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遇,就在每一次相遇時
【浦江觀察】
光明日報記者 鄒曉菁
貝寧的菠蘿、洪都拉斯的可可、柬埔寨的紫衣腰果……借助進博會(hui) ,這些來自發展中國家的展品都成了熱銷品。諸多產(chan) 品在中國市場創造了良好的業(ye) 績,讓各國參展代表笑逐顏開,因為(wei) 這意味著當地民眾(zhong) 的生活“越來越有盼頭”。
對於(yu) 眾(zhong) 多來自發展中國家的展商來說,“進博紅利”是那麽(me) 真實,進博會(hui) 為(wei) 他們(men) 打開了一扇新的“機遇之門”。
機遇就在每一個(ge) 展位裏。三年前,阿富汗商人阿裏帶著家鄉(xiang) 的手工羊毛地毯參展進博會(hui) ,一下子就賣出了2000張地毯,而每賣出一張地毯都意味著一個(ge) 阿富汗家庭一年的收入有了保障。如今,他帶來的阿富汗手工羊毛地毯和阿富汗鬆子都成了明星展品。通過進博會(hui) 走進中國市場,讓阿裏和他的鄉(xiang) 親(qin) 們(men) 看到了發展的希望。
機遇就在每一次相遇時。當各國展商相聚一處,深入交流本身即是他們(men) 的參會(hui) 目的之一。紐埃是南太平洋上的一個(ge) 島國,常住居民約1700人。來自紐埃的參展商約翰帶著香草和精油來到了進博會(hui) ,這是他第一次來中國、來進博。於(yu) 他而言,在展會(hui) 上賣出精油固然可喜,更重要的是在這裏結交朋友,他想和每一個(ge) 來到他攤位的人多聊兩(liang) 句,讓更多人知道他的國家。與(yu) 各國朋友在進博會(hui) 的相遇,意味著未來發展的機遇。
機遇就在每一次嚐試中。進博會(hui) 每年針對部分發展中國家的展位支持和費用減免等政策給了許多參展商“試試看”的機會(hui) 。一位讚比亞(ya) 參展商曾把本國的豬肉帶到進博會(hui) ,沒想到在進博會(hui) 上,短短一天的訂單量就相當於(yu) 他在讚比亞(ya) 一年賣出的總量。這次,他又把家鄉(xiang) 的蜂蜜帶到進博會(hui) 。基裏巴斯參展商塔卡亞(ya) 看好潛力巨大的中國市場,他把當地特色魚類帶到了進博會(hui) 。為(wei) 了趕上本次展會(hui) ,他的團隊搭乘集裝箱運輸船,花了一個(ge) 月的時間才來到中國。目前,塔卡亞(ya) 已經與(yu) 上海一家水產(chan) 品加工企業(ye) 達成合作意向。
從(cong) 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參加進博會(hui) ,到訂單落地後每年都來“打卡”,這樣的故事持續在進博會(hui) 上演。一個(ge) 個(ge) 互惠互利、互相成就的故事,生動詮釋著進博會(hui) 的溢出效應,中國的發展成果正不斷惠及世界各國人民。
誠如一位采購商所言,進博會(hui) 的合作交流從(cong) 不會(hui) 止步於(yu) 想法,進博會(hui) 搭建的是真正能讓參展國商品進入中國的開放平台,是真正能產(chan) 生落地訂單的合作平台。眾(zhong) 多發展中國家的展品,正是從(cong) 中國的進博會(hui) 開始加速邁向全球市場,為(wei) 產(chan) 地民眾(zhong) 找到脫貧致富的路徑。
“新時代,共享未來”。進博會(hui) 上的共贏故事,正是中國與(yu) 世界攜手共同發展的生動注腳。
《光明日報》(2023年11月09日 07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