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新舞台”傳承漢調桄桄

發布時間:2023-09-11 10:17: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楊馨寧

  一麵簡單的白牆,一部手機,這就是00後漢調桄桄演員李雅芝首次直播的全部裝備。初次麵對直播鏡頭的她有些緊張,配著流行音樂(le) ,她表演了一段挽劍花。直播並非一時興(xing) 起,李雅芝練功閑暇之餘(yu) 在短視頻平台上看過一些稀有劇種直播,這種新的傳(chuan) 播形式引起了她的興(xing) 趣,“讓更多人看到桄桄戲”,這個(ge) 想法對她來說非常有吸引力。

  漢調桄桄又稱漢調秦腔、桄桄戲,是明代末年關(guan) 中秦腔傳(chuan) 入漢中地區,與(yu) 當地方言和民間音樂(le) 結合形成的梆子聲腔劇種,主要流行於(yu) 陝西南部的漢中、安康一帶。之所以名為(wei) 桄桄,是因為(wei) 它獨特的敲擊聲。梆子聲腔中有一種重要的打擊樂(le) 器叫梆子,梆子由兩(liang) 個(ge) 大小、粗細不同的實心硬木棒製成,用它們(men) 敲擊節奏的時候會(hui) 發出“咣咣咣”的聲音,因此取名為(wei) 漢調桄桄。

  與(yu) 許多小劇種麵臨(lin) 的情況類似,漢調桄桄觀眾(zhong) 日漸減少,班社、劇團紛紛解體(ti) ,藝人流散,傳(chuan) 統劇目、曲牌、表演技藝即將失傳(chuan) 。為(wei) 了保護寶貴的文化遺產(chan) ,2013年,漢中市從(cong) 各區小學畢業(ye) 生中選拔了60名14歲左右的學生,在區職教中心開設了漢調桄桄戲劇培訓班,聘請專(zhuan) 業(ye) 老師,培育戲劇人才,為(wei) 漢調桄桄培養(yang) 新一代傳(chuan) 承人。李雅芝就是被選中的一員。

  “最開始就和完成爸媽給我安排的任務一樣。”李雅芝說。那時,對剛小學畢業(ye) 的她而言,傳(chuan) 承漢中傳(chuan) 統文化這個(ge) 概念顯得過於(yu) 宏大,眼前切實要經曆的是不論寒暑、日複一日的練功。“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最熱的三伏天,學生們(men) 一天訓練完筋疲力盡,甚至身上紮的布帶都被汗水浸泡濕透。也是在老師的嚴(yan) 格指導下,學生們(men) 從(cong) 對漢調桄桄懵懂無知到逐漸開始領略戲曲的魅力所在。

  集中訓練的幾年間,老師們(men) 下鄉(xiang) 演出時會(hui) 帶上一些學生跑跑龍套,近距離感受舞台上的氛圍。浸滿汗水的三年訓練時光過去,李雅芝也迎來了她人生中的第一出戲——《盜仙草》。

  “還沒上台就有點感覺腿抖,一上台,聚光燈打到自己身上,那一瞬間感覺說不出來,特別幸福,又很想哭。”再次提到多年前的匯報演出,李雅芝仍然記憶猶新。在她人生中這重要的一刻,她發現自己不再是為(wei) 了父母去練戲,她愛上了漢調桄桄,她的努力和堅持都是為(wei) 了自己的選擇。正式在團裏工作後,她也沒有停止學習(xi) ,經常尋找優(you) 秀前輩們(men) 的表演視頻模仿練習(xi) 。她說:“我喜歡這個(ge) 東(dong) 西,就想盡一切辦法去多學。”

  為(wei) 了漢調桄桄的接續傳(chuan) 承,培養(yang) 少年對家鄉(xiang) 戲曲的興(xing) 趣,青年演員們(men) 分組每周到當地中小學授課,還成立社團,組織戲曲表演。學生們(men) 對桄桄戲都非常熱情,因為(wei) 場地與(yu) 老師有限,戲曲班有時隻能有二三十個(ge) 名額,而報名的學生就有兩(liang) 三百人,為(wei) 此隻能在學校裏進行一個(ge) 小篩選,選出更適合的學生。

  看到小朋友們(men) 的表演,李雅芝想到自己當年也是如此開始學藝道路,選拔考試前她隻學了半個(ge) 月聲樂(le) ,以為(wei) 自己注定落選,卻幸運地成為(wei) 了最後一名被錄取的學生。如今站在講台上,接過前輩老師交過來的傳(chuan) 承之棒,給孩子們(men) 播下興(xing) 趣的種子,為(wei) 未來漢調桄桄的發展孕育火種,她感到非常驕傲。

  李雅芝所在的劇團每年要進行一兩(liang) 百場惠民演出,演出、學校教課之餘(yu) ,這位年輕的傳(chuan) 承人也在思考著如何讓漢調桄桄為(wei) 更多的人所知。看到短視頻平台上經常有稀有劇種傳(chuan) 承人直播,而且有不少忠實的粉絲(si) ,互動性和反饋都很好,她也萌生了自己做賬號的念頭。在漢調桄桄傳(chuan) 承發展中心的支持下,李雅芝開設了自己的抖音賬號,學習(xi) 抖音上大火的變裝視頻,拍攝戲曲變裝。伴著音樂(le) ,李雅芝先是穿著普通常服做著戲曲動作,鏡頭一轉,戲中武旦粉墨登場耍花槍。這條最火的變裝視頻有100萬(wan) 的播放量,為(wei) 李雅芝引來了大量粉絲(si) 。積累了一定作品後,李雅芝開始嚐試直播,她對直播有自己的看法,講究循序漸進。“先表演一些身段、技巧給大家,用耍槍花、劍花把大家吸引過來,慢慢地講一些理論知識,再唱唱戲。”

  她的嚐試獲得了很大的成功,有一些在外地發展的漢中人看到直播,知道家鄉(xiang) 戲還有人在傳(chuan) 承,都非常感動。下鄉(xiang) 演出時,李雅芝也會(hui) 把手機架設在台前直播,讓無法來到現場的粉絲(si) 也能看到完整的劇目。通過網絡,漢調桄桄又煥發了新的生機。

  在李雅芝小時候,過年可以看到漢調桄桄劇團來演出,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十餘(yu) 年過去,懵懂的孩童成長為(wei) 成熟的桄桄戲演員,從(cong) 台下人變為(wei) 台上人,她說自己最大的夢想就是“在我們(men) 這一代手裏,漢調桄桄為(wei) 所有漢中市民所知,如果可以的話,努力向全省、全國推廣漢調桄桄”。受訪者供圖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