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評論員:如果上課目標是“填滿前排”,那方法太多了
【閱讀提示】多地高校督促學生上課“坐前排”,有的前排未坐滿記最後一排違規
光明網評論員:有新聞稱,為(wei) 加強學風建設,當前一些高校正在強化“學生上課不坐前排等現象的檢查”。“檢查”很擅長提煉概念,比如,有的高校提煉出了不帶教材、不做筆記、不提問題、不坐前排的“四不”現象;有的高校強調了到課率、抬頭率以及前排學生入座率的“三率”檢查,等等。
手段也有創新,比如要求班主任和輔導員隨機聽課檢查,比如要求學生幹部帶頭坐在前排,比如“由學委將最後一排同學名單記錄,匯報給任課老師和輔導員”,比如先“匿名通報”再“公開檢討”。如果常規檢查不管用,還要請來家長“陪讀”。中國家長曾帶娃過關(guan) 斬將,在小升初、初升高賽道上一路狂飆,早就練就一身本領,既能“雞娃”也能自激。大學安排家長陪讀,稱得上是一項有良好社會(hui) 基礎的決(jue) 策。
從(cong) 中小學辦法中可學習(xi) 的還很多。既然目標是“填滿前排”,不妨就實行位置固定和同桌製,一個(ge) 人對應一個(ge) 椅子。一個(ge) 人不來,由同桌報告;一桌人不來,由鄰桌報告。或者幹脆拆除教室後排座椅,隻留與(yu) 學生數一對一的“前排”。或有人會(hui) 質疑稱,大學公共教室就是為(wei) 了給自由聽課留下空間彈性。沒關(guan) 係,一般需要把學生固定在前排的教學,完全沒有誰來旁聽的可能。
“填滿前排”還要“抬頭”,辦法也是挺多的。過去對小學生的上課紀律要求是“手背後”,後來隨著教育理念的進步,這個(ge) 捆綁式的姿勢式微了,現在很多幼兒(er) 園和小學的要求是“雙手放腿上”,此方法很值得借鑒。如此,把雙手固定住,既拿不了手機,也當不了上課低頭族。教育者可以自己試試看,隻要是這個(ge) 姿勢坐著,人的頭部一定會(hui) 強直性平視黑板。反正我們(men) 追求的是“抬頭”本身,又沒有什麽(me) 標準來評估“抬頭”到底是要得到啥。
另一個(ge) 更為(wei) 治本的方式,是借鑒中小學的“手機不進課堂”,或者索性物理斷網。網絡某種意義(yi) 上破除了知識渠道的壟斷,把大學課堂教育置於(yu) 了競爭(zheng) 性地位,對上課“坐前排”是一個(ge) 長久的威脅。有些學生大發宏論,認為(wei) 很多老師講的無趣,還不如某站視頻講解、某乎答主解答,不如看一些知識付費項目,長久以往,前排豈不無人?能一刀切解決(jue) 就一刀切解決(jue) 吧,以後人工智能普及了定製化教育,事情更不好辦。
隻要想清楚了一件事,我們(men) 是形式導向而不是效果導向的,所謂抬頭率、到課率,不是要求課堂和教學增加吸引力的,而就是要求學生“抬頭”和“到課”的,那就什麽(me) 都容易。填滿前排,還有很多思路,一定是個(ge) 能達標的任務。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