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用愛陪伴孩子共同成長

發布時間:2023-10-11 10:05: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一線講述】

  用愛陪伴孩子共同成長

  講述人:超越青少年社工事務所社工 趙心怡

  我的本科、碩士都是學社會(hui) 工作的,碩士方向是司法社工。2019年讀研之後我來到超越青少年社工事務所實習(xi) ,2021年畢業(ye) 後就在這裏入職了。

  我們(men) 機構是一個(ge) 在司法領域為(wei) 有需要的未成年人提供社會(hui) 工作服務的公益組織,已經成立13年了,目前有20多名工作人員,具體(ti) 的工作內(nei) 容大致包括專(zhuan) 門的學校工作、社會(hui) 調查、訓誡教育、民事關(guan) 護、被害人救助、涉罪幫教等。我們(men) 每個(ge) 一線社工會(hui) 有主要從(cong) 事的方向。

  我主要負責做未成年被害人救助,我在這條路上剛起步,覺得日常工作中孩子們(men) 跟我是在相互啟發。

  第一次接個(ge) 案的時候,我非常慌張,因為(wei) 預想中被害人很脆弱很可憐,但是實際接觸了之後,我明顯地感受到了對方身上的生命力。

  因為(wei) 這個(ge) 孩子的家庭構成比較複雜,在養(yang) 育她的過程中監護人確實是有疏忽的,她後來受到了陌生人的侵害,這些對她來說都是重大打擊。她隻有十三四歲,很難消化這些創傷(shang) 。我們(men) 剛接觸時她是很明顯的防禦狀態,對什麽(me) 都是“我無所謂”。我們(men) 一個(ge) 月會(hui) 有4次線下見麵,加上平時一些線上的溝通,到了第三次見麵的時候就比較自然了,進入了一個(ge) 還算融洽的互動模式。

  這個(ge) 案子是我和另一個(ge) 同事合作的,她“主攻”媽媽,我“主攻”孩子。我當時的主要目標一是激發孩子的自主意願,讓她感到自己可以做決(jue) 定,二是讓她體(ti) 驗到穩定的客體(ti) 關(guan) 係,她之前的社交關(guan) 係要麽(me) 太遠要麽(me) 太近,我需要讓她體(ti) 驗到合適的社交距離是怎樣的。我們(men) 從(cong) 夏天一直跟進到過完年,持續了大概七八個(ge) 月的時間。

  我們(men) 對於(yu) 被害人最基礎的方向是降低案件對本人和家庭的創傷(shang) ,讓被害人能夠回歸正常生活。等我們(men) 看到這個(ge) 孩子能夠穩定地回到學校裏,她和家庭的衝(chong) 突有所緩和,家庭內(nei) 部有了情感流動,我們(men) 就可以“撤出”了。

  除了一對一的個(ge) 案跟進,我們(men) 還進行小組活動。比如今年夏天我們(men) 組織了五次不同路線的“城市曆奇”。孩子們(men) 用腳步丈量地鐵線路,徒步27.6公裏,為(wei) 100位有需要的人送去清涼的礦泉水。

  “城市曆奇”是我們(men) 針對有偏差行為(wei) 的青少年開展的一項室外成長型小組活動。撕下“標簽”,他們(men) 在活動中是青澀的少年、是稚氣未脫的孩子,沒有人戴“有色眼鏡”看待他們(men) 。陌生人的笑臉和謝意讓他們(men) 從(cong) 心底有一種被需要的成就感。

  “生命影響生命,希望點燃希望。”這是超越事務所一直以來的理念。2023年是超越事務所成立的第13年,其間服務了4000多個(ge) 孩子和他們(men) 的家庭。因為(wei) “愛”和“被愛”,讓這些曾經被貼上“標簽”的孩子們(men) 重新找到了對未來生活的期待和向往。

  (光明日報記者陳慧娟采訪整理)

  《光明日報》(2023年10月11日 05版)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