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讓教育更加普及普惠安全優質,四川成都——家門口有了更多好學校

發布時間:2023-09-28 10:40: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核心閱讀

  作為(wei) 超大城市,如何走出一條具有特色的教育優(you) 質均衡發展之路?四川成都近年來多措並舉(ju) ,通過增加學位供給、開展結對幫扶、實行集團化辦學等方式,提升中小學發展水平,積極構建優(you) 質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ti) 係。種種努力,讓教育更加普及普惠安全優(you) 質,更多市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優(you) 質教育資源。

  “家門口再添一所好學校,娃兒(er) 讀書(shu) 更方便了。”今年,四川省成都市七中育才學校東(dong) 湖校區建成投用,住在附近的王先生十分激動。

  近期,東(dong) 湖校區高中教師團隊到北京開啟為(wei) 期一年的“全程跟崗”,向名校名師學習(xi) 。成都市錦江區教育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局長郭夏明說:“我們(men) 大規模、長時間、高投入組織教師學習(xi) ,著力打造名校、培養(yang) 名師。”

  近年來,成都積極應對超大城市對優(you) 質教育資源均衡配置提出的挑戰,多措並舉(ju) 推進教育優(you) 質均衡發展,構建優(you) 質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ti) 係。不久前,成都出台《“三個(ge) 做優(you) 做強”重點片區基本功能擴容下沉專(zhuan) 項方案》,提出全麵提升24個(ge) 重點片區中小學發展水平,讓更多市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優(you) 質教育資源。

  擴大供給,實現幼有所育

  當前,成都學前教育正處於(yu) 由普及普惠向優(you) 質普惠發展的重要轉型階段,公辦園在園幼兒(er) 占比55.81%,普惠性幼兒(er) 園覆蓋率達84.18%。從(cong) “一位難求”到“家門口的放心園”,成都學前教育一步一個(ge) 台階,持續推動學前教育優(you) 質普惠發展。

  “你好,我是小小外賣員,請問這是您的外賣嗎?”

  成都市雙流區協和幼兒(er) 園內(nei) ,孩子們(men) 沉浸在角色扮演的遊戲中:“快遞員”“外賣員”騎著腳踏車送貨,“小交警”堅守崗台指揮交通;繞園一周,“創意區”“角色區”“沙水區”“運動區”錯落分散,紮染、木工、泥塑、繪畫等體(ti) 驗豐(feng) 富多彩……開放互動的校園環境中,孩子們(men) 體(ti) 驗著不同職業(ye) 的魅力。“這個(ge) 園區占地14畝(mu) ,可提供學位450個(ge) 。”園長巫小芳說,“像這樣的幼兒(er) 園,我們(men) 轄區內(nei) 超過10個(ge) 。”

  雙流區是成都市淨流入人口最多的區,學前教育資源一度吃緊。2020年,雙流區和青白江區通過全國縣域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導評估國家認定,創建全國首批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

  “以公辦幼兒(er) 園為(wei) 例,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的創評標準是公辦園在園幼兒(er) 占比達到50%,但在2019年,我們(men) 這一指標僅(jin) 為(wei) 27.47%。”雙流區教育局黨(dang) 組成員、副局長黃曦說,“如何用一年的時間迎頭趕上,大家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以創建為(wei) 抓手,雙流區積極增加公辦園的供給。通過新建、改(擴)建、推進幼兒(er) 園“民轉公”、開展小區配套幼兒(er) 園治理等途徑增加學位供給,2020年雙流區公辦園在園幼兒(er) 占比提升至50.20%。

  雙流區的探索,是成都市積極構建普及普惠安全優(you) 質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ti) 係的體(ti) 現。2014年起,成都實施公辦幼兒(er) 園標準化建設提升工程、教育設施建設“三年攻堅”行動、新增公辦幼兒(er) 園學位工程等,增加優(you) 質公辦園學位供給,讓孩子們(men) “能入園、入好園”,實現幼有優(you) 育。

  “成都長期致力於(yu) 推動基本公共教育服務由義(yi) 務教育階段向學前教育、高中階段教育兩(liang) 端延伸。”成都市教育局發展規劃處負責同誌說,教育部門通過優(you) 化布局、集團化辦學等多種形式,擴大優(you) 質教育資源的供給。

  成都市七中育才學校教育集團成立以來,融合了水井坊、匯源、銀杏、東(dong) 湖4個(ge) 校區,在全市範圍內(nei) 建立起了“優(you) 質教育發展共同體(ti) ”,既充分發揮七中育才學校傳(chuan) 統優(you) 質教育資源的輻射、引領、示範作用,又彰顯各個(ge) 校區的特色。

  名師引領,開展教學幫扶

  入夜,李婷梅名師工作室的微信群裏,工作室成員谘詢請教的信息仍十分頻繁。成都市金興(xing) 北路小學語文老師張陽發了一條語音消息:“我今天代表武侯區參加市裏的教研課比賽,受到一致好評!”

