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在售養老輔具,合老人心意嗎?老人最想要啥樣的?

發布時間:2023-08-31 09:44:00來源: 北京日報

  到底什麽(me) 樣的養(yang) 老輔具最合老人心意?近年來,能夠精準對接老年人護理需求、提升老年人晚年生活品質的養(yang) 老輔具正逐漸“走紅”。消費者對於(yu) 養(yang) 老輔具的傳(chuan) 統印象,也從(cong) 最初的“輪椅”“拐杖”,擴展到了“助行車”“電動床”“爬樓機”“移位機”等更為(wei) 廣闊的領域。

  但記者在采訪調查中也發現,養(yang) 老輔具顯然並不是“越貴越好”,產(chan) 品功能也並非“越多越好”,集實用、安全、易學、舒適、美觀於(yu) 一體(ti) 的高品質產(chan) 品才最招老人愛。

  數據:

  截至2022年底,全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約2.8億(yi) ,占總人口的19.8%。老年用品產(chan) 業(ye) 包括老年服裝服飾、食品藥品、日用輔助、養(yang) 老照護等,據測算,2022年我國老年用品市場規模達4.6萬(wan) 億(yi) 元,近兩(liang) 年平均增速達10%。

  東(dong) 城區曾經進行過一次6個(ge) 社區的居家養(yang) 老輔助器具使用調查,研究人員調查了166位居家養(yang) 老老人,發現在使用養(yang) 老輔具的老年人中,使用移動類占63%,生活護理類占48%,視覺類占44%,聽覺類占20%,其他占4%。

  老年人購買(mai) 輔具考慮的因素排名前幾位的是:能解決(jue) 實際問題、質量好、性價(jia) 比高,“智能”因素排在最末。

  老年人使用輔助器具常出現的質量問題包括組裝不牢固/鬆動、外觀粗糙、零部件破損、具有安全隱患等。

  調研樣本:

  網購“助行車” 推著不方便坐著不穩當

  不慎跌倒導致右腳骨折的李奶奶,最近腳傷(shang) 雖然康複了,卻一直不敢出門。“骨頭雖然長上了,但腳還是有點撐不住勁兒(er) ,稍微多走幾步就腳疼。”李奶奶有些擔心,萬(wan) 一一個(ge) 不留神,再摔了怎麽(me) 辦?

  小區中相熟的老夥(huo) 伴向她推薦:“讓孩子給買(mai) 個(ge) ‘助行車’,推著就出門了。”老夥(huo) 伴介紹說,助行車就像個(ge) 多功能的小輪椅,既能推著走,走累了又能當小板凳隨時隨地坐下休息,椅子坐墊掀起來還能用來儲(chu) 物。

  急於(yu) 恢複正常出行的李奶奶,很快就讓子女在網上為(wei) 自己購買(mai) 了一輛助行車。誰知助行車買(mai) 回家,麻煩卻接踵而來。

  顧名思義(yi) ,助行車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助行”。但推著小車才走了幾步,李奶奶就發現了問題:這車怎麽(me) 隻能直行,不能拐彎?低頭檢查一下助行車的車輪,這才發現,車輪並不能隨意轉向,隻能朝前行進。

  谘詢商家後,客服人員表示,這款助行車的車輪為(wei) “直輪”,本身就無法轉向,隻能直行。如果想要拐彎,需要把車“抬起來”。

  助行車在行進過程中,如遇下坡,勢必要靠刹車進行製動。但李奶奶卻發現,她所購買(mai) 的助行車隻在手扶推杆右側(ce) 設置了一個(ge) 如自行車刹車一樣的右手刹,而且還采用了外走線的形式,長長的刹車線從(cong) 手扶推杆處下垂,在車身上纏繞,最終與(yu) 車後輪連接。“我右手受過傷(shang) ,使不上勁,根本捏不動這刹車。再者說,這刹車線也太長了,耷拉在外頭,一不小心就容易絆腿。”

  推起來不方便,坐著也沒那麽(me) 穩當。李奶奶緩緩彎下腰,往助行車的座椅坐去。沒想到,身體(ti) 一碰,車竟然往後滑動了幾步,幸虧(kui) 家人及時扶住,老人這才沒一屁股坐在地上。仔細查看後,家人發現,坐下時如果想要讓助行車穩固不動,必須先扳下位於(yu) 車身下部的駐車扳手。但扳手的設計並不合理,扳手位置不足成年人的小腿膝蓋高,老年人想要扳動扳手,必須俯低彎腰甚至蹲下,才能扳動。此外,助行車座椅兩(liang) 側(ce) 也並未設計支撐扶手,李奶奶坐下後,在沒有外人幫助的情況下,雙臂雙手缺少支撐著力點,很難再獨立站起。

  把助行車當個(ge) 小輪椅,讓家人推著出行呢?推了幾步,坐在助行車上的李奶奶就鬧著要下車。原來,她所購買(mai) 的這款助行車,並未設計腳踏踏板,如果想要順利前行,她必須搬動雙腿讓雙腳騰空離地,家人才能推行。不僅(jin) 如此,助行車的車輪較小,且不具備減震功能,行駛在接縫較多的磚石路麵,車身“咣當咣當”震動不止,李奶奶直呼“不舒服”。

