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重大題材電視劇 如何為中國留下藝術檔案

發布時間:2023-11-03 10:05:00來源: 北京青年報

  日前,2023中國·北京電視劇盛典“史實、當下與(yu) 未來:重大題材電視劇創作論壇”在北京舉(ju) 辦,主管部門、專(zhuan) 家、一線創作者、網絡視聽平台代表出席論壇。

  從(cong) 平民視角入筆寫(xie) 人物之真

  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著名文藝評論家仲呈祥在主旨發言中表示,文學是人學,藝術也是人學,電視劇也是人學。電視劇創作必須要以塑造人物形象為(wei) 綱,以史代詩是遵從(cong) 藝術規律的一種文化自覺。

  “曆史具有溫度、廣度與(yu) 厚度,能帶給創作者由衷深刻的體(ti) 會(hui) 。”電視劇《大軍(jun) 師司馬懿之軍(jun) 師聯盟》《虎嘯龍吟》《覺醒年代》導演張永新在演講中回憶到籌備《偉(wei) 大的長征》時,編劇陳晉老師總結的一個(ge) 大概念,也是他認為(wei) 所有電視劇主創要奔赴的一個(ge) 藝術總原則,那就是長征是草鞋上的人類史詩,是馬背上的民族精神,是馬燈裏的真理之光,是山水中的方向信念,是青春中的向死而生。

  優(you) 酷副總裁謝穎則表示,今天我所說的國劇,是指“國之重劇”,是“叫得響、傳(chuan) 得開、留得下”的精品之作。它要從(cong) “國家敘事”的高度破題,寫(xie) 曆史之“重”、時代之“大”;也要從(cong) “平民視角”的切口入筆,寫(xie) 人物之“真”、細節之“精”。它是中國曆史的影像誌,是中華民族的心靈史。

  在生活基礎上加碼國家敘事

  重大現實題材創作上會(hui) 力求以新視聽語言演繹時代變遷,在生活敘事的基礎上加碼國家敘事。中國電影家協會(hui) 副主席、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hui) 副主席、清華大學教授尹鴻總結了重大題材電視劇創作的趨勢,他表示未來古裝曆史劇還將攀向新高度,創作者們(men) 要學會(hui) 挖掘中華文化中民族性、審美性的東(dong) 西;要把握中國性、世界性、傳(chuan) 統與(yu) 現代的辯證性。

  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hui) 副主席、北京師範大學教授胡智鋒解析了最近幾年中國重大主題電視劇實現的“四個(ge) 轉化”:第一從(cong) 創作本體(ti) 來講,實現了史詩性轉化;第二從(cong) 傳(chuan) 播的意義(yi) 講,實現了話題性轉化;第三從(cong) 調性來講,實現了溫暖性轉化;第四從(cong) 整體(ti) 創作和獨特性來看,實現了藝術性的轉化。

  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世界傳(chuan) 媒研究中心秘書(shu) 長、研究員冷凇則從(cong) 八個(ge) 層麵全麵總結了重大題材電視劇創作特點:第一是重大題材作品重視現實環境和現實氛圍的營造,飯局成為(wei) 重要煙火氣和接地氣的來源;第二是受眾(zhong) 越來越年輕化;第三是重大題材走向垂直與(yu) 精準細分;第四是電視劇創作走向電影的創作水準;第五是國際傳(chuan) 播的腳步加快;第六是創作正在摒棄浮躁化的心理;第七是文學和影視之間的緊密結合;第八是科幻和穿越讓未來重大題材創作的邊界有拓展和可想象空間。

  “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此次圓桌論壇環節,嘉賓們(men) 就“史實、當下與(yu) 未來”這三個(ge) 核心關(guan) 鍵詞繼續深化討論。國家一級編劇、著名作家馬繼紅強調“一切曆史都是當代史”,他說到現在雖然講的是一百年前的故事,但一定要與(yu) 當代年輕人有共情、共鳴,重大題材必須反對曆史虛無主義(yi) 和瞎編亂(luan) 造,她強調“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以小切口見大時代,用小人物見大光輝。阿裏影業(ye) 副總裁,著名影視製作人敦淇則強調創作要有真實的表達、真誠的態度、真摯的情感,通過年輕人的視角解讀重大題材,才能做出溫暖而明亮的、真實而有力的作品。

  好作品的標準是要經得起時間考驗,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hui) 副主席、著名導演劉江呼籲,每個(ge) 從(cong) 業(ye) 者都要當真正的理想主義(yi) 者。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著名影視編劇、製片人梁振華則表示當今影視作品一個(ge) 特別重要的缺失是文學性和詩性的稀缺,影視和文學在敘事表達上有重大的交集,詩性的介入會(hui) 讓影視創作綻放出非同凡響的審美光芒。

  創作者必須拋開自我,深入生活,真正置身於(yu) 生活之中,才能理解大眾(zhong) 當前的關(guan) 注焦點。電視劇《後浪》導演韓曉軍(jun) 表示創作者要敢於(yu) 嚐試不同題材,要對行業(ye) 充滿熱愛。他同時強調始終保持年輕的心態才是保有持續創造力的源泉。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