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繪製一份全學段勞動教育“路線圖”

發布時間:2023-11-21 10:05:00來源: 中國教育報

  甘肅省金昌市大中小學列出勞動教育清單,利用“天時地利”開展勞動教育——

  繪製一份全學段勞動教育“路線圖”

  本報記者 尹曉軍(jun) 通訊員 趙亞(ya) 儒

  “摘辣椒時,要挨個(ge) 兒(er) 采摘,把辣椒摘幹淨。”“摘掉的位置不要用手碰,以防辣到手和眼……”秋收季節,甘肅省金昌市金川區“八一農(nong) 場”展現出一派忙碌的景象,金昌市第五中學和第六中學的學生頭頂太陽,親(qin) 身體(ti) 驗勞作的艱辛,在實踐中收獲成長。

  近年來,金昌市堅持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yang) 全過程,列出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清單,分學段、分類別設置任務群、勞動項目及實施建議,繪製了一份全學段勞動教育推進“路線圖”。

  固本培元,讓勞動精神在學生心中生根發芽

  近日,金昌市金川區舉(ju) 行小學勞動教育優(you) 質課競賽,來自全區各小學的13位教師參賽,聚焦學科核心素養(yang) ,密切結合生活實踐,探索的課堂教學新模式、新方法,讓人眼前一亮。

  近年來,金昌市教育係統以製度設計為(wei) 引領,以課程改革為(wei) 基礎,以家校社協同育人為(wei) 抓手,不斷完善和強化勞動教育體(ti) 係。多所學校還在校內(nei) 開辟“開心農(nong) 場”,讓學生全程參與(yu) 蔬菜種植和管理。

  這一學期,甘肅有色冶金職業(ye) 技術學院邀請首屆金昌工匠、金川公司鎳冶煉廠鎳電解三車間檢修班技師鐵根全為(wei) 大一新生作“勞動模範進校園”宣講,引導師生將工匠精神植根於(yu) 心,讓奮鬥成為(wei) 青春最亮麗(li) 的底色。永昌縣職業(ye) 中等專(zhuan) 業(ye) 學校則將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yang) 方案,係統實施思政勞育、課程勞育、專(zhuan) 業(ye) 勞育、實踐勞育和技能勞育。

  此外,金昌市大力推進勞動特色校建設,把課堂教學和勞動實踐緊密結合起來,讓孩子們(men) 走進鄉(xiang) 土田間,體(ti) 驗勞動的過程和樂(le) 趣。目前,共有1個(ge) 單位、7所學校被列為(wei) 甘肅省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和勞動教育特色學校培育創建單位。

  因地製宜,讓勞動教育在實踐中枝繁葉茂

  9月,永昌縣第四中學3000平方米的勞動教育實踐基地迎來“采摘季”。學生們(men) 三五成組,拿起籃筐,走進田野,摘茄子、收玉米……校園變成田園,大家互相分享收獲的喜悅。

  永昌縣第四中學是一所農(nong) 村九年一貫製寄宿製學校,全校300餘(yu) 名學生大都來自附近農(nong) 村。如何度過健康、合理、有意義(yi) 的課餘(yu) 生活,成為(wei) 縈繞在全校教師心頭的“難題”。

  勞動教育,正是學校給出的“答案”。學校盤活校內(nei) 外空閑土地資源,打造以百花苑、桃園、植物園、碩果園為(wei) 主體(ti) 的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引導學生從(cong) 春耕、夏種、秋收、冬季改良土壤等全周期體(ti) 驗勞動過程,學習(xi) 勞動技能,培養(yang) 勞動觀念。

  “我們(men) 立足本地鄉(xiang) 土文化,大力打造勞動教育‘耕讀文化’特色品牌,對學生進行生產(chan) 勞動教育的同時,將校園保潔、美化綠化、住校生的日常生活、家務勞動等多個(ge) 生活層麵相融合,培養(yang) 了學生從(cong) 小熱愛勞動的品質。”該校校長楊飛忠介紹。

  鋤地、起壟、點種、栽苗、澆灌……每年4月,永昌縣南壩中心小學的孩子們(men) 都會(hui) 在“開心農(nong) 場”忙碌起來。按時令特點收獲的蔬菜也都被用於(yu) 學生的“春苗營養(yang) 廚房”,學生們(men) 收獲了勞動成果,體(ti) 會(hui) 到了勞動的不易。

  近年來,各學校在上好勞動教育特色課程的同時,因地製宜、積極探索,在校內(nei) 開辟“開心農(nong) 場”,將勞動教育有機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各環節,並通過構建具有內(nei) 在生命力的勞動教育,讓學生在出力流汗中培養(yang) 奮鬥精神。

  凝聚合力,讓勞動實踐在校內(nei) 外有序開展

  事實上,學生參加勞動實踐在金昌市已成為(wei) 司空見慣的事情。近年來,各學校充分利用近郊農(nong) 地,緊抓春種、秋收等重要節點,分層、分類、分批參與(yu) 農(nong) 作物種植、采摘等實踐活動,讓學生體(ti) 驗豐(feng) 收的喜悅。

  寒暑假之際,各學校還注重探究性作業(ye) 和實踐性作業(ye) 的設計,促進學生感受探究問題的情感體(ti) 驗,有效激發其參與(yu) 探究的熱情。每學期,金昌市第三小學都要製定“親(qin) 情味”“實踐味”美餐方案;永昌縣第四小學組織開展“我家的生活小妙招”生活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參加公益活動和社會(hui) 實踐活動中了解社會(hui) 、體(ti) 悟責任。

  端午節、重陽節等各類節日成為(wei) 學校實現勞動教育與(yu) 德育、美育等有機融合的又一契機。冬至,金昌市龍門學校的學生與(yu) 家人包餃子、話家常;各幼兒(er) 園打造二十四節氣主題教育課程,引導幼兒(er) 感悟傳(chuan) 統文化……

  此外,各學校還陸續開展了“我是廚房小幫手”“小手慧心、點綴生活”等活動,引導學生成為(wei) 懂勞動、會(hui) 勞動、愛勞動的時代新人。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