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暑假打工:“陷阱”防不勝防 維權困難重重
今年暑假,家住廣東(dong) 東(dong) 莞的大學生孟雨與(yu) 一家“法務谘詢公司”簽訂了合同,每天的工作任務是要打完250個(ge) -300個(ge) 電話,至少加7個(ge) 微信。這些工作由正式員工任小組長帶著暑期工完成,經常強製性要求他們(men) 加班。若暑假工未如期完成工作,則會(hui) 被老板直接辭退。一邊是無限加班,一邊是拿不到薪酬,簽了合同的孟雨如今左右為(wei) 難。
每逢暑假,部分大學生就會(hui) 進入“假期打工季”。他們(men) 通過求職平台、中介廣告、熟人推薦等渠道,出於(yu) 為(wei) 家庭分擔開銷,為(wei) 自己賺取生活費,或者為(wei) 了鍛煉自身能力、盡早接觸社會(hui) 等多種考量,在這個(ge) 長假選擇打一份暑期工。
然而,大學生暑假打工被“黑中介”坑騙、被拖欠工資、被強製加班等亂(luan) 象時有發生。據河南工業(ye) 大學管理學院和燕山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師生在2023年4月發表的一組調查顯示,在他們(men) 所調查的有兼職社會(hui) 實踐的全國學生樣本中,遭遇暑假打工被騙的大學生高達66.2%。
盡管每年被媒體(ti) 曝光的事件頗多,但每年的暑期打工被騙案例仍在不斷發生。而不少大學生社會(hui) 經驗不足,維權也麵臨(lin) 許多難題。
“黑中介”虛假承諾 暑期打工“陷阱”防不勝防
在廣東(dong) ,一份時薪13元-15元、包吃住、日工作時長12個(ge) 小時的電子廠工作,是大學生李雲(yun) 的理想暑假工。然而這個(ge) 暑假,在中介的“承諾”下,李雲(yun) 和她的室友輾轉廣州、深圳、東(dong) 莞多地,最終拿到的是時薪8元-9元的“縮水承諾”。
今年7月,李雲(yun) 在一個(ge) 招聘App上看到一條信息,寫(xie) 著“廠家直招,13元/小時,工作輕鬆包吃住,做滿一個(ge) 月包車費”。李雲(yun) 在心裏盤算了一下,這份工作能夠讓她用兩(liang) 個(ge) 月的時間基本攢夠一學期的生活費。但李雲(yun) 心裏也有所顧慮,她通過朋友多方打聽後得知,今年大多數電子廠隻能給出11元/小時的工資。
放假前,李雲(yun) 和室友跟工廠的負責人溝通,問能不能保證給到招聘App上所說的費用。得到負責人肯定的回複後,李雲(yun) 帶著室友連夜坐順風車到了廣州。
“黑中介”的完美宣傳(chuan) 和虛假承諾往往是大學生群體(ti) 被騙的第一層陷阱。
就在李雲(yun) 和室友到達廣州的第二天,李雲(yun) 被告知廣州這邊的廠家早已招滿兼職工,而之前溝通的所謂廠家直招負責人,真實身份就是一名中介。
這位中介告訴李雲(yun) ,現在東(dong) 莞的工廠還招兼職工,但是時薪降到了11元-12元/小時。“來都來了,總不能就這樣回去吧?一小時11元我也認了。”李雲(yun) 和室友被中介帶去了東(dong) 莞。然而等待她們(men) 的是:身份證被扣押,按照8元-9元/小時的時薪結算。
大學生暑假打工一旦碰到了“黑中介”,不僅(jin) 是找不到滿意的兼職,甚至很有可能陷入第二層陷阱——詐騙陷阱。
今年讀大二的劉昊在一位中介的引導下從(cong) 事話務員的兼職工作。起初,這位中介承諾會(hui) 提供2500元的無責底薪+500元的業(ye) 務提成。而在到達培訓地點後,劉昊就發現,這裏的業(ye) 績指標幾乎很難達到。“打電話的時候,絕大部分用戶基本不會(hui) 購買(mai) ,而中介卻承諾無責底薪,我感覺沒有合同做擔保,不靠譜。”他們(men) 住了一晚就走了。第二天,劉昊從(cong) 其他員工那裏獲知,這一家皮包公司隨即解散了。
劉昊通過他人獲知:“招聘平台背後的信息都是中介發布的,據說拉一個(ge) 兼職工就能獲得多少提成,中介對工廠的背景調查幾乎沒有,陷阱更是防不勝防。”之後,他們(men) 不再選擇通過中介尋找暑假工作機會(hui) ,而是盡可能通過熟人介紹。
拖欠工資成常態 暑期打工維權困難重重
從(cong) 找暑假工起,一些社會(hui) 經驗不足的大學生便陷入了黑中介和部分用人單位的“層層陷阱”。不僅(jin) 會(hui) 被招聘信息裏虛假話術所迷惑,入職後,部分大學生還會(hui) 被用人單位拖欠工資,甚至是要求他們(men) 無限加班等。
這個(ge) 暑假,江西某大學日語專(zhuan) 業(ye) 的學生劉琳來到一家快遞公司的“驛站”,承擔分揀、代取快遞的工作。原定每天從(cong) 早8點工作到下午4點,日薪60元。有時業(ye) 務繁忙,老板要求劉琳多加1個(ge) 小時班,卻不給單獨的加班費。
離職前,劉琳向老板詢問薪水結算問題。老板聲稱“未做滿20天不給工資”,而入職時老板從(cong) 未提及過此“規定”。在谘詢了勞動仲裁等相關(guan) 信息後,劉琳多次和老板溝通,最後的解決(jue) 方案是按照工時核算費用。
