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電影市場 啟動分線發行

發布時間:2023-11-09 10:27:00來源: 人民日報

  在統一發行、統一放映基礎上,探索靈活協商的交易新方式

  電影市場 啟動分線發行

  核心閱讀

  近日舉(ju) 行的第二十四屆全國電影推介會(hui) 暨第一屆全國電影交易會(hui) 上,24部影片完成了分線發行簽約。中國電影的分線發行模式正式啟動,在統一發行、統一放映的基礎上,探索市場主導、靈活協商的交易新方式。市場化的分線發行,有利於(yu) 激發院線和影院活力,提振創作者和投資者信心,推出更多內(nei) 容豐(feng) 富、題材多樣的優(you) 秀國產(chan) 影片。

  

  近日舉(ju) 行的第二十四屆全國電影推介會(hui) 暨第一屆全國電影交易會(hui) ,有來自50家院線、90多家影院投資管理公司的代表及各發行方、製片方代表共700餘(yu) 名電影從(cong) 業(ye) 者參加,推介影片超過160部,其中24部影片完成了分線發行簽約。

  全國電影推介會(hui) 是中國電影行業(ye) 溝通交流的重要平台。今年推介會(hui) 的一個(ge) 重要主題,是由“推介”到“交易”,中國電影的分線發行模式正式啟動。這意味著,中國電影行業(ye) 在統一發行、統一放映的基礎上,探索市場主導、靈活協商的交易新方式。市場化的分線發行開始啟動,意味著中國電影市場的發展進入新階段。

  有利於(yu) 提升優(you) 質中小成本影片的“能見度”

  今年電影暑期檔,中國電影票房超過200億(yi) 元,刷新了同期曆史紀錄;國慶檔電影市場表現尚佳,《誌願軍(jun) :雄兵出擊》《堅如磐石》等影片取得了不錯的口碑和票房。

  國慶檔過後,電影市場呈現淡季特征,近期平日票房僅(jin) 為(wei) 3000萬(wan) 元左右,有的觀眾(zhong) 感到“無片可看”。與(yu) 此同時,一些優(you) 質中小成本影片得不到市場重視,出現“一日遊”的情況,口碑效應還沒形成,就失去了和大多數觀眾(zhong) 見麵的機會(hui) 。

  在中國藝術研究院教授支菲娜看來,全國院線整齊劃一的排片是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在行業(ye) 基本盤成熟的情況下,行業(ye) 發展的活力有待進一步激發,一個(ge) 重要的表現就是供片渠道和供片內(nei) 容的同質化,讓觀眾(zhong) 產(chan) 生審美疲勞。在電影院,隻存在排映比例的差距,而不存在排映內(nei) 容的差異。過低的排映比例使得一些影片無法在市場上獲得更多的關(guan) 注和回應。”

  阿裏影業(ye) 總裁李捷認為(wei) ,當前中國電影麵臨(lin) 的困境首先是整體(ti) 的影片數量供給不足,進而造成影院上座率偏低,即市場的需求不足。而對於(yu) 影院來說,由於(yu) 整齊劃一的排片,缺乏差異化經營,導致有的影片即使票房表現不好也仍然占據著放映資源,影院收入也受到影響。

  業(ye) 內(nei) 人士普遍認為(wei) ,中國電影市場在統一上片、統一投入、集中上映的基礎上,還可以進行分線發行的新探索。“分線發行能夠讓更多的好作品得到更多精細化運作的機會(hui) 。我們(men) 要從(cong) 向規模化要效益、要產(chan) 出,轉而向精細化、市場化、差異化要效益、要產(chan) 出。”貓眼娛樂(le) 首席執行官鄭誌昊說。

  分院線、分區域、分輪次,發行方式多樣化

  分線發行,意味著一部影片可以不再由全國院線統一放映,片方可以選擇提供較優(you) 條件的院線或影院投資管理公司進行交易。比如提供的黃金場次較多、排片比例較高、放映周期較長、影片票房結算分賬比例較高等,都屬於(yu) 擇優(you) 考慮的範疇。

