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兒童講故事的奧秘

發布時間:2023-09-11 10:10: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段海鳳(中央民族大學中文學部講師)

  編者按

  每到開學季,幼兒(er) 園的“小萌寶”和一年級的“小豆包”,都少不了讓老師和家長“頭疼”。不少孩子在學校,不敢和老師溝通,不會(hui) 和小夥(huo) 伴交往;在家裏,說不清楚學校發生的事情,道不明白老師布置的任務……語言既是兒(er) 童認知能力發展的產(chan) 物,也在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因此,兒(er) 童快速適應校園生活離不開良好的語言能力。本期《語言文字》特邀來自學界業(ye) 界的專(zhuan) 家學者為(wei) 父母和老師支招,共話在數字時代,如何培養(yang) 兒(er) 童良好的語言能力。

  日常生活中,不少家長都會(hui) 產(chan) 生這樣的困惑:孩子天天追著大人講故事,家長也天天講,可是為(wei) 什麽(me) 孩子會(hui) 講的故事卻寥寥無幾?對同一件事情,不同孩子的表達水平為(wei) 何會(hui) 相差甚遠?比如,有的小朋友在敘述時語言流暢而又生動,邏輯清晰,繪聲繪色,給人身臨(lin) 其境的感覺;而有的孩子卻語言不順暢甚至不成句,句法邏輯混亂(luan) ,說不清楚事情的基本梗概。對這些問題的回答還要從(cong) 兒(er) 童的敘事能力開始。

  1.敘事是複雜的認知過程

  敘事能力就是我們(men) 常說的講故事的能力,是一種脫離語境而進行的有組織地表述的語言能力。人們(men) 通過敘事了解世界、述說世界,並在相互的講述中交流溝通,實現信息交換。敘事不僅(jin) 是語言活動,也是一種複雜的認知過程。一般而言,我們(men) 將敘事能力分為(wei) 口頭敘事能力和書(shu) 麵敘事能力。在口頭敘事時,說話人需要從(cong) 記憶係統中啟動與(yu) 敘述主題相關(guan) 的知識、選擇恰當的詞條或者表達概念。說話人不僅(jin) 要按照一定的語法規則組織句子,還要考慮所說內(nei) 容的組成與(yu) 結構,最後才能條理清晰有層次地向聽話人講述內(nei) 容。

  幼兒(er) 期是語言發展,特別是口語發展的重要時期。對於(yu) 學齡前的兒(er) 童來說,更應當關(guan) 注其口頭敘事能力的發展。在幼兒(er) 園大班,口頭敘事能力培養(yang) 是非常重要的語言教學工作。

  敘事能力是兒(er) 童發展的一個(ge) 綜合評價(jia) 指標,對兒(er) 童發展具有重要意義(yi) 。在某種程度上,敘事能力這個(ge) 指標可以預測未來兒(er) 童的學業(ye) 發展趨勢,它與(yu) 兒(er) 童入讀小學後的語文能力特別是閱讀能力和學習(xi) 成績密切相關(guan) 。多項研究表明,五歲兒(er) 童的敘事能力可以預測其八歲時的閱讀理解能力。此外,敘事能力對兒(er) 童社交溝通以及自信心建立等都有重要影響。

  2.兒(er) 童敘事能力的發展階段

  兒(er) 童的敘事能力隨語言水平的提升而不斷發展,最初是單一句子表達,之後逐漸表現為(wei) 句群表達。具體(ti) 而言,學前兒(er) 童的敘事能力發展可以分為(wei) 四個(ge) 階段:

  第一階段,“無序”的三歲前。孩子處於(yu) 語言發展的積累階段,主要是完成詞匯、短語、句子等語言要素的習(xi) 得。有研究者認為(wei) ,兩(liang) 歲之前幼兒(er) 敘述的內(nei) 容基本是所見和所經曆的事情,有較強的情景依賴性。兩(liang) 歲左右的幼兒(er) 能夠和大人一起敘述過去的經驗和生活故事,但大多是不完整的事件,沒有太強的條理性,需要大人輔助和提示的成分較多。一般情況下,兒(er) 童三歲以後開始嚐試表述一個(ge) 完整事件,並逐漸擺脫自身經曆的限製,能夠初步運用想象和虛構來講故事,重新組織編輯“事實”。

  第二階段,“簡單”的四歲。四歲兒(er) 童的語言能力變化顯著,能夠使用時間和指稱用語,並且掌握了很多抽象動詞,可以把動作描述得更加準確。在成人的幫助下,四歲兒(er) 童可以敘述他們(men) 的生活故事,故事比較簡單,甚至不是完整的句子,主要通過簡單的對話形式來完成敘述。大多數時候,這個(ge) 年齡段的兒(er) 童在講述圖畫故事時,信息是零散堆砌的,沒有清晰的邏輯。

  第三階段,“完整”的五歲。五歲是兒(er) 童敘事能力快速發展的時期。孩子基本可以獨立敘述,具備了初步的講述能力。兒(er) 童敘事時能夠使用常見的形容詞、同義(yi) 詞等進行修飾,語言比較生動;語篇長度更長,故事情節完整,並且有一定的順序,情節連貫,重點突出。在這個(ge) 階段,孩子看圖講故事的能力突飛猛進,不僅(jin) 能夠把握主要的人物關(guan) 係和故事梗概(開頭、發展和結尾),而且有清晰的故事邏輯。

