格員看到大家這麽(me) 想看秦腔,就向永樂(le) 鎮工作人員反映了這一情況。“基層公共文化服務經費有限,怎樣既滿足群眾(zhong) 心願,又能讓公共文化服務效益最大化,這是個(ge) 難題。”永樂(le) 鎮社會(hui) 事務科負責人張小軍(jun) 說,大夥(huo) 一合計,就讓村兩(liang) 委工作人員用微信小程序接龍,將周邊村的“秦腔迷”聚集在一起“拚單”,然後政府“接單”、精準配送,一場在村口舉(ju) 辦的“西鹹新區2023年夏季戲曲‘村晚’”就這樣定了下來。

  為(wei) 了實現村民的心願,西鹹新區不僅(jin) 邀請了一級演員參加戲曲“村晚”,還把“村晚”升級為(wei) 秦腔戲迷擂台賽,各鎮街都可選派喜愛秦腔的村民參加。比賽這天,十裏八鄉(xiang) 的村民早早就聚到了雙趙村,參賽的村民上場表演了《紅燈記》《蘇武廟》等秦腔經典劇目選段。參賽的唱美了,看戲的聽美了,老老少少,如癡如醉。

  在群眾(zhong) “點單”、政府“買(mai) 單”的模式下,西鹹新區公共文化服務供需精準匹配,2021年至今共策劃開展各類文化惠民活動600餘(yu) 場次,累計惠及群眾(zhong) 近120萬(wan) 人次。“下一步,我們(men) 將繼續做好公共文化服務精準配送,推動公共服務供給從(cong) ‘大水漫灌’向‘精準滴灌’轉變,不斷提高服務需求和供給的匹配度,提升公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西鹹新區黨(dang) 工委書(shu) 記楊仁華說。(本報記者 龔仕建)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