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一票難求 超七成受訪者遇到過搶票難
今年以來,文化演出市場持續升溫,但票價(jia) 貴、難搶票也屢屢成為(wei) 網絡上的熱議話題。日前,中國青年報社社會(hui) 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1335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1.5%的受訪者遇到過搶票難。59.1%的受訪者建議依法打擊“黃牛”炒票等違法違規行為(wei) ,58.5%的受訪者建議以科技手段反製“惡意軟件刷票”現象。
71.5%受訪者遇到過搶票難
山西太原的90後肖陶喜歡看話劇,“話劇比較有衝(chong) 擊力,故事情節的展開、演員的演繹都很有感染力。遇到喜歡的劇本或演員,我都會(hui) 去看。有的雖然是同一個(ge) 故事,但不同的演員陣容,演繹的效果不同”。
肖陶大多數時候和朋友一起去看演出,“如果大家喜歡的劇目不同,我也會(hui) 自己看,但有些劇院的票務設置是連坐票,必須買(mai) 兩(liang) 張以上,所以也會(hui) 跟陌生人一起看,一般會(hui) 找年齡差不多的女生”。
“先計劃好今年必聽的演唱會(hui) ,然後關(guan) 注這方麵的消息,甚至會(hui) 去藝人或公司賬號下留言說希望在哪裏開演唱會(hui) 。演出計劃公布後,如果自己所在的城市沒有演出,還會(hui) 提前做規劃。首先練習(xi) 搶票,確保能搶到票,其次提前預訂機票、酒店,演出當天的路線、取票時間等也會(hui) 提前規劃。觀看完演出一般還會(hui) 發到社交平台作紀念。”廣州00後女生陳舒婷介紹了自己追看演唱會(hui) 的經曆。
有特別喜歡的劇目肖陶都會(hui) 去看,但她感覺近來線下演出的票變得難搶了。“疫情之前臨(lin) 時想看什麽(me) 演出都可以買(mai) 到票,但現在票很緊張,需要提前一個(ge) 月甚至半年就關(guan) 注票務信息。”
“黃牛票有溢價(jia) ,還有可能被騙,所以不會(hui) 買(mai) 黃牛票。”陳舒婷表示,今年有很多想看的演唱會(hui) ,但都沒有搶到票。她感覺搶票的人數增多,票務市場也受到黃牛的影響,一些知名度較高的明星演出門票基本秒沒。“我是廣東(dong) 人,喜歡一些粵語係的歌手,相對小眾(zhong) 一些,但票也很難搶,有時連搶票頁麵都進不去。”
調查中,71.5%的受訪者遇到過搶票難。
武漢某高校在讀研究生吳晗笑也感受到搶票難,比較主流的歌手、樂(le) 隊的早鳥票基本很難搶到。“我很喜歡的一個(ge) 樂(le) 隊今年來武漢開巡演,但售票界麵一直進不去,好不容易進去了立馬就顯示售空。”
59.1%受訪者建議依法打擊“黃牛”炒票等違法違規行為(wei)
今年看話劇《白鹿原》時,肖陶是在某二手平台上買(mai) 的票。“自己能買(mai) 到的票,通常位置比較偏,一些黃牛手裏有位置相對好的票,但價(jia) 格能翻3倍左右。”
緩解“搶票難”,59.1%的受訪者建議依法打擊“黃牛”炒票等違法違規行為(wei) ,58.5%的受訪者建議以科技手段反製“惡意軟件刷票”現象,57.6%的受訪者建議實行“人證票”強實名核驗。
肖陶強烈建議每張票都實名,杜絕黃牛囤票。同時希望分階段出票,多給大家機會(hui) 。
中央財經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院長魏鵬舉(ju) 說,任何一個(ge) 市場,供小於(yu) 求時,都可能會(hui) 出現市場畸形的現象。他認為(wei) ,解決(jue) 票務價(jia) 格水漲船高的問題,要更充分放在放票環節,現在很多票是實名製,可能會(hui) 使這個(ge) 情況有所改善。
陳舒婷覺得,現在一些演唱會(hui) 設置為(wei) 強實名製,能在一定程度上打擊黃牛,不過如果有的人由於(yu) 個(ge) 人原因,臨(lin) 時去不了,票不能隨意轉讓或售賣,也帶來了一定不便。
吳晗笑說,大家喜歡音樂(le) 、話劇,是因為(wei) 藝術本身,希望不要因為(wei) 門票或其他原因,讓很多人失去了現場體(ti) 驗的機會(hui) 。
此外,46.6%的受訪者建議對“黃牛”上架的、具有風險的門票加強審查,38.0%的受訪者建議探索推出“階梯退費”方案,24.5%的受訪者建議重點監管票務供需緊張的營業(ye) 性演出。
受訪者中,00後占25.8%,90後占39.6%,80後占26.6%,70後占6.0%,60後占1.9%。一線城市的占33.6%,二線城市的占41.7%,三四線城市的占20.4%,鄉(xiang) 鎮的占3.7%,其他的占0.4%。
(應采訪對象要求,吳晗笑為(wei) 化名)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