  產(chan) 品體(ti) 驗 操作按鈕標英文 使用過程易磕絆

  市麵上銷售的養(yang) 老輔具,合老人的心意嗎?記者走訪了多家銷售養(yang) 老輔具的線下門店。

  采訪發現,線下門店所銷售的電動輪椅售價(jia) 從(cong) 兩(liang) 千多元到七千多元不等,通常分為(wei) 雙踏板和單踏板兩(liang) 種款式。無論是哪種款式的輪椅,腳踏板都需要在老人下輪椅前手動收回。不過,記者在體(ti) 驗過程中也注意到,如腳踏板未能及時手動收回,使用雙側(ce) 踏板輪椅的老人就必須大踏步邁過踏板。對於(yu) 年輕人來說,邁過踏板恐怕並非難事,但對於(yu) 本身腿腳就不便的老人來說,一不小心就容易發生磕絆。

  有老年消費者提出,一些電動輪椅的功能交互界麵設計得太複雜,基本行駛操作按鈕與(yu) 娛樂(le) 功能按鈕羅列在一起,很容易混淆;而有的操作按鈕上甚至沒有中文標識,讓老人使用起來十分不便。

  記者在線下門店采訪過程中注意到,大多數電動輪椅的操控麵板采用的是按鍵和拉杆,按鍵功能使用圖標表示;但也有部分電動輪椅的操作按鍵用英文標注,且字號偏小,不方便老年人辨認。在康複之家東(dong) 直門門店內(nei) ,記者看到,一款泰康陽光電動輪椅操作麵板的速度按鈕上,僅(jin) 標有“SPEED”的英文標識,並沒有標注老年人熟悉的中文標識“速度”二字。

  行動不便的老人,蹲下或坐下如廁都存在安全隱患,使用移動馬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老人解決(jue) 如廁困難。由於(yu) 老年人下肢機能退化,較為(wei) 理想的移動馬桶應具備良好的穩定性和防滑性,並且應在老年人進行位姿轉換和長時間如廁過程中起到良好的支撐作用。

  記者注意到,目前線下門店所售移動馬桶的價(jia) 格由200多元到800多元不等,其中帶輪子的移動馬桶價(jia) 格較高。此外,大部分移動馬桶采用上下寬度一致的設計,並未采用上窄下寬的結構,記者在試用時發現,有的移動馬桶在坐下和起立時均會(hui) 晃動,穩定性較差。而部分移動馬桶還存在封閉性較差等問題。一款富士康牌移動馬桶的便盆和座椅之間存在較大縫隙,異味很容易從(cong) 間隙中彌漫而出。而在康複之家厚康藥房醫療器械(軍(jun) 總店),這裏出售的一款魚躍牌移動馬桶封閉性較強,便盆和座椅之間縫隙較小,且座椅設計十分巧妙,平時還可當作普通椅子使用。

  身體(ti) 機能退化等多種因素使得洗澡成為(wei) 很多老年人日常生活的一大難題,洗澡椅是家庭生活中常見的洗浴輔助產(chan) 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老年人解決(jue) 洗澡困難。

  在多家線下門店,洗澡椅已成為(wei) 常見的養(yang) 老輔具。記者在現場看到,洗澡椅的座椅和靠背均設計了排水孔,具有良好的排水性和防水防鏽性,且防滑性較好,穩固不易側(ce) 翻。但記者也發現,一款富士康牌洗澡椅並未設置可供老人抓握的扶手,老人如想從(cong) 洗澡椅上起身,則可能需要借助外力。

  智庫點評:

  養(yang) 老輔具並非越貴越好

  實用性和價(jia) 格不能“劃等號”

  養(yang) 老輔具到底該怎麽(me) 選?聽聽專(zhuan) 家怎麽(me) 說。

  不久前,中國消費者協會(hui) 委托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共同開展了養(yang) 老輔助器具及適老化產(chan) 品質量評價(jia) 與(yu) 消費監督項目,特別對市場上宣傳(chuan) 力度較大的電動輪椅、助行車、坐便助立器、移動馬桶、馬桶扶手、洗澡椅等9大類共計50款養(yang) 老輔具產(chan) 品進行了測評,測評維度包括安全性、易用性、舒適性、情感性以及綜合性價(jia) 比等全方位的衡量。

  參與(yu) 測評的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設計研究與(yu) 評測中心主任梁晶表示,安全性能是重要的指標。以電動輪椅為(wei) 例,消費者選購時不可貪圖速度快和靈活性高,產(chan) 品堅固牢靠、平穩行駛才最重要。此外,觸發反應也不應過快,腳墊處要能靈活收放,靜止狀態下最好能鎖定。

  養(yang) 老輔具“隻買(mai) 對的”,並非越貴越好。中國消費者協會(hui) 監督部李永年也提醒消費者,養(yang) 老輔具的實用性和價(jia) 格並不能“劃等號”,不少養(yang) 老輔具的產(chan) 品標價(jia) 與(yu) 質量不相符。貨不對板、價(jia) 格虛高、標價(jia) 混亂(luan) 比比皆是。一些普通的塑料製品養(yang) 老輔具售價(jia) 居然高達幾百元甚至千元,消費者需警惕同一款產(chan) 品在不同購物平台出現價(jia) 格差異大的情況。(記者 張楠)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