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營休閑,安全文明不能忘
走進山林聽溪水潺潺,置身山穀看雲(yun) 卷雲(yun) 舒,與(yu) 孩子一起在戶外享受野餐樂(le) 趣……如今,露營日益成為(wei) 廣受歡迎的休閑娛樂(le) 方式,越來越多人在親(qin) 近自然中放鬆身心、樂(le) 享生活。同時,不少地方將音樂(le) 會(hui) 、露天電影院、市集等內(nei) 容融入露營活動,推出“觀星+露營”“賞花+露營”“房車+露營”“旅拍+露營”等各具特色的露營產(chan) 品,讓露營熱度持續走高。
從(cong) 小眾(zhong) 愛好到大眾(zhong) 風尚,露營給人們(men) 帶來了新鮮體(ti) 驗,豐(feng) 富了大眾(zhong) 的旅遊休閑方式。但與(yu) 此同時,也出現了一些亟須重視並加以規範的問題。比如,在“露營熱”的帶動下,一些“野景點”、未開發的“景區”成為(wei) 熱門“打卡地”。再比如,露營時,有人亂(luan) 停車輛,阻礙交通,對當地群眾(zhong) 正常生產(chan) 生活造成不良影響;有人隨意丟(diu) 棄垃圾,破壞環境;還有人違規使用明火,給森林防火安全帶來隱患。這些問題,應該引起足夠重視。
露營賞景,安全先行。參加露營活動,安全意識必須放在首位。去年8月,四川省彭州市龍門山鎮龍漕溝突發山洪,致多人死傷(shang) 。龍漕溝本屬於(yu) 地質災害點位,易發生泥石流、山洪等自然災害,卻在一些平台被標注為(wei) “景點”,成為(wei) 不少人眼中的“網紅露營打卡地”。類似事件,值得我們(men) 警醒。對露營者而言,帳篷露營地應選擇在安全區域,遠離森林防火區、防洪區、地質災害易發區、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和野生動物生息繁衍區,並嚴(yan) 格遵守戶外用火、森林防火和環境衛生等有關(guan) 規定。同時,還應提高防災避災意識,提前了解天氣情況,時刻關(guan) 注安全風險預警和提示信息,做好防霧、防雹、防雷電等方麵準備。隻有嚴(yan) 格遵守各地安全管理規定,築牢安全底線,才能更好地縱情山水,享受自然之美、露營之樂(le) 。
更好地擁抱“詩和遠方”,還需守住文明底線。損壞花草樹木、隨地亂(luan) 扔垃圾等不文明行為(wei) ,不僅(jin) 會(hui) 對自然環境造成衝(chong) 擊,也會(hui) 影響其他人的露營體(ti) 驗,阻礙露營行業(ye) 的發展。在可耐受地麵行進和露營、妥善處理垃圾、保持自然原貌、保護野生動物等“環境最小衝(chong) 擊”原則,應當成為(wei) 露營者的出遊準則。保護生態環境,人人有責,也人人可為(wei) 。培養(yang) 文明、綠色、安全露營習(xi) 慣,實現“無痕露營”,自覺做好公共環境衛生維持、公共秩序維護、公共設施規範使用,是厚植文明健康理念、踐行綠色環保生活的題中應有之義(yi) 。
數據顯示,去年我國露營經濟核心市場規模達1134.7億(yi) 元,預計2025年這一數字將升至2483.2億(yi) 元,帶動市場規模超萬(wan) 億(yi) 元。露營經濟前景廣闊,推動露營旅遊休閑實現健康有序發展,一方麵,應整治亂(luan) 象、加強管理,對危險和不文明露營行為(wei) 進行約束,讓露營更安全、更環保、更舒適。另一方麵,應在擴大優(you) 質供給、完善配套設施、豐(feng) 富露營產(chan) 品等方麵下更大力氣。推動公共營地建設、擴大公共營地規模,提高露營產(chan) 品品質,加強業(ye) 態融合創新,露營旅遊休閑將在促進旅遊休閑消費、培養(yang) 綠色健康生活方式、便利人民群眾(zhong) 就近出遊等方麵進一步發揮積極作用。
“露營+釣魚”“露營+沙灘派對”“露營+篝火晚會(hui) ”……層出不窮的露營新玩法不斷豐(feng) 富著遊客的出遊體(ti) 驗,拓寬著露營經濟的產(chan) 業(ye) 鏈條。夯實安全基石,涵養(yang) 文明習(xi) 慣,讓露營行業(ye) 在健康有序的軌道上穩步向前,才能更好滿足個(ge) 性化、差異化、多層次旅遊休閑需求,助力實現人民群眾(zhong) 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鄒翔)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