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人民法院回應影視產業發展法治需求

發布時間:2023-11-16 10:15:00來源: 法治日報

  全方位司法保護守住創新“生命線”

  人民法院回應影視產(chan) 業(ye) 發展法治需求

  □ 本報記者 張昊

  近年來,影視行業(ye) 快速發展,形成規模產(chan) 業(ye) 並衍生出許多新業(ye) 態,一些地區以影視產(chan) 業(ye) 作為(wei) 區域發展新“增長極”,為(wei) 社會(hui) 、經濟、文化注入新活力。

  最高人民法院近日發布的涉電影知識產(chan) 權案件相關(guan) 情況顯示,2013年至2022年,全國人民法院一審審結涉電影作品知識產(chan) 權案件共計1.16萬(wan) 件。影視產(chan) 業(ye) 快速發展的同時,近5年,涉電影作品案件年均增長7.46%,高於(yu) 同期普通民事案件4.73%。

  影視產(chan) 業(ye) 鏈及其新業(ye) 態對於(yu) 知識產(chan) 權保護有哪些需求?人民法院麵對案件數量與(yu) 法治需求的增長,如何以法治力量保護創新、促進影視產(chan) 業(ye) 高速發展?《法治日報》記者就此進行了采訪。

  深耕知產(chan) 保護領域

  “截至2023年10月,上海市鬆江區已經聚集了7700餘(yu) 家影視企業(ye) ,影視全產(chan) 業(ye) 鏈發展格局在鬆江基本形成。”鬆江區人民法院副院長唐震向記者介紹道。

  2021年2月,上海市明確鬆江新城作為(wei) 影視傳(chuan) 媒特色功能承載地。此後,“構築影視文化產(chan) 業(ye) 集群”“影視全產(chan) 業(ye) 鏈發展”等關(guan) 鍵詞成了鬆江地區的特色,也讓鬆江法院有機會(hui) 近距離“觀察”影視產(chan) 業(ye) 知識產(chan) 權應用與(yu) 保護需求。

  “影視產(chan) 業(ye) 涉訟情況表明,知識產(chan) 權應用與(yu) 保護需求覆蓋了影視全產(chan) 業(ye) 鏈,涉及作品改編、視聽作品製作等諸多環節,實踐中問題多、法律適用難,企業(ye) 的合規經營麵臨(lin) 挑戰與(yu) 風險。”唐震舉(ju) 例說,如中小文化製作企業(ye) 認為(wei) 作品創意容易被剽竊,新媒體(ti) 公司反映短視頻等作品侵權與(yu) 否的邊界難把握等情況,亟須相關(guan) 職能部門加強指導和規範。

  近年來,一些地區借助影視產(chan) 業(ye) 促進區域發展。湖南省長沙市打造馬欄山視頻文創產(chan) 業(ye) 園,在短短3年時間裏,園區內(nei) 聚集數千家視頻文創類企業(ye) ,文化與(yu) 科技相融合,催生出新的文化業(ye) 態、延伸了文化產(chan) 業(ye) 鏈,集聚了大量創新人才。

  為(wei) 讓“網紅”變“長紅”,長沙市開福區人民法院組建專(zhuan) 門審判團隊,自2021年9月1日起收案受理馬欄山視頻文創產(chan) 業(ye) 園知識產(chan) 權案件,截至今年11月13日,共受理各類知識產(chan) 權案件3414件,審結3091件。

  今年3月,開福區法院馬欄山人民法庭掛牌成立。馬欄山法庭庭長吳宏介紹說,視頻文創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企業(ye) 之間,新競爭(zheng) 行為(wei) 、新經濟模式層出不窮,行業(ye) 、地區對知識產(chan) 權保護的需求也日益凸顯。馬欄山法庭深耕知產(chan) 保護領域,全力保護創新“生命線”。

  主動延伸審判職能

  今年6月,鬆江法院發布了轄區內(nei) 涉影視產(chan) 業(ye) 審判白皮書(shu) (2021—2023),其中的統計數據顯示,影視產(chan) 業(ye) 傳(chuan) 統知識產(chan) 權侵權仍占多數;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chuan) 播權糾紛案件約占著作權糾紛案件的40%。

  唐震分析認為(wei) ,從(cong) 知識產(chan) 權應用前端來看,一些影視企業(ye) 知識產(chan) 權應用的意識還相對薄弱,缺乏對知識產(chan) 權成果最大化利用的市場規劃;從(cong) 知識產(chan) 權保護後端來看,有的影視企業(ye) 不注重自己知識產(chan) 權的保護,有的影視企業(ye) 不尊重他人的知識產(chan) 權。

