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為青少年打造清朗網絡空間

發布時間:2023-11-17 10:19: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融媒體(ti) 時代,“流量”成為(wei) 互聯網業(ye) 界追逐的目標。青少年作為(wei) “網絡原住民”,是貢獻“流量”的主力軍(jun) ——閱讀新聞、論壇發帖、刷短視頻、玩網絡遊戲等,無不引發巨大“流量效應”。

  當“流量效應”催生“流量經濟”,一些網絡平台開始為(wei) 了商業(ye) 利益而逐漸變味:自媒體(ti) 出現了混淆視聽的“標題黨(dang) ”和張冠李戴的“拚接手”;短視頻用算法將青少年困在“信息繭房”,推送散播“低級趣味”;直播平台審核寬鬆,存在搏出位、打“擦邊球”等現象;遊戲平台炮製“玩家特權”“通關(guan) 裝備”,誘導青少年買(mai) 卡充值……

  值得注意的是,青少年尚處於(yu) 成長期,心智不夠成熟、防範意識較弱、自律能力不足,更易受到網絡有害信息的侵擾。如何切實保護青少年身心健康,為(wei) 其提供清朗健康的互聯網環境,成為(wei) 廣受社會(hui) 關(guan) 注的話題。

  解決(jue) 這些問題,並非旦夕之功。互聯網是開放性的係統,青少年又有容易受到誘導盲目效仿的特性,二者疊加使得網絡不良信息“侵蝕”、網絡沉迷、網絡社交問題變得更加複雜。這意味著,單一的治理方式已經不能適應快速發展的互聯網,需要通過政府、政策法規、技術等多措並舉(ju) 、綜合施策,為(wei) 青少年營造健康和諧的網絡環境。

  這離不開監管部門的積極作為(wei) 。近年來,通過大力開展“清朗”專(zhuan) 項行動等舉(ju) 措,監管部門對涉未成年人的互聯網亂(luan) 象打擊整治成效顯著,平台自律程度也不斷提高。但要看到,隨著互聯網新技術、新應用的出現,涉青少年的網絡亂(luan) 象也在不斷“升級”,給治理帶來新挑戰。監管部門既要合理運用建議、約談等方式明確監管底線和平台經營紅線,又要建立常態從(cong) 嚴(yan) 的網絡平台管理體(ti) 係,堵塞製度漏洞,建立全麵覆蓋的長效機製。同時,通過進一步加強未成年人網絡素養(yang) 教育,開展中小學生網絡沉迷防治,提升青少年網民的風險防範能力。

  這離不開網絡平台的自律意識。網站平台是信息內(nei) 容管理第一責任人,應該摒棄短視行為(wei) ,將弘揚正能量作為(wei) 獲取大流量的基礎。通過更新商業(ye) 模式和技術手段,優(you) 化產(chan) 品設計,依靠移動智能終端、應用程序、分發平台等協同聯動,形成多主體(ti) 全鏈條的保護合力。同時,增加優(you) 質網絡內(nei) 容供給,真正從(cong) 青少年成長需求出發,多供給積極向上的優(you) 質內(nei) 容,大力傳(chuan) 播正能量,在社會(hui) 責任和企業(ye) 利益之間做好平衡。

  這離不開社會(hui) 公眾(zhong) 的自我防護。家長要盡到家庭教育責任,多關(guan) 心子女生活,幫孩子提高甄別、屏蔽不良網絡內(nei) 容的能力,引導他們(men) 自控自律、健康上網,培養(yang) 健康的興(xing) 趣愛好。青少年網民自身也要努力提高網絡素養(yang) ,自覺抵製不良網絡文化,積極傳(chuan) 播正能量。

  應該看到,青少年正處於(yu) 人生成長的“拔節孕穗期”,淨化網絡環境、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關(guan) 係千家萬(wan) 戶的切身利益。隻有多方攜手,形成合力,讓網絡充滿正能量,才能為(wei) 青少年撐起一片晴空,讓他們(men) 的網絡生活更加絢麗(li) 多彩。(作者:王崢 周炳含)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