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提高公辦園比例,夯實政府投入保障責任

發布時間:2023-09-01 09:41:00來源: 光明網-時評頻道

  作者:李一陵

  近日,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日前印發《關(guan) 於(yu) 實施新時代基礎教育擴優(you) 提質行動計劃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在學前教育方麵作出多項要求。

  此次《意見》明確了到2027年公辦園在園幼兒(er) 占比力爭(zheng) 達到60%以上的目標,並首次明確公辦園公用經費標準,提出“各地公辦園生均公用經費標準原則上應於(yu) 2024年達到600元/年·人”。《意見》還要求優(you) 化普惠性資源結構,穩步增加公辦學位供給,積極扶持民辦園提供普惠性服務。在城鎮新增人口集中地區新建、改擴建一批公辦園。加強民辦園收費監管,強化營利性民辦園收費調控,遏製過高收費。

  學前教育是國民教育體(ti) 係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國民教育體(ti) 係薄弱環節。近年來,國家加大對學前教育的重視和投入力度,學前教育發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績。2022年,全國學前三年毛入園率89.7%,比2012年提高了25.2個(ge) 百分點,普惠性幼兒(er) 園覆蓋率達到89.6%,學前教育實現基本普及,廣覆蓋、保基本、有質量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ti) 係基本建成。

  雖然“入園難”“入園貴”問題得到有效緩解,但優(you) 質普惠性資源不足問題仍然存在,公辦園難進,幼兒(er) 園保育質量不高等仍影響群眾(zhong) 的幸福感、獲得感。在生育率不振的背景下,辦好學前教育這一民生實事,還關(guan) 係著能否有效降低生育養(yang) 育成本,改善低生育率狀況,讓更多育齡人口敢生、願生。

  進一步提高公辦園比例,並且首次明確公辦園公用經費標準,明確釋放了通過增加公辦學位供給,擴大優(you) 質普惠性資源供給,以更好解決(jue) “入園難”“入園貴”問題的態度和決(jue) 心。要實現幼有優(you) 育目標,解決(jue) 學前教育優(you) 質普惠性資源不足的問題,關(guan) 鍵就在於(yu) 政府履行投入責任。

  近年來,國家財政對學前教育的投入實現了快速增長。統計顯示,2022年,我國基礎教育財政性教育經費達到3.2萬(wan) 億(yi) 元,比2015年增加1.3萬(wan) 億(yi) 元,年均增長7.7%。其中,學前教育增速最快,年均達14.8%,學前教育生均一般公共預算教育經費比2015年分別增長91%。正是投入有了保障,學前教育發展過程中麵臨(lin) 的諸多問題得到了有效破解,民眾(zhong) 也看到了實實在在的變化。

  就在8月28日,學前教育法草案提請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第五次會(hui) 議初次審議。學前教育法的審議,將解決(jue) 學前教育缺乏專(zhuan) 門的法律規範的問題,補齊教育法體(ti) 係的短板,更重要的還在於(yu) 通過立法的形式,進一步明確學前教育的定位,強調了學前教育是國民教育體(ti) 係的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會(hui) 公益事業(ye) ,國家實行學前教育製度。

  在此基礎上,草案進一步明確了各級政府及有關(guan) 部門的職責,強調發展學前教育堅持政府主導,以政府舉(ju) 辦為(wei) 主,大力發展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這對於(yu) 落實政府對學前教育的投入責任,保障對學前教育的投入,建設高質量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ti) 係具有重要的意義(yi) 。

  隨著出生人口下降,學前教育已經從(cong) “一園難求”到“一孩難求”的變化,《2022年全國教育事業(ye) 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我國幼兒(er) 園比上年減少5610所,學前教育在園幼兒(er) 比上年減少177.66萬(wan) 人,其中民辦園受到的衝(chong) 擊最大。人口變局對於(yu) 學前教育而言,既是挑戰,更是機遇。公眾(zhong) 對學前教育的保教質量有更高的要求,對優(you) 質資源的均衡配置有更高的期待。在此背景下,不僅(jin) 不能減少投入,還必須進一步夯實投入責任、加大投入力度,提高幼兒(er) 園建設標準,保障和改善教師的收入待遇,吸引優(you) 秀人才到幼兒(er) 園從(cong) 教,從(cong) 而實現學前教育有質量的普及,更好應對人口變局,更好滿足民生期待。(李一陵)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