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細節是小說的表情

發布時間:2023-10-11 10:09: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探尋細節的魅力與(yu) 張力】

  作者:韓春燕(遼寧大學文學院教授)

  就像無法想象沒有細節的生活一樣,我們(men) 也無法想象細節缺席的小說。細節作為(wei) 作品的基本粒子,是建構作品的重要材料。細節不僅(jin) 會(hui) 說話,還會(hui) 唱歌。細節不僅(jin) 能直觀呈現,還會(hui) 眉目傳(chuan) 情地暗示和召喚。

  一部好的小說,一定具有讓人過目不忘或耐人尋味的細節。那些結結實實又搖曳生姿的細節能夠照亮整部作品,讓作品熠熠生輝。

  細節是小說的表情,關(guan) 涉著小說的深層隱秘;細節是小說的血肉,承載著小說的靈魂。

  1.細節賦予小說動人心魄的魅力

  細節是讀者與(yu) 小說之間的紐帶。小說用細節喚起讀者的經驗,讀者以自己的經驗去感受細節。好的細節一定是真實的,讓讀者覺得作品真切、鮮活。好的細節也一定是對生活進行過高純度提煉的,不僅(jin) 真實還要精彩,超越普通讀者的經驗,打撈出深潛於(yu) 生活表象下的真相。

  《紅樓夢》中有太多令人拍案叫絕的精彩細節,有的是語氣神態,有的是眼神動作,寥寥數語卻意味深長、耐人品咂。魯迅的小說也有著很多耳熟能詳的精彩細節,如《故鄉(xiang) 》中豆腐西施楊二嫂尖銳張狂的言語和動作表情,閏土那一聲恭敬的“老爺”,《祝福》中眼睛“間或一輪”的祥林嫂……好的細節是小說招展的旗幟,讓人感動、震撼和沉醉,賦予小說動人心魄的魅力。

  畢飛宇中篇小說《玉米》的開篇有一段精彩的細節描寫(xie) 。連生了七個(ge) 女兒(er) 的大隊書(shu) 記王連方媳婦施桂芳,終於(yu) 大功告成生出了兒(er) 子小八子。作者對施桂芳生出兒(er) 子之後的自足狀態用鬆鬆垮垮和慵懶懈怠來形容,而這種狀態用一個(ge) 嗑瓜子的細節便入骨入魂地刻畫出來了:“施桂芳喜歡站在家門口,倚住門框,十分安心地嗑著葵花籽。施桂芳一隻手托著瓜子,一隻手挑挑揀揀的,然後捏住,三個(ge) 指頭肉乎乎地翹在那兒(er) ,慢慢等候在下巴底下,樣子出奇地懶了。施桂芳的懶主要體(ti) 現在她的站立姿勢上。施桂芳隻有一隻腳站,另一隻腳卻要墊到門檻上去,時間久了再把它們(men) 換過來。”施桂芳生兒(er) 子“偉(wei) 業(ye) ”終成的放鬆和自得,通過嗑瓜子這個(ge) 真實生動、細膩豐(feng) 腴的細節展露無遺。

  細節描寫(xie) 的特點在於(yu) 細。細小動作、細微表情、細致的生活場景,為(wei) 塑造具有真實性、個(ge) 性化的人物服務。鮮活的細節不僅(jin) 讓小說具有真實感,而且增加文本的生動性。細節是構成小說魅力的重要部分,一個(ge) 失真的細節會(hui) 敗掉整部作品。

  外國文學有四大著名吝嗇鬼形象,包括夏洛克、葛朗台、潑留希金、阿巴貢。這四個(ge) 吝嗇鬼,雖然共同的特征是吝嗇,但我們(men) 從(cong) 不會(hui) 將其形象混淆,他們(men) 都是獨具個(ge) 性和特色的吝嗇鬼,是“這一個(ge) ”。而這都是通過細節來刻畫的。

