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四川旅遊學院探索“旅遊+紅色”育人新模式

發布時間:2023-08-29 10:13:00來源: 中國旅遊報

  晏啟鵬 吳小莉 劉國華 趙葉霖

  為(wei) 深入貫徹落實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推動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四川旅遊學院堅持“植根四川”,肩負“強旅報國”使命,圍繞學校“多維協調”大思政育人體(ti) 係,探索“旅遊+紅色”課程思政育人新模式。

  學校通過推動“旅遊+紅色”課程群建設、強化校園“旅遊+紅色”文化熏陶、開展“旅遊+紅色”研學實踐活動3項舉(ju) 措,充分發揮應用型人才培養(yang) 特色,將“旅遊+紅色”課程思政育人模式融專(zhuan) 業(ye) 性、知識性和實踐性於(yu) 一體(ti) ,從(cong) 紅色文化旅遊資源富集的四川熱土中進一步提煉萃取精華,傳(chuan) 承並推廣地域文化,教育引導青年學生增強文化自信,厚植愛黨(dang) 、愛國、愛社會(hui) 主義(yi) 情感。

  全員參與(yu) 課程建設

  助推鑄魂育人守正創新

  學校認真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把課程教學和紅色教育結合起來,著力打造《紅色四川》精品必修課程,同時在旅遊管理、文化產(chan) 業(ye) 管理、烹飪與(yu) 營養(yang) 教育等專(zhuan) 業(ye) 課程中融入紅色文化內(nei) 容,豐(feng) 富紅色旅遊網絡教育資源,推動“旅遊+紅色”課程群建設。

  為(wei) 充分發揮課程主渠道的育人功能,精品必修課《紅色四川》堅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和諧共生”的課程理念,圍繞偉(wei) 人故裏、長征豐(feng) 碑、川陝蘇區、同心抗戰、三線建設、兩(liang) 彈一星、改革之鄉(xiang) 、抗震救災四川紅色文旅八大主題,教導青年學生通過紅色旅遊傳(chuan) 播紅色文化,2022年有上萬(wan) 餘(yu) 人次學生順利完成該課程學習(xi) 。同時,學校將《旅遊學概論》《文化資源概論》《中國飲食文化》《烹飪營養(yang) 學》《體(ti) 育旅遊概論》等專(zhuan) 業(ye) 課程和價(jia) 值引領有效融合,結合四川地區紅色資源特點以及重大曆史事件、重要曆史人物等,融入紅色文化元素,從(cong) 教學目標、教學內(nei) 容、教學方法、教學評價(jia) 等多方麵完善課程架構,豐(feng) 富“旅遊+紅色”課程體(ti) 係,培養(yang) 學生正確的曆史觀、國家觀、民族觀、文化觀,打造“能力強、素質高”的複合應用型人才。

  此外,學校還依托網絡教學平台,通過數字化技術、青果課堂App等,打造四川紅色文化數字化博物館,建設《紅色四川》網絡課程,目前已有2萬(wan) 餘(yu) 人次學生在線學習(xi) ,形成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以適應新時代高等教育教學需求。

  全麵打造校園文化

  助推鑄魂育人走深走實

  學校設校史館、休閑美食文化園等紅色旅遊景點,實現了校園旅遊與(yu) 紅色教育的有機統一。四川旅遊學院是全國100所應用型本科產(chan) 教融合發展工程項目建設高校之一。學校積極貫徹落實“堅持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的要求,充分發揮校園旅遊文化對青年學生的思想熏陶作用。校園與(yu) 景區為(wei) 一體(ti) 的辦學特色,為(wei) 學校創造了校園旅遊+紅色文化的天然條件。

  學校將校史館建設成為(wei) 一座開放、自由、實用的校園文化景點,充分展現校園旅遊文化精髓。同時,學校已建成國家3A級旅遊景區——休閑美食文化園,並將峨眉青城、九寨黃龍、岷山岷江、樂(le) 山大佛、都江堰等風景名勝濃縮進校園,形成“校園在景區,景區在校園”的獨特格局,課堂與(yu) 實景無縫對接,文化與(yu) 旅遊相得益彰。

  學校通過定期組織學生參觀校史館、休閑美食文化園,以及培養(yang) 學生成為(wei) 校史館、休閑美食文化園等旅遊景點講解員等方式,培養(yang) 青年學生傳(chuan) 承中國優(you) 秀旅遊文化,肩負起“強旅報國”的曆史使命,與(yu) 學校旅遊辦學特色相呼應。

  全程融入研學活動

  助推鑄魂育人常態開展

  學校堅持“大思政課”的教學理念,將思政小課堂與(yu) 社會(hui) 大課堂結合,充分發揮紅色旅遊體(ti) 驗式、現場展示闡述紅色曆史的優(you) 勢,堅持課堂教學與(yu) 實踐教學相融合相統一,開展形式多樣的“旅遊+紅色”研學實踐活動。

  學校紅色文化長廊設有紅色研學篇章,涵蓋四川紅色文化八大主題的紅色經典文化和紅色旅遊精品研學資源,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虛擬現實技術,通過虛擬3D+360°全景混合式VR,組織青年學生開展沉浸式、體(ti) 驗式紅色旅遊研學。同時,學校以四川紅色文化教育學院、旅遊文化產(chan) 業(ye) 學院、運動與(yu) 休閑學院、創新創業(ye) 學院等二級學院為(wei) 單位,開展讀書(shu) 、征文、演講、展演等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組織學生在重要時間節點到廣安、巴中、涼山彝族自治州、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攀枝花5個(ge) 紅色旅遊綜合發展區開展校外實踐活動,依托四川省十大紅色旅遊精品線路開展“重走紅色路線”研學活動等。

  學校還開展了2023年“青年紅色築夢之旅”實踐活動,設有文化引領篇——傳(chuan) 承工匠精神,舌尖尋味篇——尋健康之味,助鄉(xiang) 村振興(xing) 、體(ti) 育強國篇——“健康生活,積極運動”3個(ge) 主題篇章,旨在引導青年學生將旅遊知識與(yu) 紅色研學相結合。

  7月15日,四川旅遊學院校級重點實踐團隊“往昔崢嶸,歲月與(yu) 共——川渝紅旅研學小分隊”還順利完成為(wei) 期15天的紅色旅遊研學活動。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