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牢縣域高質量發展基礎 推動縣域數字經濟發展
激發縣域經濟活力、推動縣域高質量發展,是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促進城鄉(xiang) 融合發展的重要方麵。數字經濟是科技創新的重要前沿,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發揮著舉(ju) 足輕重的作用。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強調“要大力發展數字經濟”,為(wei) 我們(men) 進一步推動數字經濟發展指明了方向。推動縣域數字經濟發展,有利於(yu) 提高縣城綜合承載能力,激發縣域經濟發展活力,增強縣域產(chan) 業(ye) 發展支撐力,加快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步伐。
近年來,隨著“寬帶中國”戰略的實施,我國縣域數字基礎設施日漸完善,既為(wei) 縣域數據要素采集、傳(chuan) 輸與(yu) 應用創造了有利條件,又帶動土地、勞動力、資本等傳(chuan) 統生產(chan) 要素更為(wei) 順暢流動,資源配置效率大大提升。實踐證明,發展縣域數字經濟,能夠有效激發縣域經濟發展活力。一方麵,數據要素流動的高效率、低耗費等特性與(yu) 縣域低廉的生產(chan) 費用相結合,有利於(yu) 縣城對接和吸納大中城市的數字產(chan) 業(ye) 轉移,形成縣域數據高地和數字產(chan) 業(ye) 基地,帶動縣域產(chan) 業(ye) 發展。另一方麵,數據要素能夠賦能縣域各類傳(chuan) 統資源,發展多樣化的數字服務,推動縣域打造全方位智慧化生產(chan) 生活場景。比如,利用數字技術的賦能作用,可以發展縣域智能交通、現代智慧物流網絡,加速智慧城市建設;可以開發廣泛應用於(yu) 縣域農(nong) 業(ye) 、製造業(ye) 與(yu) 服務業(ye) 發展的數字技術,提升縣域生產(chan) 力發展水平;可以提升電子政務服務水平,優(you) 化縣域數字營商環境,完善網絡化、數字化、智慧化的利企便民服務體(ti) 係。新征程上,進一步築牢縣域高質量發展基礎,要從(cong) 縣域經濟發展實際出發,牢牢把握數字經濟發展機遇,因勢利導推動縣域數字經濟發展。
堅持統籌規劃,彰顯縣域特色。當前,不少地方對本地區數字經濟發展進行規劃。各地區在規劃中應將縣域數字經濟發展納入進來,探索通過“一縣一策”等方式給予縣域更大政策支持力度,同時避免重複建設和資源浪費。可立足縣域發展實際,著眼縣域資源優(you) 勢或獨特地理位置發展數字產(chan) 業(ye) ,推動數字經濟與(yu) 實體(ti) 經濟融合發展,促進縣域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打造高水平、數字化的縣域龍頭產(chan) 業(ye) 並帶動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發展,激發縣域經濟發展活力。
堅持因地製宜,服務城鄉(xiang) 融合。當前,我國各地縣域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必須立足縣域發展定位,結合縣域發展現狀,因地製宜推動縣域數字經濟發展。比如,位於(yu) 生態功能區的縣,可充分發揮大數據、雲(yun) 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統籌有限資源、服務生態環境保護上的積極作用,促進縣域資源布局優(you) 化,推動縣域經濟高效、集約、綠色發展。又如,處於(yu) 大中城市周邊的縣具有承接大中城市功能溢出的天然區位優(you) 勢,縣域數字經濟發展要著眼於(yu) 更好同大中城市接軌,帶動鄉(xiang) 村發展、促進城鄉(xiang) 融合。
堅持政策引導,釋放數據要素增長潛力。數字經濟時代,數據作為(wei) 重要生產(chan) 要素在解放和發展生產(chan) 力上的作用日益凸顯,但從(cong) 實際情況看,數據要素對經濟增長的帶動作用尚未完全發揮出來,其價(jia) 值仍有較大釋放空間。縣域作為(wei) 數據采集的重要單元,要在政策引導下積極跟進大中城市數據交易發展步伐,加強數據要素供給,完善縣域數據應用場景,推進數據產(chan) 權確權,合理劃分各方主體(ti) 權利,促進數據要素普惠共享,加速釋放數據要素蘊含的巨大經濟價(jia) 值,以數字經濟發展促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張蘊萍 欒菁)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