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高質量發展紮實推進

發布時間:2023-10-23 10:08:00來源: 經濟日報

  三季度中國經濟“成績單”已經發布。經濟形勢怎麽(me) 看?未來發展怎麽(me) 辦?多位接受采訪的專(zhuan) 家認為(wei) ,我國經濟恢複向好的基礎更為(wei) 牢固,供需循環更趨均衡,發展質量穩步提升,有底氣實現全年經濟增長目標。

  恢複態勢更加明顯

  盡管國際環境複雜嚴(yan) 峻,國內(nei) 經濟發展麵臨(lin) 困難和挑戰,但我國經濟狀況總體(ti) 穩定,經濟向好發展有堅實基礎。

  從(cong) 增速看,前三季度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同比增長5.2%,其中三季度同比增長4.9%,環比增長1.3%,比二季度加快0.8個(ge) 百分點。從(cong) 就業(ye) 看,三季度全國城鎮調查失業(ye) 率逐月下降,平均為(wei) 5.2%,9月份為(wei) 5%。從(cong) 物價(jia) 看,前三季度居民消費價(jia) 格指數(CPI)同比上漲0.4%,9月份環比上漲0.2%;工業(ye) 品出廠價(jia) 格指數(PPI)連續3個(ge) 月降幅收窄。從(cong) 國際收支看,前三季度,貨物進出口規模處曆史高位,9月末外匯儲(chu) 備保持在3.1萬(wan) 億(yi) 美元以上。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畢吉耀表示,我國生產(chan) 供給穩步增加,市場需求持續擴大,就業(ye) 物價(jia) 總體(ti) 改善,發展質量穩步提升,展現出強大韌性。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主任張宇賢認為(wei) ,三季度經濟數據有效提振了信心,也為(wei) 實現全年經濟社會(hui) 發展目標奠定了基礎。經濟恢複的助力、經濟前行的動力、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潛力形成疊加,經濟加快恢複態勢更加明顯。

  “今年前三季度經濟增長5.2%,為(wei) 實現全年5%左右的預期增長目標創造了良好條件。若今年經濟增長5%,‘十四五’前3年年均增速將達到5.5%,進一步向潛在增長水平回歸,也為(wei) 實現‘十四五’經濟社會(hui) 發展目標奠定了基礎。”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王一鳴說。

  王一鳴表示,從(cong) 發展趨勢看,我國經濟已進入趨勢性恢複的軌道,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麵沒有改變。

  發展質量持續改善

  經濟回升向好的同時,發展質量也在持續改善。“從(cong) 前三季度經濟運行看,新動能快速成長、經濟轉型步伐加快,是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突出亮點。”張宇賢說。

  從(cong) 需求端看,內(nei) 需支撐作用進一步增強。前三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83.2%,資本形成總額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wei) 29.8%。升級類消費需求不斷釋放,消費新業(ye) 態新熱點持續湧現,高技術產(chan) 業(ye) 投資增勢良好,基礎設施等重點領域補短板投資較快增長。外貿穩規模、優(you) 結構,創新發展動能更加充足。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對外經濟研究所所長羅蓉表示,今年以來,我國大力支持跨境電商、市場采購、外貿綜服、海外倉(cang) 等新業(ye) 態新模式發展,前三季度跨境電商進出口額達到1.7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幅超過14%,貿易創新初見成效。

  從(cong) 供給端看,創新對經濟增長驅動作用增強。製造業(ye) 結構加快升級,前三季度,裝備製造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6.0%,高於(yu) 全部規上工業(ye) 平均水平2個(ge) 百分點,對全部規上工業(ye) 增長貢獻率達46.8%。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產(chan) 業(ye) 經濟與(yu) 技術經濟所所長劉泉紅表示,今年以來,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持續推進,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高可靠性“三高”行業(ye) 發展提速,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三化”步伐加速推進,新技術、新產(chan) 品、新模式“三新”動能加快壯大,產(chan) 業(ye) 經濟協調性和韌性增強。總體(ti) 上看,產(chan) 業(ye) 經濟較好實現了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為(wei) 加快建設以實體(ti) 經濟為(wei) 支撐的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奠定了良好基礎。

  從(cong) 民生改善來看,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5.9%,高於(yu) GDP增速。從(cong) 質量效益來看,8月份全國規上工業(ye) 企業(ye) 營業(ye) 收入在連續3個(ge) 月下降後首次實現增長;企業(ye) 利潤同比增長17.2%,增速較7月份大幅回升23.9個(ge) 百分點。伴隨著經濟形勢的好轉,企業(ye) 預期也在改善。9月份中國製造業(ye) 采購經理指數(PMI)為(wei) 50.2%,重回擴張區間。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經濟研究所所長郭春麗(li) 表示,企業(ye) 效益顯著好轉,居民就業(ye) 和收入明顯改善,“企業(ye) 經營改善—就業(ye) 增加—收入提高—消費增加—生產(chan) 加快”的良性循環正在形成。

  中國經濟未來可期

  “三季度的經濟增長是在房地產(chan) 市場和出口增速持續下行的情況下取得的,表明我國經濟增長抗衝(chong) 擊能力進一步加強。”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決(jue) 策谘詢部主任孫學工說。

  張宇賢表示,各方麵數據再次證明,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十足的韌性,長期向好的基本麵沒有變。中國經濟不但當下有為(wei) ,更是未來可期。

  “與(yu) 一些新興(xing) 經濟體(ti) 相比,我們(men) 勝在素質、效率、體(ti) 量、治理等,勝在產(chan) 業(ye) 體(ti) 係的完備性和配套能力。”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科研管理部主任葉輔靖說。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院長黃漢權表示,展望後期,穩增長仍麵臨(lin) 內(nei) 外嚴(yan) 峻考驗,消費潛力有待進一步釋放,部分企業(ye) 經營困難未根本緩解,民間投資持續處於(yu) 低位,市場信心仍需增強等問題。為(wei) 此,我們(men) 要保持戰略定力,充分發揮市場規模巨大、產(chan) 業(ye) 體(ti) 係完整等優(you) 勢,繼續加強宏觀調控,著力深化改革,持續推進促消費、穩投資、提信心,不斷增強經濟增長內(nei) 生動力和活力,更好統籌發展與(yu) 安全,推動中國經濟行穩致遠。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原副院長馬曉河認為(wei) ,當前,宏觀政策的目標是短期內(nei) 防止經濟放緩,以穩定外需、擴大內(nei) 需為(wei) 重點,把經濟增長穩定在合理區間;長期是以加快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為(wei) 重點,抑製經濟增長出現趨勢性下降。(本報記者 熊 麗(li) )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