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光明時評】全力以赴做好農業防災減災工作

發布時間:2023-08-29 10:06: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時評】

  作者:湯涵(媒體(ti) 評論員)

  調集設備連夜搶排農(nong) 田積水、組織農(nong) 技專(zhuan) 家深入一線指導科學減損、及時下撥資金保障農(nong) 業(ye) 設施修複、因地製宜啟動補種改種進行生產(chan) 自救……連日來,華北、東(dong) 北等地洪澇受災地區加快推進災後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恢複工作,多措並舉(ju) 開展農(nong) 業(ye) 抗災救災,力爭(zheng) 將農(nong) 業(ye) 災害損失降到最低,為(wei) 實現秋糧顆粒歸倉(cang) 提供了有力保障。

  隨著防汛抗洪救災鬥爭(zheng) 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受災地區已進入災後重建關(guan) 鍵階段,抓好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恢複、穩定糧食和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生產(chan) 成為(wei) 當前的緊迫任務。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hui) 召開會(hui) 議,研究部署防汛抗洪救災和災後恢複重建工作。會(hui) 議指出,抓緊修複災毀農(nong) 田和農(nong) 業(ye) 設施,加大農(nong) 資供應保障力度,加強對農(nong) 民的農(nong) 技指導,組織農(nong) 民積極補種補救,做好農(nong) 業(ye) 防災減災工作,最大程度減少農(nong) 業(ye) 損失,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倉(cang) 廩實,天下安。糧食生產(chan) 事關(guan) 經濟社會(hui) 發展大局,對於(yu) 穩物價(jia) 、保民生、固大盤具有基礎性作用。眼下正值秋糧產(chan) 量形成關(guan) 鍵期,麵對汛期極端天氣給部分地區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帶來的壓力,各有關(guan) 地區、部門要切實將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dang) 中央決(jue) 策部署上來,堅決(jue) 扛穩糧食安全責任,堅持係統觀念和底線思維,科學精準分類施策,爭(zheng) 分奪秒搶抓農(nong) 時,確保各項防災減災措施落地落實落細,全力以赴奪取全年農(nong) 業(ye) 豐(feng) 產(chan) 。

  摸清底數加強統籌。全麵準確摸排各類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受災情況,是有效應對自然災害影響的前提條件。要針對土壤地力、農(nong) 業(ye) 設施受損程度等進行深入的科學評估,在此基礎上分區分類製定精準方案和舉(ju) 措,密切跟蹤監測農(nong) 情氣象變化,依據實際情況靈活調整。政府各部門間要加強協調合作,集中力量強化組織領導,同步推進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恢複和災後重建,通力保障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和設施建設人力物資需求,係統謀劃水毀農(nong) 田和農(nong) 業(ye) 設施修複,將農(nong) 機服務、收儲(chu) 運輸、產(chan) 銷對接、冬小麥種植等後續環節的準備工作做在前麵。

  科學決(jue) 策分類施策。洪澇災情穩定後,河北、黑龍江、吉林等地第一時間組織各級農(nong) 技人員下沉一線,一對一現場就搶救受災農(nong) 作物為(wei) 農(nong) 民答疑解惑,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也派出103個(ge) 科技小分隊赴重災省份蹲點包片指導,迅速開展的幫扶舉(ju) 措堅定了廣大農(nong) 村群眾(zhong) 抗災自救的希望和信心。減少農(nong) 業(ye) 災害損失,關(guan) 鍵在於(yu) 抓住補救窗口期。一方麵,受災區域要分作物分災情科學推動補種改種,及時扶苗追肥,盡可能少減產(chan) 保穩產(chan) ;另一方麵,未受災區域也要持續抓好田間管理,加強病蟲害防控,最大限度發揮增產(chan) 因素作用,努力實現以豐(feng) 補歉。強化科技支撐,做好農(nong) 技指導服務,既要創新工作思路,利用線上線下各類渠道提升基層專(zhuan) 業(ye) 技術宣講推廣效能;也要落實服務保障責任,完善跟蹤服務機製,確保專(zhuan) 業(ye) 技術意見用得上、用得好。

  強化責任緊盯民生。開展農(nong) 業(ye) 防災減災工作,必須始終把保障農(nong) 民利益擺在首位,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牢牢兜住民生底線。抓緊落實各項救災救助政策,將補貼資金盡快足額發放到每一位農(nong) 民手中,才能讓惠農(nong) 政策更好支持農(nong) 村群眾(zhong) 重啟日常生產(chan) 生活,穩定農(nong) 民預期,增強重建信心,對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連續性積極性形成支撐。在推進農(nong) 業(ye) 保險賠付過程中,應加強有關(guan) 部門與(yu) 保險機構的協同協作,通過多種方式提高查勘定損效率,簡化理賠手續,做到能賠快賠,真正發揮農(nong) 業(ye) 保險減災“防護網”功能。

  《光明日報》(2023年08月29日 02版)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