但讓劉琳氣憤的是,前兩(liang) 天上工時,老板並未讓劉琳打卡,結果老板又以此為(wei) 由,扣除了她兩(liang) 天的工資。
今年7月,同樣在暑假期間打工的大二學生劉婷去了一家新開的烤肉店,在後廚負責洗菜、切菜、整理廚房等工作。在劉婷入職3天後,其中3位小夥(huo) 伴因為(wei) 工作條件艱苦而選擇離職。一時間,本該6個(ge) 人幹的活兒(er) 壓到了3個(ge) 人身上。劉婷負責的工作範圍從(cong) 後廚擴展到了前台,工資卻沒有變。
入職第7天,劉婷在備菜時不小心切到了手指。請假遭拒後,她一氣之下回了家。而當她提出離職後,老板稱其“無故曠工1天,要扣3天的工資”。
這並非劉婷第一次遭遇暑假被騙。早在兩(liang) 年前,她第一次外出做暑期工時,中途無故被辭退,臨(lin) 走前老板並未支付工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2012修訂)》第六十八條規定,非全日製用工,是指以小時計酬為(wei) 主,勞動者在同一用人單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4小時,每周工作時間累計不超過24個(ge) 小時的用工形式。此外,第六十九條規定,非全日製用工雙方當事人可以訂立口頭協議。
第七十二條對費用結算進行了明確規定:非全日製用工小時計酬標準不得低於(yu) 用人單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小時工資標準。非全日製用工勞動報酬結算支付周期最長不得超過十五日。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在調查中發現,部分大學生在從(cong) 事兼職工作時遭遇兼職單位扣除工資、強製加班等情況,但由於(yu) 大學生法律意識淡薄,未與(yu) 公司簽訂合同,沒有約定好具體(ti) 的工作職責和薪酬製度,會(hui) 讓大學生後續的維權困難重重。
警惕暑假打工陷阱 看清合同是第一要義(yi)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遭遇過暑假打工被騙的經曆,提前簽訂了合同,但部分大學生仍然會(hui) 遭遇種種困難,陷入合同裏的條款“迷宮”。
劉昊在從(cong) 事“外賣騎手”的兼職工作時就栽了跟頭。在選擇做外賣兼職前,他和小夥(huo) 伴長了心眼,要跟中介簽合同。但沒想到的是,合同裏麵也“埋下了不少地雷”。
比如,合同規定,租一輛外賣車需要每個(ge) 月繳納599元,若車輛有損壞,甚至標簽被撕了,也要給予賠償(chang) 。但合同裏並沒有提到頭盔、箱子等送外賣的必需品需要自行購買(mai) 。
從(cong) 事“外賣騎手”工作一段時間後,劉昊自己掏了不少錢。離職時因為(wei) 不滿工作時長,他還需要繳納325元的違約金。
據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采訪了解到,不少大學生在找暑假工作或者暑期兼職時,往往與(yu) 單位隻有口頭協議,即便簽訂正式合同,若未看清合同內(nei) 容,梳理清楚工作內(nei) 容職責,又會(hui) 遭遇新的麻煩,在維權的道路上也是勝算較少。
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副教授蔡元培建議,大學生在簽訂暑假工勞務合同時,需要在書(shu) 麵合同中約定基本的工作時長、工作條件、工資待遇、工作環境等,以便在工資待遇有變的情況下撥打12345電話或者尋找當地工商局、人社局,就拖欠工資或違反合同約定進行舉(ju) 報。
若大學生在合同簽署後發現被騙,蔡元培提示:“黑中介在使用虛假宣傳(chuan) 的行為(wei) 中存在詐騙的成分,情節嚴(yan) 重可以構成刑事犯罪。”他建議,大學生收集相關(guan) 線索,遇到此類情況可以直接向公安機關(guan) 報案。
此外,針對暑假工被騙等其他情況,大學生還可以向司法行政部門的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由律師幫助起草民事起訴狀,整理相關(guan) 的證據,向法院提交。
暑假是大學生兼職被騙的高發期。蔡元培提醒學生,需要警惕高薪但工作輕鬆簡單的工作,不要輕信招聘軟件上的信息,要提高防騙意識,及時發現不合理的地方,積極收集證據,向相關(guan) 部門尋求幫助,展開維權行動。
(應受訪大學生要求,李雲(yun) 、劉昊、劉琳、劉婷、孟雨均為(wei) 化名)
實習(xi) 生 劉雪琪 賈紫萱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xi) 記者 楊潔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