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藥不能與感冒藥同服,流感季別亂吃感冒藥
近日,北京、江蘇、廣東(dong) 等地均發布通報顯示,“多地流感病例有所增多、流感活動水平上升。”中國疾控中心發布的信息顯示,今冬明春我國可能會(hui) 麵臨(lin) 流感等多種呼吸道傳(chuan) 染病交互或共同流行的風險。
相信不少人都遭遇過流感,全身症狀比較突出,有高熱、全身乏力、精神不佳、肌肉酸痛等症狀,同時也有一些上呼吸道的表現,比如咽喉部疼痛、鼻塞等。於(yu) 是,有些人選擇自行購買(mai) 服用感冒藥、退燒藥、止咳藥等。
但切記:這些常見藥物也要科學地服用,亂(luan) 吃很危險!
亂(luan) 吃感冒藥真的很危險!
1. 亂(luan) 吃感冒藥致肝衰竭、休克
2019年據廣州日報報道,廣東(dong) 東(dong) 莞54歲的林先生(化名)因為(wei) 感冒遲遲不好,一口氣同時口服了頭孢克洛、左氧氟沙星、奧司他韋、溴己新、右美沙芬、布洛芬。不料,20分鍾後開始感覺呼吸不順暢,全身皮膚多處紅疹瘙癢、顏麵水腫明顯,被緊急送醫。接診醫生判斷患者出現了嚴(yan) 重的過敏性休克,病情危重,隨時有生命危險。經搶救後才恢複平穩。
2. 吃感冒藥導致肝、腎功能損傷(shang)
2022年,浙江寧波一位56歲的女患者,因為(wei) 感冒,自己吃了5天感冒藥,出現肝、腎功能損傷(shang) 。到醫院時已是多髒器衰竭,表現為(wei) 肝昏迷、休克、凝血功能障礙、少尿等,經過兩(liang) 個(ge) 多月的搶救才恢複。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臨(lin) 床藥學部主任趙青威2022年在接受采訪中提醒,無論如何,都不能自亂(luan) 陣腳亂(luan) 吃藥,疊加、過量、混吃藥物傷(shang) 害可能更大。
感冒藥不能與(yu) 這些藥物同服
北京協和醫院兒(er) 科主任醫師鮑秀蘭(lan) 11月2日在微博發文提醒,感冒藥不能與(yu) 這些藥物同服,嚴(yan) 重可導致不可逆的肝損傷(shang) 。
1. 感冒藥+對乙酰氨基酚
常用的複方感冒藥中,90%都含有“對乙酰氨基酚”這個(ge) 成分。比如孩子用的氨酚烷胺顆粒、氨酚黃那敏顆粒、氨酚麻美糖漿、酚麻美敏混懸液,以及成人用的日夜百服嚀、白加黑感冒片等。
如果在服用單一成分對乙酰氨基酚退燒的同時,也在服用上述含有“對乙酰氨基酚”成分的複方感冒藥,兩(liang) 兩(liang) 劑量疊加,就很容易因為(wei) 重複用藥導致對乙酰氨基酚過量。對乙酰氨基酚的服用劑量超過4000毫克/每天,就可能會(hui) 產(chan) 生致命性的急性肝損傷(shang) 。
而且大多數情況下,對乙酰氨基酚過量服用產(chan) 生的損傷(shang) 不可逆。也就是說損傷(shang) 出現後,沒辦法通過後續的治療來痊愈,一旦損傷(shang) ,就是一輩子的事。
2. 感冒藥+布洛芬
雖然這種情況看上去不會(hui) 造成對乙酰氨基酚服用過量,但是等同於(yu) 布洛芬和對乙酰氨基酚兩(liang) 種退燒藥同時服用。
尤其是對於(yu) 孩子來說,美國兒(er) 科學會(hui) 表明,二者聯合服用會(hui) 增加給藥不準確的可能性,不推薦在孩子發燒時同時服用。
3. 感冒藥+感冒藥
感冒一直不好,加大藥量或兩(liang) 種一起吃就能快點好?不,可能會(hui) 要命!
大多數複方感冒藥的成分都很相似,主要分為(wei) 以下幾類:
解熱鎮痛藥:退熱,最常見的就是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少見的還有阿司匹林、非那西丁、氨基比林。
緩解鼻塞藥:主要是偽(wei) 麻黃堿,鼻黏膜血管收縮劑,收縮鼻腔血管,減少鼻涕的分泌。
鎮咳止咳藥:大多是右美沙芬,一種中樞性鎮咳藥物。
抗組胺藥物:消除或減輕打噴嚏、流鼻涕症狀,常用的有馬來酸氯苯那敏、氯雷他定、苯海拉明、西替利嗪。
也就是說,不同的複方感冒藥大多含有以上成分中的一種或者幾種。如果同時吃兩(liang) 三種感冒藥,就會(hui) 造成藥物成分重疊、過量,增加對肝腎功能的損害。
4. 感冒藥+抗生素
去藥店買(mai) 感冒藥,是不是經常有店員這樣推薦,“配合消炎藥吃吧”或者“搭配抗菌藥效果更好”,遇到這種情況,一定要直接拒絕。
因為(wei) 無論是普通感冒還是流感,大部分是由病毒引起的。而抗生素針對的是細菌感染,隻有當感冒合並了細菌性感染,才有抗生素的用武之地。
至於(yu) 是否存在細菌感染,需要醫生通過相應的檢查結果來綜合判斷。沒有明確是細菌感染之前,不能私自服用抗生素。不但緩解不了感冒,反而會(hui) 產(chan) 生耐藥性,甚至引起不良反應。
鮑秀蘭(lan) 醫生表示,如果是普通感冒,一般1周左右就會(hui) 好轉。吃藥可以,但應對普通感冒,用藥做到對症就行,不能各種藥物混用。如果用藥之後,感冒症狀超過1周還沒有好轉,那就要前往醫院就診。(北京健康教育)(記者 姬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