  巴爾紮克的《歐也妮·葛朗台》和吳敬梓的《儒林外史》,對人物的臨(lin) 終表現都有精彩刻畫。葛朗台離世之前,給他做臨(lin) 終法事的神甫把一個(ge) 鍍金的十字架放到他唇邊親(qin) 吻,他卻作出駭人的姿勢,想把它抓到手,“這一下努力,便送了他的命”。而嚴(yan) 監生臨(lin) 終之際,因為(wei) 燈盞裏點了兩(liang) 莖燈草,他擔心費油而伸著兩(liang) 個(ge) 指頭遲遲不肯斷氣。這兩(liang) 個(ge) 細節對葛朗台和嚴(yan) 監生的吝嗇刻畫得可謂入木三分,成為(wei) 吝嗇鬼形象的點睛之筆。

  文學是審美的,細節是小說重要的美學構成,經典文學作品中那些精彩的細節早已跨越時空,被人們(men) 永久銘記。

  2.細節隱藏著小說的秘密

  細節往往蘊藏著巨大的能量,儲(chu) 存豐(feng) 富的信息和無盡的意義(yi) ——那些顯性和隱蔽的意義(yi) 。顯性的意義(yi) 肉眼可見,隱性的意義(yi) 卻需要挖掘和辨析。細節使小說靠近生活,小說用細節征服讀者。那些意蘊豐(feng) 厚的細節一隻手牽著生活,而另一隻手牽著的是不斷綻放的意義(yi) 和隱喻。

  魯迅在他的《藥》裏設置了多處這樣的細節。秋天的後半夜,除了夜遊的東(dong) 西,都睡著了,卻有那些不辭辛苦跑來丁字街口看殺革命黨(dang) 的人,他們(men) “頸項都伸得很長,仿佛許多鴨,被無形的手捏住了似的,向上提著”。華老栓拿著人血饅頭“仿佛抱著十世單傳(chuan) 的嬰兒(er) ”。夏瑜啟蒙牢頭紅眼睛阿義(yi) 說“這大清的天下是我們(men) 大家的”,得到的回應是兩(liang) 記耳光。而華老栓茶館裏的一群普通人,交談中對夏瑜之死流露出的愚昧和殘忍,不分老少都是一個(ge) 樣子。魯迅在小說中處處暗示,知識分子一廂情願的啟蒙因與(yu) 被啟蒙者之間的隔膜,是不被啟蒙對象所理解和接受的,這是啟蒙者的可悲,也注定啟蒙失敗。夏瑜為(wei) 大眾(zhong) 而死,卻被大眾(zhong) 所仇視,即使他的媽媽也不理解他。那些細節不僅(jin) 僅(jin) 構成小說的血肉,也擔負著呈現意義(yi) 和提供隱喻的功能,比如夏瑜墳頂上那一圈紅白的花。

  細節既來自寫(xie) 作者的顯意識,也來自寫(xie) 作者的下意識和潛意識。也就是說,某些細節是作者有意為(wei) 之,但也可能攜帶著作者無意為(wei) 之的信息和意義(yi) 。而正是這樣的細節使文本內(nei) 蘊豐(feng) 饒、充滿張力,為(wei) 讀者和研究者留下了巨大的二度創作和闡釋的可能與(yu) 空間。

  細節是作者在海量經驗中挑選出來的,它一定要細小而廣大,真實而深邃,它要有彈性、有容量,能容納那些可言說的意義(yi) 和不可言說的秘密,承擔起作者賦予它的使命和預期。

  3.細節操控小說的全局

  細節不是小說的贅物,它是為(wei) 小說整體(ti) 服務的。前麵提到畢飛宇中篇小說《玉米》裏施桂芳嗑瓜子的細節描寫(xie) 。施桂芳的這種懶,看起來接近於(yu) 傲慢,有目中無人的意思,引發村人的不滿,並匯入他們(men) 對王連方的仇恨中,最後成為(wei) 這個(ge) 家庭被報複的動因之一。可以說,這個(ge) 細節為(wei) 情節的推動和故事的完成貢獻了力量。

