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媽要和從未見過麵的網友再婚” 老年人線上交友相親屢屢被騙
本報記者 韓丹東(dong)
本報實習(xi) 生 鄭婷
“我媽要和從(cong) 未見過麵的網友再婚!他們(men) 是去年年底通過一個(ge) 相親(qin) 交友群認識的,至今未見過麵,甚至連視頻都沒有打過。”江蘇南京的鍾女士最近正為(wei) 母親(qin) 的“婚事”發愁——母親(qin) 不僅(jin) 執意要與(yu) 對方結婚,還以理財賺錢為(wei) 由,悄悄給對方轉賬了350萬(wan) 元。
發現轉賬後,鍾女士立即報了警,警方按照男子提供給鍾女士母親(qin) 的信息,未能查到該男子。“而我媽仍執迷不悟,認為(wei) 我攪黃了她的婚事,把我趕出了家門。”鍾女士說。
《法治日報》記者近日調查發現,社交平台存在大量以“老年人交友”“老年人婚戀”為(wei) 主題的賬號和群組,人數多的群裏往往有幾百人,裏麵發言活躍,互交好友頻繁。而老年人因線上交友、網戀上當受騙的事例也屢屢發生。
受訪專(zhuan) 家認為(wei) ,失落、孤寂是許多老年人的心理狀態,他們(men) 非常需要精神慰藉和與(yu) 人交流,網絡提供了平台,但老年人大多警惕性不高,加上線上交友群審核機製較為(wei) 粗糙,容易為(wei) 不法分子提供可乘之機。家庭、社會(hui) 、平台、政府部門等應共同發力,幫助老年人提高科技素養(yang) 、保護個(ge) 人信息、勸導謹慎交友,維護其合法權益。
交友群組比比皆是
好友申請絡繹不絕
鍾女士告訴記者,其母親(qin) 在相親(qin) 交友群認識對方後,對方加了母親(qin) 為(wei) 好友,每天噓寒問暖,母親(qin) 漸生愛意,對該男子無比信任。而包括鍾女士在內(nei) ,親(qin) 友對這場網戀都不看好,在勸阻過程中,母親(qin) 與(yu) 大家都鬧翻了。
直到母親(qin) 向對方轉賬350萬(wan) 元,鍾女士才下定決(jue) 心報警。“現在,我媽因聯係不上對方,自己也開始著急了,意識到可能被騙了。”鍾女士說。
記者發現,類似鍾女士母親(qin) 加入的老年人相親(qin) 交友群比比皆是。在社交平台上,以“老年人交友”“老年人婚戀”“老年人相親(qin) ”“黃昏戀”等為(wei) 關(guan) 鍵詞進行檢索,頁麵會(hui) 跳轉出大量“50後60後交友群”“中老年單身交友圈”等群組,其內(nei) 容主要為(wei) 群介紹、群友征婚個(ge) 人信息介紹等。在結尾會(hui) 留下二維碼或聯係方式。
記者經受訪者推薦,進入一個(ge) 老年人交友群。群裏要求群友昵稱統一為(wei) “姓名+出生年份+婚戀狀況+籍貫”。記者進入群聊後,便有許多網友通過群聊申請添加好友。之後記者又陸陸續續加了幾個(ge) 類似的群,發現都可以輕鬆添加,而且總會(hui) 在第一時間收到許多群友的好友申請。
這些主動申請加好友的人,通過其個(ge) 人介紹和照片可以簡單總結為(wei) 兩(liang) 類:如果是中老年男士進群,那麽(me) 主動添加好友的大多是膚白貌美秀麗(li) 端莊的女士;如果是中老年女士進群,那麽(me) 主動添加為(wei) 好友的大多是成熟穩重帥氣的男士。而且上來打招呼的方式基本如出一轍。有時,平台還會(hui) 發來風險提示,如“該用戶近期添加好友頻繁”“對方賬號存在詐騙風險,請警惕”等。
某老年人單身交友群管理員王女士向記者介紹,建這個(ge) 群是想為(wei) 老年人提供一個(ge) 尋找老伴的平台,也有不少群友反饋“牽手成功”,但是進群的確實各色人等都有,也有群友反映說遇到了騙子,自己也沒法辨別篩選,隻能通過群公告提醒各位群友注意風險。
相親(qin) 對象誘導充值
搭訕背後套路滿滿
記者發現,除了老年人相親(qin) 交友群,各類相親(qin) 交友軟件和小程序也層出不窮,裏麵不乏老年人的身影。
采訪中,湖南懷化的張女士和河北唐山的王女士向記者反映:家中老人在一款名為(wei) “呼×”的相親(qin) 交友軟件中充值,張女士的父親(qin) 一個(ge) 月內(nei) 充值了1000多元,王女士的父親(qin) 最多一日內(nei) 就充值了700餘(yu) 元,懷疑存在誘導充值問題。
