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價格下降影響幾何
進入11月,棉花期貨價(jia) 格延續下跌局麵。棉花價(jia) 格的波動牽動著棉農(nong) 、棉花加工企業(ye) 的心。
中國棉花看新疆,新疆原棉產(chan) 量占全國的90%以上。日前,記者就導致棉花價(jia) 格下降的原因、對行業(ye) 帶來的影響、產(chan) 業(ye) 未來發展方向等問題在新疆多地進行采訪。
產(chan) 量減少需求萎縮
據中儲(chu) 棉信息中心報告,2023年全國棉花實播麵積4140.2萬(wan) 畝(mu) ,同比減少476.8萬(wan) 畝(mu) ,減幅10.3%;新疆棉花實播麵積為(wei) 3616.3萬(wan) 畝(mu) ,同比減少315.5萬(wan) 畝(mu) ,減幅8.0%。
石河子大學經濟與(yu) 管理學院院長王力表示,供給和需求是影響棉花價(jia) 格波動的主要原因。供給方麵,受開春棉花播種期低溫以及後續極端天氣、種糧需求以及次宜棉區退出影響,加上新疆優(you) 化棉花產(chan) 業(ye) 布局等多重因素,今年棉花減產(chan) 已成定局。
以往,供給下降必然會(hui) 導致棉花價(jia) 格有所上升,但近期國外戰爭(zheng) 衝(chong) 突頻發、美聯儲(chu) 加息等嚴(yan) 重影響了需求端,是這一輪棉花價(jia) 格走低的主要原因。
不過,有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雖然棉花價(jia) 格短期下跌,但今年全球棉花產(chan) 量總體(ti) 有所減少,後期會(hui) 對棉花價(jia) 格起到一定的支撐作用。
棉花是長產(chan) 業(ye) 鏈的農(nong) 產(chan) 品,涉及從(cong) 棉花種植、加工流通、紡紗織布到紡織服裝多個(ge) 環節,棉花價(jia) 格下降會(hui) 對各環節產(chan) 生重要影響。
王力表示,要重視整個(ge) 棉花產(chan) 業(ye) 鏈韌性的建設,發揮政策導向作用,通過農(nong) 業(ye) 補貼、技術培訓和市場導向政策等手段,集中資源和政策優(you) 勢,確保宜棉區棉花的產(chan) 量穩定、品質高和競爭(zheng) 力強。
價(jia) 格波動影響收購
目前,新棉采摘交售工作已進入後半階段,截至11月9日,全國新棉采摘進度為(wei) 87%,交售率為(wei) 75.4%,銷售率為(wei) 2.1%。
“種棉花有目標價(jia) 格補貼托底,市場收購價(jia) 高,大家就能多收入點。”隨著棉花采收季到來,阿克蘇市阿依庫勒鎮村民依民·阿不拉不時到附近的軋花廠了解收購價(jia) 格。今年,他種植了510畝(mu) 機采棉,預計畝(mu) 產(chan) 在400公斤以上,土地流轉費每畝(mu) 850元,每畝(mu) 棉花種地成本達到了2900多元。“這些年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等措施提高了棉花產(chan) 量,每畝(mu) 300公斤棉花是保本產(chan) 量。現在不急著出售棉花,還想再等等看。”依民·阿不拉說。
阿克蘇市有棉花收購企業(ye) 48家,目前開啟收購的企業(ye) 達到41家,棉花價(jia) 格波動影響著企業(ye) 收購棉花的信心。
阿克蘇天泉棉業(ye) 有限責任公司是當地最早開始收購棉花的企業(ye) 之一,目前,以每公斤9.1元價(jia) 格收購手采棉花。“今年手采棉花價(jia) 格比去年高出2元多。這麽(me) 早開啟收購棉花,主要是為(wei) 了完成公司前期接的訂單。”公司負責人陳建表示,隨著棉花期貨價(jia) 格下降,公司已暫時停止收購棉花。
阿克蘇興(xing) 昌棉業(ye) 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吳建豐(feng) 對棉花收購較為(wei) 謹慎。“目前,機采棉價(jia) 格在每公斤7.4元,但是市場需求弱,每天收購量在300噸至500噸。收購棉花采取順價(jia) 走策略,隻要有點利潤就快進快出,確保棉花不壓倉(cang) ,控製好風險。”吳建豐(feng) 說。
增產(chan) 優(you) 質棉是關(guan) 鍵
質量是棉花產(chan) 業(ye) 發展的重要基礎,棉花價(jia) 格與(yu) 品質優(you) 劣息息相關(guan) 。近年來,新疆和新疆生產(chan) 建設兵團重視棉花產(chan) 業(ye) 發展,通過推行“一主兩(liang) 輔”用種模式等措施,不斷提升棉花質量,滿足國內(nei) 外市場對高品質棉花的需求。
“今年,兵團有序推動多個(ge) 非優(you) 勢棉區團場退出次宜棉區,推進棉花種植向生產(chan) 保護區集中。將棉花質量追溯實施範圍擴大到兵團所有植棉師,對‘雙29B2級’及以上的細絨棉每公斤獎補0.35元等措施,提升了兵團棉花質量。”王力說。
“大而不強、多而不優(you) 仍然是困擾新疆棉花產(chan) 業(ye) 的難題。要進一步提升新疆棉花產(chan) 業(ye) 發展的科技支撐能力。”新疆農(nong) 業(ye) 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所長阿裏甫·艾爾西建議,加大對農(nong) 業(ye) 科研單位的穩定支持力度,推動人才培養(yang) 和引進工作,提高科研院所科研創新能力,通過選育推廣突破性的棉花品種和輕簡高效栽培技術來提高高品質棉花比重。
此外,還可以進一步提升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機械裝備水平,推動棉花生產(chan) 過程的全程機械化進度,推廣精準施用化肥農(nong) 藥,減少人工等來降低生產(chan) 成本,提升單位麵積產(chan) 量,以此提高棉農(nong) 收入。
新疆棉花學會(hui) 副理事長、新疆天玉種業(ye) 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吳洪濤表示,國家目標棉花補貼價(jia) 格為(wei) 每噸18600元,相當於(yu) 每公斤8元。按照投入產(chan) 出比來算,每畝(mu) 棉花平均產(chan) 量在400公斤,除去綜合成本2800元,高於(yu) 等於(yu) 8元棉農(nong) 才會(hui) 有收益。
“發展棉花產(chan) 業(ye) 不能一味追求產(chan) 量,需要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提高產(chan) 量,才能促進棉花產(chan) 業(ye) 提質增效,推動行業(ye) 良性發展,提高各方收益。”吳洪濤說。(經濟日報記者 馬呈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