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一幅長卷裏 同作趕圩人

發布時間:2023-09-20 10:02: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記者 王妤心泓 李盛明

  這幾日,隻要走進第20屆中國-東(dong) 盟博覽會(hui) 的展廳,便有一幅中國與(yu) 東(dong) 盟合作的“長卷”在你眼前緩緩鋪開:不僅(jin) 有互惠互利的經貿往來、科技交流,更有百花齊放的文化展示、旅遊合作。

  場館內(nei) ,來自各國的歌舞演員穿著極具特色的民族服飾出場,成為(wei) 一道靚麗(li) 風景。“淺色淡雅的上衣搭配紫色紗籠,太漂亮了!”有觀眾(zhong) 用相機記錄下一位穿著緬甸服飾的女孩,連聲讚歎。在展區,人們(men) 飽覽各東(dong) 盟國家的服飾,領略異國風情。在這裏,廣西少數民族服飾也必不可少,姑娘們(men) 穿著壯族、彝族、京族、瑤族等的特色服飾,或在鏡頭前笑意盈盈,或穿梭於(yu) 人群中,十分奪人眼球。

  時尚生活(紡織品)展區的廣西靖西繡球展位前遊客不絕,五彩斑斕的繡球飾品為(wei) 展會(hui) 增添了壯族風情。“我們(men) 從(cong) 2018年就開始參加東(dong) 博會(hui) 了,展會(hui) 上吸引了越南、老撾等鄰國客人。”靖西市繡蘊坊繡球文化有限公司創始人劉昌磊介紹,繡球有和平、美好的寓意,“客人們(men) 特別喜歡手工製作的繡球,甚至會(hui) 定製有他們(men) 本國文字和圖案的繡球,掛在床頭和車裏。繡球就這樣融入了他們(men) 的日常生活”。

  一幅人文長卷裏,不辭同作趕圩人。置身滿是東(dong) 南亞(ya) 風情的會(hui) 展中,記者並沒有太多陌生感。中國和東(dong) 盟國家在文化和語言上相近,生活習(xi) 慣上也是如此,比如喝茶就是一種共同喜好。緬甸、老撾與(yu) 中國接壤的部分都是茶葉產(chan) 區,因此每屆東(dong) 博會(hui) 都有不少茶葉展商參展。

  “嚐一嚐高杆綠茶吧!”老撾展館的一名茶攤展商用中文吆喝著。“我們(men) 那邊的茶樹長得很高,所以叫高杆茶。因為(wei) 茶場和中國的普洱(茶產(chan) 區)比較近,所以喝起來也會(hui) 有普洱的味道。”

  記者一邊品茶一邊查了地圖,果真其所言不虛。這位展商來自老撾豐(feng) 沙裏市的查普村,而那裏離中國的普洱不到200公裏。“我們(men) 的茶葉在中國銷路一直很好。我們(men) 在廣州也有店,你來廣州一定要找我啊,請你喝茶!”

  山水相連,血脈相親(qin) 。20年來,東(dong) 博會(hui) 已成為(wei) 中國-東(dong) 盟人文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正是因為(wei) 彼此之間延續千年的深度交融,讓中國和東(dong) 盟國家擁有了開放包容的共同基因。

  (光明日報南寧9月19日電)

  《光明日報》(2023年09月20日 12版)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