據記者調查發現,此款軟件提供視頻相親(qin) 、視頻通話、語音交友、同城交友等功能。平台每天會(hui) 有上千場“紅娘”(類似於(yu) 主持人)牽線直播相親(qin) ,網友可以進入觀看。但進入直播間如果不進行消費,“紅娘”會(hui) 直接踢人,相親(qin) 對象也會(hui) 不斷要求網友贈送“禮物”,而“禮物”需要充值兌(dui) 換平台內(nei) “金幣”購買(mai) 。
記者注冊(ce) 後發現,該交友軟件會(hui) 主動推送給新用戶許多女性網友,然後這些女性網友會(hui) 借著相親(qin) 交友的名義(yi) 讓充值或者送禮物,不然就不能繼續聊天或者視頻。
湖北武漢的劉女士告訴記者,這類交友軟件太多了,各種誘導充值,裏邊的許多賬號都是托兒(er) 甚至是機器人,聊上幾句就要充值或者送禮物。她對於(yu) 這類交友軟件可謂深惡痛絕,因為(wei) 其父親(qin) 在這類軟件上充值了不少錢,“雖然沒有細算,幾萬(wan) 元是擋不住的”。
原來,兩(liang) 個(ge) 月前的一次家庭聚會(hui) ,劉女士拿著父親(qin) 的手機去結賬時,意外發現父親(qin) 的賬單裏有大量的付款記錄,收款方為(wei) 交友軟件,而且不是同一款。
劉女士打開這些軟件給記者看:她都是以老齡男性身份注冊(ce) 的,注冊(ce) 後立刻會(hui) 有10餘(yu) 個(ge) 女性會(hui) 員來打招呼或送禮物,然後說一些關(guan) 心的話,甚至曖昧的話。如果主動回複,一些女性會(hui) 員還會(hui) 說些性暗示的話語,甚至暗示可以私下見麵,但前提是要送禮物,以證明男方的經濟實力。
“我發現這些女性會(hui) 員大多時候是沒話找話,甚至還發一些性感照片,並暗示想要進一步發展就要送禮物,嚴(yan) 重懷疑這些都是平台的托兒(er) 或者以騙禮物為(wei) 目的的用戶。”劉女士說。
之後,劉女士有空就會(hui) 查看一下父親(qin) 的付款記錄,發現父親(qin) 的充值次數越來越頻繁,數額也越來越大,甚至還加了一位平台上認識的女士的社交賬號,不時給其轉賬52元、99元等金額。通過聊天記錄可以看到,每次轉賬都是對方要買(mai) 吃的或喝的。
“以各種方式索要禮物甚至金錢,到底是交友還是騙錢?平台有沒有履行監督管理的責任?”劉女士說,她也谘詢過交友軟件的客服,不僅(jin) 沒得到有用的回複,交流過程中,最後一句“祝你們(men) 在我們(men) 平台上消費愉快”深深傷(shang) 害了她。
“感覺受到了嘲諷,這種交友軟件相關(guan) 部門該出手管管了。”劉女士氣憤地說。
記者采訪發現,許多老年人都能輕易接觸到這類軟件,在許多網站、社交App上都可以看到交友相親(qin) 類App的廣告,有些甚至點擊廣告就進入下載頁麵,加之注冊(ce) 簡單,不明所以的老年人很容易落入不良交友軟件的陷阱。
對此,北京中征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huo) 人孫曉陽認為(wei) ,當下各類相親(qin) 交友軟件充斥網絡世界,老年人在瀏覽網頁的過程中,可能一次觸屏就不小心安裝了這些軟件,這增加了老年人被欺騙的風險。對於(yu) 此類相親(qin) 交友群和交友軟件要加強監管,平台要盡到自己的監管責任,暢通舉(ju) 報處罰機製,及時作出風險提示。相關(guan) 部門也應加大打擊力度,嚴(yan) 肅查處。
詐騙手段不斷翻新
層層套路忽悠老人
不僅(jin) 僅(jin) 是專(zhuan) 門的相親(qin) 交友群和App暗藏風險,老年人在上網娛樂(le) 時,還經常被各種名目的交友所套路,被騙時有發生。
四川成都的徐女士剛過57歲生日,她早年與(yu) 丈夫離異,獨自撫養(yang) 孩子長大。孩子成家後徐女士不願和孩子同住,一直生活在老家。閑來無事的徐女士喜歡隨手記錄下生活,然後製作成短視頻發布到平台上打發時間。
一天,徐女士發了一條自己飯後散步的視頻,一條留言引起了她的注意,因為(wei) 留言的人IP地址顯示是香港,留言內(nei) 容是:“很有氣質,能否交個(ge) 朋友?”已經很少受到誇獎的徐女士留意了該用戶,發現該用戶也發了很多短視頻,從(cong) 短視頻上看是個(ge) 成熟穩重又多金的男士。