  第四階段,“豐(feng) 富”的六歲。六歲兒(er) 童基本能夠圍繞主題進行講述,獨立講一個(ge) 結構完整的故事,並且情節曲折,具有事件發展的高潮,能夠說明發生了什麽(me) 困難,又是怎麽(me) 解決(jue) 的。在講述中,兒(er) 童會(hui) 運用一定的技巧,如用設問的方式,故意提出問題,與(yu) 聽話人進行互動。特別值得關(guan) 注的是,兒(er) 童在講故事的過程中,能夠關(guan) 注到人物的內(nei) 在情感及其變化。

  3.影響兒(er) 童敘事能力的因素

  對於(yu) 文章開頭提到的家長困惑,可以從(cong) 兒(er) 童的內(nei) 在個(ge) 體(ti) 因素和外部環境因素這兩(liang) 個(ge) 方麵來解釋。

  一方麵,內(nei) 在個(ge) 體(ti) 因素即兒(er) 童自身的能力水平,是兒(er) 童敘事能力發展的根基。認知能力決(jue) 定敘事內(nei) 容。隨著認知能力的不斷提升,兒(er) 童對很多事物的觀察已經不局限於(yu) 形狀、顏色、大小等,開始關(guan) 注事物的具體(ti) 細節特征,可以用語言表達事物之間的因果聯係。兒(er) 童甚至利用自己的想象去講述一個(ge) 虛構的小故事。例如,小朋友會(hui) 說:“假如,我有一個(ge) 巴啦啦小魔仙的仙女棒,我就要用它……”

  語言水平影響敘事完整性。兒(er) 童為(wei) 了向不在場的聽話人描述一件事情,就必須能夠選擇恰當的詞語、明確的指代,並且熟練地使用連詞,把故事的梗概表達清楚。

  情感態度製約敘事深度。兒(er) 童逐漸對信念、願望、情緒等基本心理因素有了理解,開始學會(hui) 理解、感受他人的情緒、情感和思想等心理行為(wei) 。從(cong) 這個(ge) 角度來講,兒(er) 童的敘事也是自我情感表達的過程,表達對於(yu) 自身、對於(yu) 外在客觀世界的感情。比如,孩子會(hui) 通過敘事表達自己的內(nei) 心情感。理解他人情緒和情感是很多語言發育落後的孩子在表達上的一道坎。

  另一方麵,外部環境因素即兒(er) 童的語言生活環境,是兒(er) 童敘事能力成長的催化劑。成人的語言輸入,特別是母親(qin) 的語言輸入,間接影響著兒(er) 童敘事能力的發展。兒(er) 童在與(yu) 成人的言語互動中,通過自己的觀察和模仿,逐漸理解話語的含義(yi) ,同時也獲得句法的規則。在敘事話語中,兒(er) 童不僅(jin) 模仿成人的語言,有時甚至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生成新的話語。比如,“有一隻淘氣的小老鼠,突然之間躥到了我麵前,嚇了我‘兩(liang) ’大跳”。

  家庭文化環境也會(hui) 對兒(er) 童敘事能力的發展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父母受教育水平、家庭藏書(shu) 量和家庭讀寫(xie) 環境等都對兒(er) 童敘事有著重要影響。研究發現,在經常給孩子講故事、讀繪本並進行針對性討論的家庭中,孩子的敘事能力要優(you) 於(yu) 較少讀書(shu) 的家庭。

  4.如何培養(yang) 兒(er) 童敘事能力

  創設自由、寬鬆的語言環境。兒(er) 童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家長應鼓勵兒(er) 童與(yu) 同伴、成年人多交流、多互動,並且對孩子的交流給予積極回應。小朋友在日常生活、遊戲和幼兒(er) 園集體(ti) 活動中,都有很多需要敘述表達的內(nei) 容,這些不同的情境,對兒(er) 童敘事能力的鍛煉和提升有重要的支持作用。

  選擇有趣、靈活的交流話題。與(yu) 聽話人在對話、講故事、閱讀分享、聽說遊戲等豐(feng) 富的語言活動中,小朋友對感興(xing) 趣的話題表現得更加活躍,語言交流的興(xing) 趣也會(hui) 特別高。家長可以選擇有趣的、適合小朋友的話題進行提問,給孩子創造深入思考、細致觀察的機會(hui) 。

  提供適宜、豐(feng) 富的兒(er) 童讀物。家長應當鼓勵幼兒(er) 主導閱讀,在與(yu) 兒(er) 童共同閱讀的過程中,保證充分的交流時間和質量,增加一些開放性問題的提問次數,對一些新詞語加以解釋,增加孩子的詞匯量。家長多鼓勵兒(er) 童講述聽過的故事,這也是培養(yang) 兒(er) 童敘事能力的有效辦法。

  敘事能力不僅(jin) 能準確反映兒(er) 童的語言發展狀況,也是鑒別兒(er) 童是否存在語言障礙的重要指標。在從(cong) 口語能力向讀寫(xie) 能力的過渡中,學前兒(er) 童的敘事能力不容小覷。

  《光明日報》(2023年09月10日 05版)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