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黑龍江:航天科技惠民生

發布時間:2023-08-28 09:49: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見習(xi) 記者 季雅寧 光明日報記者 張士英

  8月中旬,在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梅裏斯區哈拉海農(nong) 場,眼前,一望無際的玉米地上,經暴雨侵襲,玉米大片倒伏。田埂上,聯想農(nong) 業(ye) 合作聯社理事長李井軍(jun) 正帶著幾位農(nong) 業(ye) 專(zhuan) 家查看受災情況。

  “受台風影響,下了幾場急雨,俺家80多畝(mu) 地就處在內(nei) 澇區,莊稼全被泡了。”農(nong) 戶張洪華看著不遠處的自家田地說,“還好有農(nong) 業(ye) 保險,定損非常快,及時補貼了受災造成的損失。”

  “快速定損的背後源於(yu) 高分黑龍江中心提供的高分辨率影像數據支撐,提高理賠效率。災情發生後,經過對衛星遙感技術解譯分析出的生產(chan) 數據、無人機航拍數據,得出綠色植被指數影像分析,未受災區域仍顯示綠色,受災後顏色會(hui) 變為(wei) 黃色、紅色,其判斷精度可達85%以上。”李井軍(jun) 說。

  高分係列衛星是我國自主研發的高光譜、高分辨率自主可控遙感衛星。高分黑龍江中心是黑龍江省委網信辦下屬機構,由國家國防科技工業(ye) 局授權,負責接收高分係列七顆民用衛星黑龍江省域數據,並進行管理、分發及應用推廣,它們(men) 從(cong) 空間視角對農(nong) 業(ye) 、林業(ye) 、水利、國土、環保、測繪、邊境、旅遊、城市建設、災害等多領域進行監測,並取得大量應用成果。

  黑龍江省高分中心工程師張玉介紹:“高分黑龍江中心依托‘天—空—地’一體(ti) 化數據采集體(ti) 係,利用遙感解譯技術與(yu) 空間分析算法等技術手段,在農(nong) 業(ye) 資源調查、農(nong) 作物動態監測、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監管、農(nong) 業(ye) 保險理賠、農(nong) 業(ye) 區域發展規劃等領域提供高分辨率影像數據支撐,很大程度上解決(jue) 了實地調查難的問題。”

  “受地域麵積大、作物成熟期短等因素影響,災情發生後依靠人力難以快速定損理賠,而利用以遙感技術(RS)、地理信息係統(GIS)、全球定位係統(GPS)為(wei) 應用基礎搭建的‘智慧農(nong) 業(ye) 監測平台’,不僅(jin) 時效性強,還能快速定出災害的位置、麵積與(yu) 作物受損程度。”一家農(nong) 業(ye) 保險企業(ye) 負責人於(yu) 成龍說,“8月8日五常洪峰過後,我們(men) 利用我國首顆麵向數字農(nong) 業(ye) 的輕小型高分辨光學遙感衛星‘哈測農(nong) 遙一號’,當晚解析出受災麵積與(yu) 作物情況,並反饋給保險公司,目前正在理賠過程中。”

  前不久,受台風“杜蘇芮”“卡努”影響,黑龍江省發生特大暴雨天氣,多地遭受洪澇災害。黑龍江省委網信辦部署高分黑龍江中心啟動高分專(zhuan) 項應急機製,協調調用國內(nei) 多顆衛星用於(yu) 龍江防汛監測。在高分中心,科研人員根據高分三號、涪城一號、環境、資源等應急減災衛星影像,24小時不間斷地對黑龍江省洪水災害進行監測,並生成災害監測圖,提供給省應急管理廳輔助防汛抗洪決(jue) 策部署,對黑龍江省抗洪防汛工作起到重要支撐作用。

  在黑龍江工程遙感解譯中心,中央大屏上清晰顯示著大項目現場施工情況,大屏前,十餘(yu) 位技術人員正在後台更新衛星數據、監督項目進度。“我們(men) 通過可見光遙感數據與(yu) 雷達數據,對同一地點、不同時間段影像進行監測對比,結合無人機航攝技術、施工巡檢人員實地查看相結合的模式,形成一體(ti) 化建築施工監測。”中心技術人員趙建宏說,高分衛星的應用,在減少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的同時,還能圍繞建設項目、工程質量、施工進度對建造全過程進行監督。

  《光明日報》(2023年08月25日 12版)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