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字號”良種育出大產業——廣西以科技賦能特色產業發展
光明日報記者 周仕興(xing) 光明日報通訊員 關(guan) 妮納
中國熱帶作物學會(hui) 日前公布了2023年度的22項優(you) 秀科技成果,廣西農(nong) 業(ye) 科學院有4項成果入選,“桂字號”良種為(wei) 推動熱作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持續發力。
“把本土資源優(you) 勢轉換成特色產(chan) 業(ye) 優(you) 勢,是做優(you) 做強廣西熱帶作物產(chan) 業(ye) 的關(guan) 鍵。”廣西農(nong) 科院黨(dang) 組書(shu) 記、院長鄧國富告訴記者,近年來,廣西依托豐(feng) 富的熱區資源優(you) 勢,以科技賦能特色產(chan) 業(ye) 發展,熱作產(chan) 業(ye) 從(cong) 有到優(you) 、從(cong) 優(you) 到強,成為(wei) 支撐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大產(chan) 業(ye) 。
前不久,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植物種質資源學家劉旭在廣西調研時說:“廣西生物多樣性豐(feng) 富,具有地方品種資源收集與(yu) 保護的天然優(you) 勢。”品種資源是育種的原始材料,也是培育優(you) 質、高產(chan) 、抗病蟲、抗逆新品種的物質基礎。“育種上重大突破性品種的育成,幾乎都離不開關(guan) 鍵性種質資源的發現和利用。”廣西農(nong) 科院水稻研究所所長李丹婷研究員告訴記者。
為(wei) 摸清廣西農(nong) 作物種質資源“家底”,廣西開展了三次農(nong) 作物種質資源考察收集行動,搶救性收集了水稻、玉米、甘蔗、果樹、蔬菜、花卉、食用菌等涵蓋26個(ge) 科、60個(ge) 屬、100個(ge) 種的優(you) 異種質資源,實現了農(nong) 作物種質資源收集區域和作物種類全覆蓋,為(wei) 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保留了珍貴“火種”。如今,在廣西農(nong) 科院種質資源庫存放著8萬(wan) 多份各類農(nong) 作物種質資源,為(wei) 開展基礎研究和種業(ye) 創新奠定了基礎。
“掘金”種質資源,廣西農(nong) 科院相繼創製了一批又一批“桂字號”新品種。在最新一個(ge) 榨季,“桂糖42號”占全國糖料蔗總麵積的31.45%,連續4年保持全國單一品種最大種植麵積,成為(wei) 我國第五代甘蔗主栽品種。“在海量的育種材料中反複選配、雜交,優(you) 中選優(you) 。”談及三十年磨一劍的艱辛選育過程,“桂糖42號”育成人、廣西農(nong) 科院甘蔗研究所研究員王倫(lun) 旺如是說。
以“桂糖42號”為(wei) 代表的桂糖係列甘蔗品種,占全國糖料蔗總麵積的38.92%,改變了我國蔗糖產(chan) 業(ye) 長期被“新台糖22號”壟斷的局麵,把“糖罐子”牢牢握在了自己手裏。
“桂育11號”“桂香18號”“金針香”獲全國優(you) 質稻品種食味品質鑒評秈稻組金獎;“桂蕉9號”是國內(nei) 首個(ge) 抗枯萎病香蕉品種;“桂甜612號”獲評全國十佳甜玉米品種;“欽蜜9號”占據全國百香果的“半壁江山”……越來越多的“桂字號”新品種成為(wei) 引領產(chan) 業(ye) 發展的翹楚。
“我們(men) 基地種的1000畝(mu) 木薯,生吃脆甜、煮熟後香糯,跟以前的木薯有天壤之別。”廣西康逸生態農(nong) 業(ye) 有限公司總經理陳華妮告訴記者,木薯能夠實現“華麗(li) 轉身”,廣西農(nong) 科院經濟作物研究所、亞(ya) 熱帶作物研究所選育的鮮食木薯新品種“桂木薯11號”“桂熱10號”功不可沒。
“改良後的木薯新品種,不需要浸泡處理即可食用,低糖、低脂,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及礦物質,而且粗生易長,容易管理,技術成本低,投入產(chan) 出比高。”廣西農(nong) 科院經濟作物研究所所長嚴(yan) 華兵介紹。
如今,陳華妮的公司與(yu) 深圳、上海等地的上百家甜品店建立了合作關(guan) 係,同時還研製出木薯脆片、木薯餑、木薯餃子、木薯營養(yang) 早餐糊、木薯麵條等深加工食品。
在興(xing) 業(ye) 縣,食用木薯種植麵積達5000畝(mu) ,食用木薯產(chan) 業(ye) 被列為(wei) 玉林市鄉(xiang) 村振興(xing) 十大主導產(chan) 業(ye) 之一。
“小果子”種出“大收益”,岑溪市大隆鎮均昌村的黃勇鋒深有體(ti) 會(hui) 。黃勇鋒種植的200畝(mu) “桂熱1號”堅果正處於(yu) 豐(feng) 產(chan) 期。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一畝(mu) 地產(chan) 出堅果1500斤,價(jia) 格好的時候可以賣到7500元,除去成本一畝(mu) 地收益達6500元。
“桂熱1號”是由廣西農(nong) 科院南亞(ya) 熱帶農(nong) 業(ye) 科學研究所選育的國內(nei) 首個(ge) 具有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堅果新品種。該所副所長王文林告訴記者,堅果的市場需求大、技術門檻低、附加值高,廣受種植戶歡迎,廣西上思、合山、崇左等地相繼出台扶持政策,將堅果列入鄉(xiang) 村振興(xing) 重要產(chan) 業(ye) 。
目前,廣西52個(ge) 縣市區均有堅果種植,麵積達80萬(wan) 畝(mu) ,已成為(wei) 我國第二大堅果產(chan) 區。
《光明日報》(2023年11月22日 10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