  為(wei) 加強知識產(chan) 權司法保障,持續優(you) 化創新環境,今年6月,鬆江法院會(hui) 同區文化和旅遊局、華東(dong) 政法大學知識產(chan) 權學院、上海市廣播影視製作業(ye) 行業(ye) 協會(hui) 等4家單位成立了“影視產(chan) 業(ye) 知識產(chan) 權應用與(yu) 保護(鬆江)基地”,圍繞激勵知識產(chan) 權前端應用與(yu) 強化知識產(chan) 權後端保護的目標,通過審判職能的前後端延伸,回應影視企業(ye) 有關(guan) 知識產(chan) 權應用與(yu) 保護的需求。

  針對當前涉電影知識產(chan) 權糾紛的特點和成因,近日,最高法做深做實能動司法,運用法治方式參與(yu) 社會(hui) 治理,發出《關(guan) 於(yu) 加強知識產(chan) 權保護服務推動電影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的司法建議書(shu) 》。

  最高法提出4項建議,包括在法治軌道上加快實現電影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倡導並踐行鼓勵創新創作的行業(ye) 慣例;強化版權意識,嚴(yan) 格實施著作權法,加強電影著作權及與(yu) 著作權有關(guan) 的權利的保護;善用技術措施,創新許可機製,從(cong) 源頭上減少侵權行為(wei) 發生;在電影作品的傳(chuan) 播中,積極廣泛宣傳(chuan) 知識產(chan) 權保護等內(nei) 容。

  “隨著真人演員與(yu) 虛擬形象結合或虛擬數字人以演員身份出現在影視行業(ye) ,虛擬數字人知識產(chan) 權保護問題逐漸顯現。隨著AIGC(人工智能生成)被廣泛運用於(yu) 劇本創作、影視動畫、特效製作以及ChatGPT的‘出圈’,影視行業(ye) 侵權風險增大。”鬆江法院商事審判庭法官楊名說,對於(yu) 法官而言,也要積極應對新技術帶來新課題,加快研究新類型知識產(chan) 權問題,提升知識產(chan) 權保護水平。

  提供多元解紛路徑

  今年6月,馬欄山法庭收到湖南某傳(chuan) 媒公司遞交的起訴材料,主張被告某視頻平台侵害其信息網絡傳(chuan) 播權,要求被告承擔民事責任。

  審查訴訟材料後,馬欄山法庭即委派知識產(chan) 權訴源治理工作站特約調解員組織雙方先行調解。

  調解過程中,調解員敏銳地了解到雙方除該案糾紛外,還就740件視聽作品存在侵權糾紛。

  隻有3名法官和4名法官助理的馬欄山法庭,麵對如此大批量的衍生訴訟,該采用什麽(me) 樣的工作方法?如何做到既化解矛盾、減少當事人的訴累,又能保障轄區內(nei) 產(chan) 業(ye) 的持續健康發展?

  吳宏介紹說,馬欄山法庭開啟了審理個(ge) 案打樣式“示範訴訟”之路,決(jue) 定就其中一件案件先行立案,在確定裁判標準後再行調解,爭(zheng) 取通過該案一次性解決(jue) 全部爭(zheng) 議。

  立案後,馬欄山法庭的工作人員及特約調解員再次組織雙方調解。經了解,雙方的爭(zheng) 議焦點主要為(wei) 責任比例劃分問題。為(wei) 平等保護雙方合法權益,法庭有針對性地向雙方當事人提供了類案裁判文書(shu) ,並向雙方釋明作品性質、創作難度、作品價(jia) 值、侵權持續時間等因素對賠償(chang) 金額的影響,引導雙方對賠償(chang) 數額達成共識。特約調解員告知當事人訴前調解有利於(yu) 節約訴訟成本、減輕訴累。

  在法庭主持下,雙方當事人就該案達成調解,並擴大調解範圍,將740件即將起訴的案件在本案中一並調解,確定整體(ti) 調解方案。潛在案件就此全部解決(jue) 。

  鬆江法院則通過分析研判尋找訴源治理對策,印證了多元糾紛化解的可行性。數據顯示,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鬆江法院共審結涉影視產(chan) 業(ye) 糾紛案件448件,其中以調解、撤訴方式結案329件,占比達73.43%。

  “調撤案件數量超過七成,顯示出通過建立健全多元糾紛化解機製,強化多部門協同合作,提供多元化、全方位、多層級的司法保障,可以對影視產(chan) 業(ye) 糾紛化解起到正向推動作用。”唐震說。(法治日報)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