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營造清朗的藝考培訓環境(人民時評)

發布時間:2023-08-22 09:46: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又一年高考塵埃落定,幾大藝術院校新生名單出爐,吸引眾(zhong) 多考生和家長關(guan) 注。

  隨著經濟社會(hui) 發展,更多青年學子投身藝術之路,部分高校也在不斷增設藝術專(zhuan) 業(ye) ,讓藝考熱度居高不下。然而,隨著學員數量猛增、學費水漲船高,一些缺乏資質的培訓機構混入市場,產(chan) 生了一些亟待整治的失範行為(wei) 。不久前,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安部、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印發《關(guan) 於(yu) 在深化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治理中加強藝考培訓規範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進一步加強藝考培訓規範管理,滿足學生多樣化學習(xi) 需求。

  近年來,我國對藝考實施了一係列改革,文化課占比逐年提升,專(zhuan) 業(ye) 考試難度也有所增加。這不隻對考生形成了新的挑戰,也對藝考培訓質量提出了新的要求。進一步規範藝考培訓行為(wei) ,提升從(cong) 業(ye) 人員專(zhuan) 業(ye) 素質,才能更好地滿足學生需求,選拔出更多優(you) 秀的藝術人才。

  營造清朗的藝考培訓環境,首先要把好準入關(guan) 。藝考培訓市場出現的一些不規範現象,與(yu) 資質管理不嚴(yan) 有關(guan) 。比如,有的培訓機構打著“與(yu) 藝術院校招生合作”等旗號虛假宣傳(chuan) ,有的無證違規辦學。這侵害了學生權益,損害了藝考培訓的聲譽,也影響著社會(hui) 對於(yu) 教育公平的信心。此次發布的《通知》,對培訓機構和從(cong) 業(ye) 人員資質都作出了針對性規定,如要求培訓機構“證照齊全”,落實從(cong) 業(ye) 人員準入查詢製度,對機構從(cong) 業(ye) 人員信息進行公示並錄入全國監管平台,等等。合理設置行業(ye) 準入門檻,把不符合條件的培訓機構拒之門外,使優(you) 質的培訓機構脫穎而出,才能讓家長寬心、社會(hui) 放心,讓行業(ye) 在健康的軌道上長遠發展。

  藝考培訓環境有一定的特殊性,常常是來自各地的學生住在一起進行集中培訓,容易遊離在監管視線之外。因此,還要進一步加強日常監管,守住安全管理底線。比如,此次發布的《通知》明確提出,對涉及未成年人的影視表演、舞蹈等含有肢體(ti) 接觸的培訓項目,機構應確保培訓場所透明公開,安裝視頻監控,不得在密閉環境中開展“一對一”培訓。督促培訓機構建立安全管理製度,落實落細相關(guan) 規定,才能更好地保障未成年學生培訓期間的人身安全和財產(chan) 安全。

  當前,我國高中藝術教育資源不足,很多學生的藝考準備依賴培訓機構。在規範藝考培訓的同時,應做好校內(nei) 外銜接。一方麵,要約定各方責任,嚴(yan) 格落實培訓機構主體(ti) 責任和家長監護責任,並建立信息溝通機製,學校則要為(wei) 離校的藝考學生做好文化課教學銜接。另一方麵,要立足校內(nei) ,加大投入,積極提升校內(nei) 藝術教育教學質量,合理引入校外藝術教育資源,對有藝術升學需求的生源進行合理規劃和培養(yang) 。

  藝考關(guan) 係萬(wan) 千考生和家庭的切身利益,更事關(guan) 教育公平。隨著藝考培訓市場的擴容,不斷加強規範管理,是保護孩子們(men) 藝術之夢的必要之舉(ju) 。堅持育人為(wei) 本、實事求是,堅持內(nei) 外聯動、標本兼治,堅持綜合施策、穩步推進,聚焦重點問題、重點環節,開展專(zhuan) 項治理,健全藝考培訓管理長效機製,定能營造風清氣正的藝考培訓環境,助力更多熱愛藝術、立誌從(cong) 事藝術工作的好苗子成長成才。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