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好中國農民豐收節 推動農文旅深度融合
以豐(feng) 富多彩的旅遊活動辦好豐(feng) 收節,推動中華優(you) 秀農(nong) 耕文化的傳(chuan) 播和弘揚,有助於(yu) 增強民族文化自信,有益於(yu) 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對於(yu) 推動農(nong) 文旅深度融合、助力農(nong) 民脫貧致富同樣具有重要意義(yi) 。
中國是擁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農(nong) 業(ye) 大國,在漫長的曆史長河中,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農(nong) 民作為(wei) 經濟社會(hui) 的基礎,為(wei) 國家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今年9月23日(秋分),我們(men) 將迎來第六個(ge) 中國農(nong) 民豐(feng) 收節(以下簡稱“豐(feng) 收節”)。這不僅(jin) 是一個(ge) 慶祝豐(feng) 收的日子,是廣大農(nong) 民自己的盛大節日,也是弘揚中華優(you) 秀農(nong) 耕文化的重要平台。
旅遊是文化傳(chuan) 播的重要載體(ti) ,以豐(feng) 富多彩的旅遊活動辦好豐(feng) 收節,推動中華優(you) 秀農(nong) 耕文化的傳(chuan) 播和弘揚,有助於(yu) 增強民族文化自信,有益於(yu) 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對於(yu) 推動農(nong) 文旅深度融合、助力農(nong) 民脫貧致富同樣具有重要意義(yi) 。
要找準農(nong) 耕文化與(yu) 旅遊活動的有機結合點。農(nong) 耕文化是人類在與(yu) 自然和諧共處中不斷積累和沉澱的一種生活方式和文化形態,反映了中華民族對土地、水源、氣候等自然資源的尊重和利用,體(ti) 現了中華民族的勤勞智慧和對和諧共生的追求。從(cong) 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到封建社會(hui) 的精耕細作,再到現代的綠色農(nong) 業(ye) ,農(nong) 耕文化在曆史長河中生生不息,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通過旅遊活動傳(chuan) 播和弘揚農(nong) 耕文化,有其天然的優(you) 勢。
旅遊活動使遊客有了接觸和了解農(nong) 耕文化的機會(hui) ,讓廣大遊客可以更直觀地了解農(nong) 村的生產(chan) 生活,更好地體(ti) 驗農(nong) 耕文化,加深對農(nong) 民和農(nong) 村的理解和尊重。一方麵,遊客可通過遊覽農(nong) 耕文化景點,如傳(chuan) 統的鄉(xiang) 村博物館、農(nong) 業(ye) 示範區等,增進對農(nong) 耕文化曆史和現狀的了解。另一方麵,遊客可參與(yu) 播種、耕耘、收獲、儲(chu) 藏等農(nong) 事活動,在親(qin) 身體(ti) 驗中感受農(nong) 耕文化的魅力。
此外,通過旅遊活動還可以用多種形式弘揚農(nong) 耕文化。例如,導遊可以在解說詞中加入農(nong) 耕文化元素,讓遊客在遊覽過程中學習(xi) 更多的農(nong) 耕文化知識;旅遊經營者可以設計以豐(feng) 收為(wei) 主題的旅遊產(chan) 品,如農(nong) 事比賽、農(nong) 家節慶、農(nong) 事體(ti) 驗、鄉(xiang) 村研學等。在傳(chuan) 播和弘揚農(nong) 耕文化的過程中,還可以宣傳(chuan) 綠色生態和可持續發展理念。
要在旅遊活動中充分挖掘和呈現鄉(xiang) 村地方特色。差異化的地方特色是鄉(xiang) 村旅遊的主要吸引力之一。要深入了解鄉(xiang) 村的文化、曆史、自然景觀等資源,挖掘不同地域的鄉(xiang) 村文化特色。例如,一些鄉(xiang) 村有著古老的農(nong) 耕文化、編織文化、美食文化等;一些鄉(xiang) 村有悠久的曆史,包含著許多有趣的故事、曆史人物等;一些鄉(xiang) 村自然景觀獨特,如山水田園、風土人情等;一些鄉(xiang) 村有農(nong) 業(ye) 文化遺產(chan) ,如古村落、傳(chuan) 統農(nong) 具、農(nong) 業(ye) 灌溉係統等。鄉(xiang) 村特色反映了一個(ge) 地方的民族、曆史和地域特點,增加了鄉(xiang) 村旅遊的趣味性和教育性,可以讓遊客更好地了解當地的曆史和文化。
在旅遊活動中,通過有效的方式將這些特色展示給遊客。例如,建立鄉(xiang) 村博物館和展覽館來展示當地文化遺產(chan) ;開展民間故事講述,傳(chuan) 統手工藝展示,地方戲曲、民間舞蹈表演等展現當地的文化魅力;打造特色小鎮和鄉(xiang) 村民宿,可以讓遊客對鄉(xiang) 村生活有更加美好的體(ti) 驗。
要在旅遊活動中講好“三農(nong) ”的“中國故事”。在旅遊活動中,講好鄉(xiang) 村的“中國故事”為(wei) 中外遊客提供一個(ge) 深入了解中國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和農(nong) 民生活的機會(hui) 。同時,宣傳(chuan) 和推廣中國的鄉(xiang) 村旅遊資源,吸引更多境外遊客。例如,可以講述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農(nong) 村發生的巨大變化,通過鄉(xiang) 村旅遊,讓遊客了解農(nong) 村的生產(chan) 和生活方式以及農(nong) 民的勤勞和智慧;可以探索將豐(feng) 收節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農(nong) 業(ye) 嘉年華,通過展示農(nong) 業(ye) 成果、交流農(nong) 業(ye) 技術,進一步弘揚農(nong) 耕文化;積極參與(yu) 國際農(nong) 業(ye) 交流與(yu) 合作,參加國際組織、國際農(nong) 業(ye) 論壇、農(nong) 業(ye) 展覽等活動,展示中國農(nong) 耕文化的獨特魅力,促進國際農(nong) 業(ye) 文化交流,將中國農(nong) 耕文化推向世界。
據報道,今年豐(feng) 收節全國主場活動將在安徽省蕪湖市舉(ju) 辦,同時各地也將舉(ju) 辦豐(feng) 富多彩的慶祝活動。例如,湖南省將以“慶豐(feng) 收促和美”為(wei) 主題,充分挖掘地域特色,開展慶豐(feng) 收農(nong) 民趣味運動會(hui) 、豐(feng) 收攝像作品展、農(nong) 耕文化互動體(ti) 驗、鄉(xiang) 村文旅推薦、農(nong) 旅觀摩巡遊等活動。
總之,各地應當充分利用豐(feng) 收節契機,開展豐(feng) 富多彩的慶祝活動,提升農(nong) 民的榮譽感和幸福感,弘揚和傳(chuan) 承優(you) 秀農(nong) 耕文化,展現“三農(nong) ”發展成就,推動農(nong) 村社會(hui) 經濟發展。期待有更多以豐(feng) 收節為(wei) 主題的旅遊活動,讓更多的人深入了解和體(ti) 驗農(nong) 耕文化,感受中國農(nong) 民的智慧和努力,通過旅遊活動,推動農(nong) 耕文化更好傳(chuan) 承和發展。(王昆欣 作者為(wei) 世界旅遊聯盟研究院首席研究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