  一些優(you) 秀的短篇小說甚至就是以細節結構全篇。契訶夫的《小公務員之死》用一個(ge) 噴嚏和五次道歉撐起整個(ge) 作品。小公務員切爾維亞(ya) 科夫這樣的人物本身就具有超越時代和地域的經典品質,而這都是通過細節來呈現的。改變他的人生、導致他悲慘離世的不是那個(ge) 噴嚏,也不是那位將軍(jun) ,而是以他五次道歉呈現出的愚蠢和膽怯。他一廂情願的重複道歉,已經讓將軍(jun) 不厭其煩,遠比那個(ge) 噴嚏更讓將軍(jun) 惱火,而他對此毫無體(ti) 察,仍然固執地掙紮在自己內(nei) 心戲裏並沿著自己的思路一路狂奔,最後自己嚇死了自己。閃亮的細節成為(wei) 小說的原點,原點的能量炸出小說這朵美麗(li) 的“蘑菇雲(yun) ”。

  如果說切爾維亞(ya) 科夫因為(wei) 一個(ge) 噴嚏走向死亡,果戈理中篇小說《外套》的主人公小公務員巴什馬奇金則因為(wei) 一件外套而死去。噴嚏和外套都是操控小說全局的重要細節生產(chan) 器。巴什馬奇金人生全部的夢想就是想擁有一件抵禦風寒的外套。他節衣縮食,每天晚上不喝茶、不點蠟燭,需要做什麽(me) 事情就去女房東(dong) 屋子裏借光,怕鞋底磨得太快“踮著腳尖走路”,怕衣服髒得太快下班一回家就把衣服脫下來。這些細節足以表明他的窮困潦倒和為(wei) 購買(mai) 外套所做的努力。然而外套隻給他帶來了一天的新奇和榮耀,外套被搶,他四處奔走,最後被大人物的嗬斥嚇得一病不起,在念念不忘新外套的夢囈中抱恨而亡。有多渴望就有多努力,有多努力就有多珍視,有多珍視失去就有多痛苦,這件外套的求而得、得而失最終讓他賠上了一條命。細節誕生人物、影響結構、呈現主題。在小說的敘事鏈條上,一個(ge) 個(ge) 細節有時是一顆顆寶石,交相輝映照亮小說;有時某個(ge) 細節仿佛一顆耀眼的巨鑽,光芒會(hui) 映襯其他寶石並照亮整個(ge) 文本。

  契訶夫另外的短篇《裝在套子裏的人》和《變色龍》也是通過這樣能夠刻畫人物、影響結構並且不斷生成意義(yi) 的“原點”細節來支撐整篇小說的。

  《裝在套子裏的人》中教員別裏科夫從(cong) 身體(ti) 到生活再到思想有著無處不在的套子,這與(yu) 他的僵化、保守有關(guan) 。套子是小說的眼,是別裏科夫作為(wei) 文學人物的標識。小說用大量的細節來描寫(xie) 那些有形和無形的套子,別裏科夫套子裏的一生不僅(jin) 毀滅了自己,也給周邊人造成了巨大的壓迫和困擾。小說用細節成功塑造了這個(ge) 套子裏的人物。這個(ge) 文學人物的成功就是小說的成功。

  《變色龍》中巡警奧楚蔑洛夫態度的變與(yu) 狗主人身份的不確定有關(guan) ,是不是將軍(jun) 家的狗決(jue) 定了他對狗的態度和處理方式。如同變色龍一樣不斷變臉的細節,把奧楚蔑洛夫這樣一個(ge) 虛偽(wei) 逢迎、見風使舵的人物塑造得栩栩如生。“變”是因為(wei) 對權勢的敬仰膜拜而導致卑躬屈膝。人物的靈魂也是小說的靈魂,而這靈魂活在細節裏。

  細節能讓小說接通經驗落地生根,也能讓小說飛起來,從(cong) 現實飛到詩,從(cong) 形而下飛到形而上,從(cong) 某個(ge) 點飛過小說的經絡筋骨飛遍全篇。

  細節是扔進湖中的石子,能激蕩層層漣漪;細節是魔術師的箱子,藏著道不盡的秘密;細節更是小說的表情,站在那裏,任你揣摩它的心思。

  《光明日報》(2023年10月11日 14版)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