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清涼優勢 做熱西部避暑
本報采訪組
暑假“餘(yu) 額不足”,去哪裏尋清涼?到西藏探索雪域高原的壯美,到青海感受青海湖的涼爽,到新疆獨庫公路樂(le) 享自駕之旅,到雲(yun) 南慢品悠閑生活……我國西部省份在開展避暑旅遊方麵有著天然優(you) 勢,正紛紛緊抓旅遊市場複蘇機遇,補齊短板、創新供給,做大做強避暑旅遊產(chan) 業(ye) ,吸引更多遊客前來休閑度假。
天然清涼 備受追捧
我國地勢總體(ti) 西高東(dong) 低,西部地區在地理因素作用下,有著豐(feng) 富的天然清涼資源,避暑勝地星羅棋布,引得大眾(zhong) 尋涼而來。
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近期發布的《2023年全國避暑旅遊城市研究報告》顯示,我國適宜開展避暑旅遊的區域主要分布在新疆北部,內(nei) 蒙古、雲(yun) 南、東(dong) 北大部,華北北部,西北東(dong) 部,貴州中西部,西藏西部。攜程平台數據顯示,西部省份8月份旅遊訂單量同比增長明顯,西藏增82%、新疆增124%、青海增261%、甘肅增678%、內(nei) 蒙古增166%、雲(yun) 南增120%、貴州增162%。
地處青藏高原的西藏,暑期溫度隻有8至25℃,空氣較其他時段更為(wei) 濕潤,給遊客帶來涼爽、舒適的體(ti) 驗。這裏有壯美的雪山、冰川、江河、湖泊、森林、濕地,更兼有濃鬱的民族特色、深厚的文化底蘊。遊客徜徉於(yu) 雪域高原,俯仰之間皆是美景,顧盼瞬間盡是文化韻味。西藏避暑旅遊在大眾(zhong) 心中始終居於(yu) 重要位置。
雲(yun) 南憑借四季如春的氣候特點贏得市場青睞,避暑休閑融合民族特色、自然風光,讓遊客不自覺地把“避暑”變成了“生活”。“去有風的地方”是許多年輕遊客的心中向往,大理洱海吸引了五湖四海的避暑遊客;麗(li) 江古城的浪漫邂逅是許多遊客的美好期待。
在祖國的西北角,天山、阿爾泰山、昆侖(lun) 山山麓以及河穀地帶,清涼的氣溫、壯美的景觀,造就了諸多避暑勝地。近年來,新疆有15個(ge) 縣市獲得“中國氣候宜居城市”“避暑旅遊目的地”“中國天然氧吧”等稱號。
廣大遊客紛紛為(wei) 西部避暑旅遊點讚。去哪兒(er)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8月飛往西部城市的機票訂單量同比增長七成,其中,飛往甘肅蘭(lan) 州的增6倍,飛往內(nei) 蒙古包頭的增1倍,飛往青海西寧、西藏拉薩、新疆烏(wu) 魯木齊和喀什、雲(yun) 南麗(li) 江和西雙版納、內(nei) 蒙古呼和浩特等地訂單均增六成以上,飛往貴州貴陽、雲(yun) 南昆明的訂單增四成左右。8月西部城市酒店預訂量同比增4倍,其中,甘肅酒店訂單量同比增28倍,青海增8倍,貴州、新疆、內(nei) 蒙古增4倍以上,雲(yun) 南、西藏增2倍以上。途家數據顯示,8月甘肅民宿訂單量同比增17倍,青海增6倍,內(nei) 蒙古增5.4倍,貴州、雲(yun) 南、西藏等增2倍以上。
創新供給 滿足需求
麵對大眾(zhong) 日益增長的避暑旅遊需求,西部省份緊抓機遇,充分挖掘氣候優(you) 勢、文旅資源優(you) 勢,不斷創新產(chan) 品和服務,以清涼引客,以文旅留客。
“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寧夏暑期晝夜溫差大,適宜避暑,特別是六盤山夏季氣溫在15至28℃,自古就是知名避暑地。固原市將避暑旅遊與(yu) 紅色旅遊相結合,打響了“紅色六盤清涼固原”品牌,連續兩(liang) 年在避暑季推出高速過路費優(you) 惠活動,吸引遊客到固原避暑自駕。
“我開著房車去過全國很多避暑地。2019年我第一次到固原新和村就喜歡上了這裏,之後每年夏天都開著房車來,整個(ge) 夏季都在這裏過。”來自銀川的查海勇說。
