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風相送去江城
作者:胡竹峰
清人的詩,印象中有“霧穀雲(yun) 銷妙剪裁,好風相送上瑤台”一句。瑤台到底虛無縹緲,倒是真有好風相送去江城。
有“中國車穀”之稱的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在武漢之南,東(dong) 風、神龍、東(dong) 風本田等五大汽車公司總部在此,還有十來家整車生產(chan) 廠家,幾百家汽車零部件生產(chan) 廠家。車穀車穀,車多如穀,造車業(ye) 像穀物一樣生根發芽,生機勃勃,開花結果,地名有吉祥意思。
車穀守著不遠處的長江,江邊有山,大軍(jun) 山。山並不大,海拔不及兩(liang) 百米,孤峰一挺,雄踞長江岸邊,俯瞰激流。人看水,感歎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水有聲,嘩然而過,帶走了多少嘩然的曆史。地方誌上說,三國時,吳魏交戰,陳兵兩(liang) 山之間,故名“大軍(jun) 山”“小軍(jun) 山”。小軍(jun) 山已經是繁華地,大軍(jun) 山依稀有山林隱逸氣。據說昔年周瑜和黃蓋詐降曹操,就在大軍(jun) 山。
大軍(jun) 山外還有設法山,傳(chuan) 說諸葛亮常登臨(lin) 此地,手執羽扇,靜佇(zhu) 遠眺,更於(yu) 山頭和周瑜商議設反間計,除掉曹操麾下懂水戰的將領蔡瑁、張允。一日,諸葛亮在山下踱步,見一位農(nong) 夫紮草人驅趕飛鳥。諸葛亮駐足與(yu) 其攀談,農(nong) 夫道:“凡事要設法,天不設法,地不設法,隻有人設法,才能對得起天地。”說話間,嗖嗖聲響,農(nong) 夫兒(er) 子射來的羽箭正中草人,如此才有了後來的草船借箭。
和大軍(jun) 山、設法山相比,紗帽山的曆史更為(wei) 久遠。相傳(chuan) 大禹的後人禹青帶領百姓在漢南一帶疏江築壩,圍湖造田。一年夏日,大雨衝(chong) 垮了堤壩,百姓痛哭,禹青的一頭青絲(si) 變作白發,他順手摘下紗帽,扔進滾滾江流,紗帽飄至決(jue) 口處變得越來越大,化作一座小山,擋住江水。那山形也近似紗帽。這自然是傳(chuan) 說,但這樣的故事清新而拙樸。
紗帽山一帶為(wei) 商周文化遺址,出土過不少文物,有商周時的石鑿、石锛、銅斧、銅矛、銅箭鏃、鹿骨、獅骨、陶耳墜、陶紡輪、陶鬲、陶豆、板瓦,以及唐代的蓮花紋磚。多少蒼茫的往事都過去了,倒是一些器物成為(wei) 曆史的見證。
紗帽山隔空遙遙望著武湖濕地。濕地多鳥,青頭潛鴨、白鶴、白枕鶴、白頭鶴、黑鸛、東(dong) 方白鸛、遺鷗、大紅鸛、白腰杓鷸、白琵鷺、灰鶴、小天鵝……日出日落時景致尤佳,水被染成了橘黃色。正值夏日,風輕輕吹著,吹淡了暑氣,人也進入一種純淨而妥帖的氛圍裏,神思健旺。蘆葦遍澤,野鴨撲騰覓食,蟬在大片蔓延的綠意裏聲嘶力竭長鳴不止。不遠處,長江水日夜奔流不絕 ,讓人心頭潮濕而溫潤。陽光下,草木遍野,鳥雀飛飛停停,一片安寧,有說不出來的美妙。
在江邊碼頭,見到胭脂魚,心底暗暗為(wei) 這名字叫好——豔麗(li) 、芬芳。胭脂魚幼時身形如山,形扁,背鰭高聳像一葉帆舟,故有“一帆風順”之寓意。成年後的胭脂魚軀幹可達三尺有餘(yu) ,背部低平,黑色條帶褪去,通體(ti) 或紅或黃褐,一條鮮紅色的縱帶頭尾貫穿全身。那日,夕陽下垂,站在蘆葦叢(cong) 中,江風吹過,想象一條通體(ti) 顏色像胭脂一般的魚遊在水裏,映得波光泛紅,是桃紅,時隱時現像紅霞籠月,遊動飄忽似回風旋雪。
在江邊,風吹來江心的氣息,也傳(chuan) 來曆史的況味。據說明朝崇禎年間,夏口修攔水長堤,有藝人胡某在挑工、船夫、農(nong) 人中說書(shu) 。湖北評書(shu) 多說三國故事、水滸英雄、隋唐好漢、嶽家將,尤善於(yu) 訴說草莽英雄的事跡。正所謂“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百姓聽評書(shu) ,每每聽到劉備敗走便暗自垂淚,聽到曹操大敗則喜不自禁。其中有“風”,古風。古風亦好風也。
《光明日報》(2023年10月20日 15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