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高校學科陣容更加壯大
光明日報記者 楊颯
打開教育部近期公布的自設二級學科和交叉學科名單,“比較法學”四個(ge) 字讓中國政法大學比較法學研究院副教授孫海波感慨:“學科發展可以‘再加速’了!”
比較法學的主要任務,是對不同國家或地區的法律進行比較研究,在多元中求共識,在尊重差異的基礎上保持開放,致力於(yu)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目前國內(nei) 的法學院校很少把比較法學當成一個(ge) 學科進行建設,隻有一些院校有零零星星的相關(guan) 科目。比較法學繼續出現在此次名單中,體(ti) 現了國家的高度重視,也體(ti) 現了這一學科在新時代對於(yu) 我國外交、外貿乃至整個(ge) 國際交往的重要意義(yi) 。孫海波說:“‘比較法學’專(zhuan) 業(ye) 是中國政法大學在‘法學’一級學科範圍內(nei) 自主設置的二級學科。從(cong) 2004年起,中國政法大學比較法學學科就在教育部獲得了自設學科備案,開創了在全國設立比較法學專(zhuan) 業(ye) 的先河。”
機遇的另一麵是考驗。進一步建設好比較法學二級學科,對教學科研提出了很多新要求。
“首先,要擴大碩士生招生規模,提高招生質量;其次,比較法學下還有比較公法、比較私法、比較經濟法等學科,未來在學科設置上要更加精細化。下一步,我們(men) 計劃開辦‘比較數據法學’,深化學科改革;壯大師資隊伍也必須提上日程,要吸納更多人才來學院工作;另外,對授課方式和授課內(nei) 容的要求也更高了,得開發新課程、提升課程內(nei) 容的深度和廣度,以便更符合人才培養(yang) 需求……”孫海波興(xing) 致勃勃地說。
中國政法大學比較法學研究院2023級比較法學博士陳禹希也倍感喜悅:“對學業(ye) 和就業(ye) ,都是利好!”
“我在律所實習(xi) 時,律所有一個(ge) 小組專(zhuan) 做跨境工程業(ye) 務,這就涉及比較法的內(nei) 容。相信隨著國際合作日益深入,對比較法學人才的需求也會(hui) 越來越大。”陳禹希說。
暢想未來,師生都表達了一個(ge) 更大的心願:“當前比較法學學科麵臨(lin) 新的機遇。希望有更多具備條件的高校設置這個(ge) 專(zhuan) 業(ye) ,讓我們(men) 的學科陣容更加壯大,充實完善中國特色法學學科體(ti) 係。”
《光明日報》(2023年11月15日 08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