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河南扶溝:小種苗育出大產業

發布時間:2023-10-25 10:28: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記者 王勝昔 光明日報通訊員 郝金貴 穆文涵

  初秋時節,在河南省周口市扶溝縣運來瓜菜育苗基地內(nei) ,一株株蔬菜苗長勢喜人,工人們(men) 正忙著篩苗移盤、搬運裝車。“這批運往安徽的9萬(wan) 株花椰菜苗發出後,我們(men) 緊接著就要為(wei) 大棚徹底消毒、培養(yang) 介質、選種浸種,為(wei) 下茬育苗做足準備。”基地負責人焦運來說。

  焦運來是當地出了名的育苗“老把式”。2013年,他承包了300畝(mu) 地,建立了集約化專(zhuan) 業(ye) 育苗基地,培育西瓜、番茄、茄子、辣椒等40多個(ge) 品種,四季育苗不間斷,年育苗量約3000萬(wan) 株。基地的無土果蔬苗生長速度快、成活率高、抗病性強,深得種植戶的青睞,年銷售額達1000多萬(wan) 元。一位安徽客商說:“這裏的菜苗品種齊全,最重要的是品質好、產(chan) 量高。”

  在扶溝,年育苗2000萬(wan) 株以上的集約化育苗基地共有12家,年供優(you) 質果蔬種苗1.9億(yi) 株,集約化育苗率達到95%。近年來,扶溝縣把種苗培育作為(wei) 現代農(nong) 業(ye) 轉型的方向,積極發展“種苗經濟”,大力培育特色優(you) 質種苗基地,助推蔬菜產(chan) 業(ye) 發展,促進農(nong) 民增收。

  走進河南農(nong) 業(ye) 大學扶溝蔬菜研究院智能育苗中心,不同的連棟溫棚生長著不同周期的苗株,工人們(men) 有的在播種,有的在分苗,有的在嫁接……

  “我們(men) 采用工廠集約化育苗,建立了完善的育苗技術流程,播種、催芽、配肥、灌溉等都是機械化流水線作業(ye) 。”河南農(nong) 業(ye) 大學扶溝蔬菜研究院負責人馬強介紹,他們(men) 根據不同種苗的生長特性製定了相應的操作技術規程,以番茄育苗為(wei) 例,從(cong) 一粒種子到一棵成熟苗,形成了30多項技術規範。

  據了解,該育苗中心曆時13年,研發培育了1000多個(ge) 瓜菜新品種並推向市場,全年育苗產(chan) 能達5000萬(wan) 株以上。育苗中心內(nei) “科技範”十足,配備有遮陽網自動覆蓋、自動霧化噴灌、水肥一體(ti) 化設施、全自動播種線、潮汐式灌溉係統等現代化育苗生產(chan) 設備,實現水、肥、溫、光一體(ti) 化智能管理,工作人員可以根據種苗的生長需求,進行精準施肥、調溫、通風、監測等作業(ye) 。

  眼下,馬強正忙著對6萬(wan) 株番茄苗進行清點、出貨。“這批菜苗都是嫁接苗,客戶要求苗株高度15到20厘米。”馬強說,他們(men) 可根據客戶的需求,提供個(ge) 性化育苗方案,如苗子的品種大小、生長方式、實生苗或者嫁接苗等。

  “我在這裏有兩(liang) 年多了,主要做播種、選苗等工作,離家近,也不累,每月還有幾千元的收入。”正在苗床間整理菜苗的村民李珍說。

  育苗中心在服務廣大菜農(nong) 的同時,也在技術培訓、穩崗就業(ye) 等方麵發揮著示範作用。周邊村民到育苗中心務工,不僅(jin) 能提高收入,還能學到蔬菜育苗、種植技術。今年以來,這裏已發放務工費用60餘(yu) 萬(wan) 元,帶動50多位村民就業(ye) 。

  小種苗育出大產(chan) 業(ye) ,扶溝縣將小小的蔬菜苗做成了一篇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大文章。目前,扶溝全縣蔬菜種植麵積52萬(wan) 畝(mu) ,其中設施蔬菜種植麵積18萬(wan) 畝(mu) ,從(cong) 業(ye) 人員13萬(wan) 人,年均蔬菜產(chan) 量370萬(wan) 噸,全產(chan) 業(ye) 鏈產(chan) 值達36億(yi) 元,成為(wei) 河南重要的蔬菜生產(chan) 區域。

  《光明日報》(2023年10月25日 11版)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