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創新之路 同促合作發展 我國將首次舉辦“一帶一路”科技交流大會
【來自國新辦新聞發布會(hui) 的報道】
光明日報北京10月30日電 記者楊舒從(cong) 30日召開的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hui) 上獲悉,首屆“一帶一路”科技交流大會(hui) 將於(yu) 11月6日至7日在重慶舉(ju) 行。大會(hui) 將與(yu) 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共同總結科技創新合作的進展和成效,共同探討科技創新發展的趨勢和方向,共同商量推進創新絲(si) 綢之路高質量發展的重點舉(ju) 措。
科技部副部長張廣軍(jun) 介紹,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科技創新作為(wei) 促進經濟發展、民生改善和應對全球性挑戰的關(guan) 鍵力量,是共建“一帶一路”的重點領域,也是各國共同關(guan) 注的重點方向。10年來,在各方共同參與(yu) 和推動下,“一帶一路”科技合作機製不斷深化,科研人員往來越發緊密,科技合作成果日益豐(feng) 碩。截至目前,中國已與(yu) 80多個(ge) 共建國家簽署了政府間科技合作協定,共同構建起全方位、多層次、廣領域的科技合作格局,結出實打實、沉甸甸的合作果實。
在共同促進人文交流方麵,中國與(yu) 共建國家深化全方位科技往來,中國支持逾萬(wan) 名共建國家青年科學家來華進行短期工作和交流,累計培訓共建國家科技和管理人員1.6萬(wan) 人次;在共同提升科研能力方麵,中國與(yu) 共建國家實施了多批聯合研究計劃,並在農(nong) 業(ye) 、醫療、信息、新能源、基礎研究等多個(ge) 領域共同建設了50多家“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建立了10個(ge) 海外科教合作中心。
在共同服務民生改善方麵,中國與(yu) 共建國家支持建設公共衛生科技合作中心、農(nong) 業(ye) 技術示範中心、菌草技術示範中心、海水養(yang) 殖研究中心、山地災害研究中心等一批合作平台,同時實施了一批“小而美”的合作項目,促進科技成果讓更多人受益;在共同支撐產(chan) 業(ye) 發展方麵,中國與(yu) 共建國家推進科技園區合作和多領域技術轉移示範,中國麵向東(dong) 盟、阿拉伯國家、非洲等區域建設了9家跨國技術轉移中心,與(yu) 各國共建覆蓋廣泛的技術轉移網絡,服務各國產(chan) 業(ye) 升級;在共同助力文明傳(chuan) 承方麵,中國與(yu) 共建國家開展聯合考古和文物保護等科研合作,在探尋絲(si) 綢之路多元燦爛曆史麵貌的同時,展現出文明互鑒的和美詩篇。
據悉,本次大會(hui) 由科技部、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協、重慶市人民政府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國家發改委為(wei) 支持單位。大會(hui) 將以“共建創新之路,同促合作發展”為(wei) 主題,圍繞政府間科技合作、科技人文交流、產(chan) 業(ye) 創新發展、科研範式變革、未來醫學、開放科學及大數據等議題,設置開幕式暨全體(ti) 大會(hui) 、“一帶一路”科技創新部長會(hui) 議、主題活動、圓桌會(hui) 議及成果展示5大板塊,10場主要活動。大會(hui) 將發布重要成果報告,啟動推進“一帶一路”科技創新合作的重要舉(ju) 措,發出開放合作、攜手發展的共同心聲。
《光明日報》(2023年10月31日 04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