“暑期以來,新和村房車營地停滿了來自全國各地的150多輛房車。遊客白天自駕、騎馬、徒步,晚上參加各種文體(ti) 活動,充滿歡樂(le) 。”新和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房車營地負責人趙小龍說,2021年營地開業(ye) ,2022年客流攀升,許多遊客一住就是兩(liang) 個(ge) 月。
為(wei) 迎接避暑客流,新疆那拉提景區推出了盤龍穀“自駕+騎行”、影視文化體(ti) 驗遊、民俗深度遊等產(chan) 品。廣東(dong) “90後”遊客張辰生忍不住在那拉提多停留了兩(liang) 天,體(ti) 驗了低空飛行、賽馬、旅拍,還策劃拍攝了一部微電影,專(zhuan) 程趕去聽了一場音樂(le) 會(hui) 。“真有點舍不得走,景色太美了,氣溫很舒適。”張辰生說。
不僅(jin) 是那拉提,新疆的喀納斯、巴音布魯克、喀拉峻、可可托海、賽裏木湖等景區也推出了避暑旅遊產(chan) 品,包括河穀漂流、遊船、低空飛行、觀星、露營等。
在甘肅,避暑旅遊產(chan) 品創新不斷。“甘肅省位於(yu) 三大高原交會(hui) 處,夏季涼爽、空氣清新。”甘肅省文化和旅遊廳節會(hui) 與(yu) 宣傳(chuan) 推廣處工作人員魯學恩說,暑期以來,甘肅推出了河西走廊線、草原風光線、醉美溫泉線、紅色勵誌線、古城石林線、山水風光線六大主題避暑旅遊產(chan) 品,還整合推介避暑旅遊沿途美食,如武威三套車、金昌羊肉墊卷子、張掖搓魚子、敦煌驢肉黃麵等,滿足遊客舌尖上的需求。
謀劃長遠 補齊短板
盡管西部地區在避暑旅遊方麵具有先天優(you) 勢,贏得了市場青睞,但不可否認的是,相對於(yu) 全國避暑旅遊大市場而言,西部省份避暑旅遊潛力尚未完全釋放,避暑旅遊產(chan) 業(ye) 仍有一些短板需要補齊。
西藏自治區旅遊發展廳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西藏作為(wei) 避暑度假勝地具有很多優(you) 勢,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旅遊基礎設施方麵,需要加大投入;旅遊服務質量方麵,需要增強從(cong) 業(ye) 人員的服務意識,提升專(zhuan) 業(ye) 水平,加強標準化管理;旅遊產(chan) 品方麵,要在生態科考、古建研學等方麵加大創新力度;交通方麵,要增加更多直飛航線,加強交通網絡建設。
“寧夏避暑旅遊特色鮮明,但知名度還有待打響。”寧夏中國國際旅行社董事長徐輝認為(wei) ,如果能夠將六盤山的自然環境優(you) 勢與(yu) 賀蘭(lan) 山的葡萄酒旅遊、沙坡頭的星空旅遊、沙湖的水上運動融合,打造避暑旅遊品牌線路,寧夏避暑旅遊發展空間會(hui) 更廣闊。
“今年暑期,甘肅旅遊流量增長很快,蘭(lan) 州、定西渭源、隴南康縣、甘南等地避暑資源優(you) 勢明顯,但避暑旅遊產(chan) 業(ye) 鏈還存在一些短板。”甘肅蘭(lan) 神國際旅行社總經理裴建宏說,從(cong) 旅行社角度看,符合遊客定製化需求的新型車輛不足;人才方麵,很多導遊受疫情影響,需要二次培訓;酒店方麵,餐飲存在短板,需要盡快提升改變,跟上市場複蘇的節奏。
新疆財經大學旅遊學院副研究員徐曉亮分析,受地貌格局影響,新疆避暑旅遊目的地相對分散,上山、下湖、入草原是新疆避暑遊產(chan) 品的主體(ti) ,旅遊有效供給不足,接待能力和服務供給等麵臨(lin) 挑戰。建議對接夏季避暑研學、避暑療養(yang) 兩(liang) 大市場,推進避暑、康養(yang) 、研學、體(ti) 育等業(ye) 態深度融合,打造避暑旅遊產(chan) 業(ye) 集群。
(采訪組成員:李誌剛 王濤 王思超 牛瑩 執筆:李誌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