  “實行分線發行的前提,在於(yu) 市場規模已經大到可以支撐更多元的內(nei) 容產(chan) 品,我們(men) 的銀幕數、影院數、影片產(chan) 出量足夠龐大,從(cong) 業(ye) 人員也比較多。”支菲娜說。

  “優(you) 質中小成本影片的片方應當對自己有信心。”鄭誌昊說,2016年成立的全國藝術電影放映聯盟可以被視為(wei) 分線發行的先行探索。從(cong) 今年平遙國際電影展也可以看出,展映的影片雖然多是中小成本影片,但往往在開票一分鍾內(nei) 就被搶購一空。中國電影資料館藝術影院放映的優(you) 質中小成本影片,也常常在開票後第一時間就被搶購。這些現象說明,隻要有優(you) 秀的影片資源,觀眾(zhong) 的熱情就不會(hui) 消減。

  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當下院線和影院最關(guan) 注的問題在於(yu) 非黃金檔期、非黃金時段的上座率和票房收入如何提高,而差異化的經營恰恰是院線和影院未來發展的必由之路。

  支菲娜觀察到,2023年出現了幾部區域化票房貢獻率較高的影片,比如上海題材和方言演繹的《愛情神話》,在上海地區的票房收入達1.08億(yi) 元,占總體(ti) 票房收入的41.5%。同樣具有地域特色的《長沙夜生活》在長沙的票房占總體(ti) 票房收入的36.9%。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這類影片具有分區域發行的特質,如果能在這些地區獲得更多的黃金排映場次、更高的排片率和更長線的放映,票房將更加亮眼。“分線發行並不等於(yu) 隻有分院線發行,它還包括了分區域發行、分輪次發行等多樣化的發行方式,機動靈活,有利於(yu) 做大整個(ge) 市場。”支菲娜說。

  在本屆電影交易會(hui) 上,參與(yu) 分線發行的影片都是中小成本影片,反映出業(ye) 內(nei) 各方謹慎的態度。專(zhuan) 家認為(wei) ,以分線發行為(wei) 切入口進行改革,是激活中國電影市場的重要方式,有利於(yu) 激發院線和影院活力,讓電影創作者和投資者對電影市場更有信心。

  運用市場的手,促成資源有效配置

  業(ye) 內(nei) 人士希望看到,接下來能夠通過分賬結算比例的調整,讓市場這隻無形的手促成資源的有效配置,用更多類型豐(feng) 富的優(you) 質影片將觀眾(zhong) “請”進電影院,讓觀眾(zhong) 精準地找到喜愛的影片。

  較長一段時間以來,我國電影的製片發行方與(yu) 放映方保持著43∶57的票房結算分賬比例,當下這一分賬形式已經不能滿足中國電影發展的新形勢新需求。

  據介紹,在其他一些國家,電影票房的分賬形式是多樣化的,包括階梯式、保底式、買(mai) 斷式等多種分賬方式。比如在階梯式分賬方式下,製片發行方在影片上映首周取得的票房分賬收入可以高達65%。此後逐漸讓利於(yu) 放映方,片方可以通過更快收回更多的票房收益來保證下一輪影片的投入,從(cong) 而形成整個(ge) 行業(ye) 的良性循環,具有借鑒意義(yi) 。

  業(ye) 內(nei) 人士還建議,影院應在分線發行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自身的選片能力、宣發能力,進行更多經營方式上的突破,實現差異化發展。“找準自己的特有屬性,用特色給影院貼上標簽,因地製宜、因店製宜、因人製宜,從(cong) 而讓目標觀眾(zhong) 走進電影院。”中影股份總經理助理張大勇說。

  分線發行並不是一個(ge) 新的概念,但對於(yu) 中國電影來說,卻是一個(ge) 新機遇。它既是製片發行方和放映方的雙向奔赴,也是內(nei) 容和觀眾(zhong) 的雙向奔赴。它意味著通過市場的有效調節,製片發行方和放映方可以共同將市場的蛋糕做得更大,更意味著觀眾(zhong) 將看到更多內(nei) 容豐(feng) 富、題材多樣的優(you) 秀國產(chan) 影片。(本報記者 劉 陽)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