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源頭的“綠色超市”
【我在現場】
光明日報記者 王雯靜 萬(wan) 瑪加 光明日報見習(xi) 記者 李春劍
雨後,“江河源頭第一縣”青海玉樹曲麻萊縣群山盡洗,天宇朗然。
抱著紙箱、易拉罐,10歲的才日吉興(xing) 奮地跑進了紮加村的廢品分類站。
“紙箱一公斤4毛,易拉罐一公斤4塊。”過秤後,分類站負責人、紮加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才桑抬頭問一臉期待的才日吉,“折成現金?還是去‘綠色超市’兌(dui) 商品?”
“兌(dui) 商品,我想換個(ge) 足球!”才日吉脆生生地說。
記者隨才桑、才日吉來到隔壁商店,“首個(ge) 青藏高原垃圾兌(dui) 換綠色食品超市”掛牌赫然在目。屋裏貨架上,整齊地碼著文具、炊具、零食、糧油……
“別小看紮加村廢品分類站,它輻射曲麻萊縣19個(ge) 村呢。”才桑告訴記者,“分類站建好後,村民將可回收垃圾送到這裏,能夠兌(dui) 換食品、生活器具。”
《光明日報》(2023年08月30日 01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