  “感謝‘師傅’的幫助,比賽期間不厭其煩地幫我分析教材、打磨課例、修改PPT,讓我受益匪淺。”張陽口中的“師傅”,正是四川省特級教師、成都市龍江路小學語文教師李婷梅。

  張陽最初加入工作室的目的很簡單,“想看看城區優(you) 質學校是怎麽(me) 上語文課的。”後來,在名師指導下,在與(yu) 工作室成員研討交流、項目式學習(xi) 、看課評課的過程中,張陽的教學水平和理論實踐能力迅速提升。

  在成都,不僅(jin) 有名師工作室,還有名校(園)長工作室。成都市川化中學今年成功創建四川省一級示範性普通高中,創建過程曆時近10年。時任川化中學副校長馮(feng) 長兵是毛道生名校長工作室成員,他說,“毛校長多次來我們(men) 學校開展培訓講座,在學校發展路徑、教學策略製定等方麵給予指導。”

  “我們(men) 的職責是充當教育的‘信使’,將‘教育之道’進行轉換、解釋和傳(chuan) 遞。”成都市石室中學黨(dang) 委副書(shu) 記、校長毛道生說,名校(園)長工作室是一個(ge) 平台,一起推動教育變得更美好。

  發揮名師名校長引領帶動作用,成都市教育局建立教師共享中心,以此為(wei) 載體(ti) ,實施“名校(園)長+成員學校”“名師+成員+學科組”建設,共享先進理念、優(you) 秀教法。

  “全市1725位名優(you) 教師已納入共享教師中心管理,他們(men) 將以考核指標任務為(wei) 牽引,幫扶薄弱學校、農(nong) 村學校。”成都市教師共享中心主任陳鐵軍(jun) 介紹。

  結對領辦,推動資源流動

  走進成都師範附屬小學教育集團邛崍文君分校(以下簡稱“文君小學”),大氣雅致的教學樓,寬闊平整的塑膠跑道,功能完備的演出劇場……高標準打造的校園,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2020年,邛崍市教育局與(yu) 錦江區教育局簽訂領辦協議,由成都師範附屬小學教育集團牽頭領辦文君小學。“對於(yu) 一所城區之外的新學校,怎樣才能實現優(you) 質學校的快速孵化?”成都師範附屬小學教育集團黨(dang) 總支書(shu) 記、總校長黃敏潔思考,“高起點建設非常重要,學校還需要實現可持續發展。”

  建校之初,在教師招聘時,學校選拔當地有意願、“待成熟”的教師進行培養(yang) 。輸出名優(you) 教師組建管理團隊,選派新人教師到本部跟崗學習(xi) ……一所具有“書(shu) 香韻味、人文溫度、創新意識”的高品質學校拔地而起。“領辦是更新理念、更高標準的引入,絕不是機械的複製,而是有效的融合。”黃敏潔說。

  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市,成都打破固有思維,推動全市縣(區、市)通過聯盟方式深化區域教育合作,進一步縮小區域和城鄉(xiang) 差距,鼓勵結對發展、互學共享。

  2020年,龍泉驛區教育局與(yu) 成都東(dong) 部新區教育處簽訂領辦協議,由成都市龍泉驛第七中學校領辦成都東(dong) 部新區養(yang) 馬初級中學(以下簡稱“養(yang) 馬初中”)。3年過去,養(yang) 馬初中教學質量穩步上升、體(ti) 藝發展齊頭並進,學校口碑變好了,生源出現了回流。

  讓優(you) 質的教育資源“流動”起來,成都還在進行更多嚐試——創建學前教育高品質幼兒(er) 園,培育義(yi) 務教育階段“新優(you) 質學校”,實施“公辦初中強校工程”、普通高中優(you) 質特色發展行動計劃;以名優(you) 退休教師帶動一批鄉(xiang) 村學校教師的專(zhuan) 業(ye) 化成長,提升鄉(xiang) 村學校的教學質量;推進數字校園建設……“成都市堅持教育優(you) 先發展戰略,堅持以教育改革創新促進高質量教育體(ti) 係完善,成都教育在不斷向著更高質量和更高水平邁進,教育治理體(ti) 係與(yu) 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得到顯著提升。”中國教育學會(hui) 副會(hui) 長、秘書(shu) 長楊銀付說。(王明峰 郭 瑩)

  《 人民日報 》( 2023年09月27日 15 版)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