對於(yu) 網絡交友徐女士本來是排斥的,因為(wei) 她已經遭遇過兩(liang) 次欺騙。可架不住對方的熱情,聊了兩(liang) 三個(ge) 月,每天都是分享各自的生活、心情,徐女士的警惕性逐漸降了下來。
一次相談甚歡後,對方提到,其正在幫助一家上市公司數據擴容,借此進行無風險高利率的投資,並轉發來一個(ge) 投資平台。徐女士立即警覺起來,但對方沒有邀請她投資,而是稱自己太忙不方便操作,請徐女士代為(wei) 操作,並留下了賬號和密碼。
之後的一段時間,徐女士每天與(yu) 對方頻繁交流,感情快速升溫。在對方指示下操作賬戶,看到賬戶裏的金額直線上漲。沒有抵住金錢誘惑、在對方包賺的承諾下,徐女士徹底放下戒備,分批次投資了12萬(wan) 元。
直到接到反詐中心打來的電話,徐女士才意識到可能被騙。她立刻登錄平台準備全部提現,卻看到了這樣的提示:“您的賬號涉嫌非法獲取我司利益,已上報高層處理,現已臨(lin) 時凍結您的賬戶。”徐女士立刻聯係對方,發現其賬號已注銷。
“以為(wei) 交了個(ge) 貼心人,沒想被騙走了養(yang) 老錢。報案後我連站都站不穩,是被攙扶著回家的。”徐女士回憶說。
泰和泰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huo) 人楊森說,許多老年人特別是獨居老年人,非常需要精神慰藉和與(yu) 人交流,在這種狀況下,不法分子很容易乘虛而入。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婚戀交友詐騙手段與(yu) 形式愈加複雜,而老年人的知識結構、信息獲取明顯滯後,加之與(yu) 社會(hui) 接觸逐漸減少,分析判斷能力減弱,對日益翻新的騙術不易察覺,很容易成為(wei) 犯罪分子的目標。
欺詐被騙可以撤銷
淨化老年交友環境
家中老人被騙該怎麽(me) 辦?
“家屬應當及時報警,並根據欺騙內(nei) 容和欺騙程度追究行為(wei) 人的民事責任及刑事責任。”楊森說,根據民法典規定,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wei) ,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當老人網上交友、相親(qin) 被對方以欺詐手段騙取財物,按照此規定可以收集好聊天記錄、網上支付等有效證據,訴請法院撤銷老人因受欺詐而作出的贈予行為(wei) 。如果情節嚴(yan) 重且造成損失過高,涉嫌刑事犯罪的,還應當由司法機關(guan) 追究不法分子的刑事責任。
刑法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製,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yan) 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yan) 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chan) 。
在孫曉陽看來,老年人是需要被關(guan) 愛的群體(ti) ,特別是在信息時代,很多老年人可能跟不上時代的節奏,子女更應當多陪陪老人,耐心了解老人內(nei) 心的需求,並有意識地將新近發生的涉老詐騙案例告訴他們(men) ,增強防範意識,築起安全防線。
楊森認為(wei) ,社會(hui) 層麵需要設計、開發更好、更人性化的老年活動中心等場域,促進老年人關(guan) 懷領域的發展。新聞媒體(ti) 、影視作品需加強這方麵題材的宣傳(chuan) ,通過文化傳(chuan) 媒的方式軟性教育老年人。
“要加強監管,壓實平台責任,淨化網絡空間。”孫曉陽說,基層應定期開展針對性反詐宣傳(chuan) ,提升老年人的防騙意識和能力,也可以通過一些合法合規的婚戀公司,幫助有需要的老年人交友、相親(qin) ,回應老年人的關(guan) 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