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鋁業變“綠業”靠什麽(現場評論·提振信心促發展③)

發布時間:2023-11-21 10:03:00來源: 人民日報

  傳(chuan) 統鋁業(ye) 之變,靠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理念的指引,靠數智化生產(chan) 管理模式的支撐,靠放大資源循環利用的價(jia) 值

  啥是“綠鋁”?不久前,記者走進廣西百色廣投銀海鋁業(ye) 有限責任公司一探究竟。車間裏,幾十台電解槽正將氧化鋁粉末電解成符合純度要求的鋁液,每隔24小時,沸騰翻滾的鋁液就會(hui) 被取出,送往下遊的鑄造加工企業(ye) 。電解槽所用電力一半以上是清潔能源,先進技術將電流效率穩定在93.5%,綜合交流電耗呈下降趨勢。

  采用清潔能源、推動清潔生產(chan) 、碳足跡可追溯,使銀海鋁業(ye) 電解鋁項目獲得全國首個(ge) “綠鋁”碳標簽試點證書(shu) 。換言之,企業(ye) 能拿到“綠鋁”碳標簽,意味著鋁產(chan) 品生產(chan) 過程中的碳排放量和汙染物排放量大大降低。鋁業(ye) 變“綠業(ye) ”,為(wei) 綠色低碳轉型發展寫(xie) 下生動注腳。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電解鋁生產(chan) 國。電解鋁生產(chan) 用電量大、用電成本高,是我國工業(ye) 領域碳排放治理的重點。實現“雙碳”目標,要求鋁業(ye) 必須走綠色低碳發展之路。

  增強綠色轉型的自覺性,靠理念引領。“綠鋁”碳標簽用於(yu) 記錄鋁產(chan) 品在生產(chan) 、物流和消耗過程中的碳排放總量,有助於(yu) 加強鋁產(chan) 業(ye) 鏈的碳排放管理,推動全產(chan) 業(ye) 鏈從(cong) 高耗能轉向高節能。這個(ge) “綠鋁”碳標簽,不是“要我拿”,而是“我要拿”,企業(ye) 心裏把賬算明白,思路更清晰,步子才會(hui) 更堅定。以銀海鋁業(ye) 為(wei) 例,同樣的鋁合金板,國內(nei) 外很多客戶隻選“綠鋁”,市場用腳投票;采用清潔能源,企業(ye) 一年可節省電費4000萬(wan) 元至5000萬(wan) 元,收獲直觀效益。當綠色發展成為(wei) 全社會(hui) 共識,積極發展綠色技術、綠色產(chan) 品成為(wei) 行業(ye) 共識,企業(ye) 如果刻舟求劍,發展就會(hui) 受限。把產(chan) 業(ye) 綠色轉型升級作為(wei) 重中之重,加快培育壯大綠色低碳產(chan) 業(ye) ,紮實推進鋁業(ye) 高質量發展,才能增強發展的潛力和後勁,塑造中國鋁業(ye) 新的國際競爭(zheng) 力。

  贏得綠色轉型的主動權,需技術賦能。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數字化、智能化技術有助於(yu) 將“施工圖”落地。經過數智化改造的生產(chan) 車間裏,電解槽運行、智能電表等,可通過工業(ye) 軟件和相關(guan) 設備采集節能數據;建立氧化鋁濃度、陽極效應等抽象模型,在相應APP上能實現實際生產(chan) 數據可視化……用好技術工具、升級製造裝備,可為(wei) 綠色轉型添助力。從(cong) 實踐來看,順勢而為(wei) 、銳意創新,生產(chan) 管理的數智化,讓減碳效果可計算、可追溯、可評估,既為(wei) 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注入動能,也為(wei) 完善碳排放統計核算製度夯實底座。

  逐“綠”前行,還要堅持係統思維、向內(nei) 挖潛,通過循環經濟把鋁“吃幹榨淨”。行走百色,可以看到一條正被延長的鋁產(chan) 業(ye) 鏈:鋁材加工產(chan) 生的邊角廢料,重熔再加工,“新生”為(wei) 鋁錠和鋁棒;氧化鋁生產(chan) 過程中產(chan) 生的固體(ti) 廢棄物赤泥,提取出金屬鐵等產(chan) 品後,用作建材原料、路基材料等。再生鋁及相關(guan) 衍生品,助力鋁循環成為(wei) “綠循環”,補上了產(chan) 業(ye) 鏈的薄弱環節,壯大了循環經濟,形成新的競爭(zheng) 優(you) 勢。這也印證著,綠色發展是用最少資源環境代價(jia) 取得最大經濟社會(hui) 效益的發展,是全產(chan) 業(ye) 鏈的優(you) 化升級。

  轉型升級是企業(ye) 的必答題,更是產(chan) 業(ye) 經濟的著力點、地區發展的突破口。傳(chuan) 統鋁業(ye) 之變,究竟靠什麽(me) ?靠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理念的指引,靠數智化生產(chan) 管理模式的支撐,靠放大資源循環利用的價(jia) 值。實踐啟示我們(men) ,處理好理念與(yu) 行動、方向與(yu) 方法的關(guan) 係,錨定目標、創新路徑,才能更好實現質與(yu) 量的提升。

  如今,屋頂上的太陽能光伏板、山林間的風力發電機等,都在為(wei) 百色的鋁業(ye) 注入“綠電”。堅持走綠色低碳發展之路,樹立全產(chan) 業(ye) 鏈思維,我國鋁業(ye) 綠色轉型的新“鋁”程定會(hui) 綠意盎然、更加出彩。(鄭 壹)

  《 人民日報 》( 2023年11月20日 05 版)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