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莫讓失信行為損害藥品集采的好規矩

發布時間:2023-11-23 09:49:00來源: 北京青年報

  11月20日,國家醫保局醫藥價(jia) 格和招標采購指導中心公布各省份評級為(wei) “特別嚴(yan) 重”和“嚴(yan) 重”失信的26家醫藥企業(ye) 情況,其中23家醫藥企業(ye) 評級為(wei) “嚴(yan) 重”,3家醫藥企業(ye) 評級為(wei) “特別嚴(yan) 重”。根據信用評價(jia) 目錄清單,醫藥商業(ye) 賄賂、涉稅違法、實施壟斷行為(wei) 、不正當價(jia) 格行為(wei) 、擾亂(luan) 集中采購秩序、惡意違反合同約定等有悖誠實信用的行為(wei) ,被納入醫藥價(jia) 格和招采信用評價(jia) 範圍。

  這是國家醫保局在2020年11月印發《醫藥價(jia) 格和招采信用評價(jia) 的操作規範(2020版)》和《醫藥價(jia) 格和招采信用評級的裁量基準(2020版)》之後,發布的第7期價(jia) 格招采信用評價(jia) “特別嚴(yan) 重”和“嚴(yan) 重”失信評定結果。與(yu) 前6期相比,這次失信藥企多達26家(以前最多是第5期,失信企業(ye) 共11家,其中“嚴(yan) 重”失信10家,“特別嚴(yan) 重”失信1家),招采中標藥企失信行為(wei) 明顯增加。

  在國家藥品集中帶量采購製度出台之前,藥品購銷領域存在一些亂(luan) 象,其中最典型的表現是,商業(ye) 賄賂成為(wei) 藥企打通銷路和擴大銷量的重要手段。此外,藥企以低價(jia) 搶標、中標後隨意減少供應甚至斷供等投機式做法也不少見,部分藥企毫無信用可言。但是,由於(yu) 這一做法在過去沒有得到根本治理,鮮有藥企因此受到懲戒,以至於(yu) 出現藥品“中標死”、大量廉價(jia) 好藥消失等亂(luan) 象。

  藥品集采不僅(jin) 可以通過“靈魂砍價(jia) ”等方式擠幹藥價(jia) 水分,而且有助於(yu) 行業(ye) 重新洗牌,規矩重新建立。可以說,藥品集采是治理藥品購銷亂(luan) 象的一次良機。然而,當前藥企失信行為(wei) 增多也讓人倍感擔心,假如舊疾重犯,其他藥企紛紛效仿,藥品集采模式就會(hui) 麵臨(lin) 規矩被破壞的風險。

  因此,對於(yu) 此類失信行為(wei) ,決(jue) 不能姑且遷就。尤其是,當前隨著相關(guan) 醫改的深入,醫療反腐力度持續加強,醫藥商業(ye) 賄賂已明顯減少,現階段出現的醫藥商業(ye) 賄賂行為(wei) ,不僅(jin) 毒害藥品集采,而且還破壞醫療反腐的大好形勢。因此對於(yu) 帶金銷售等行為(wei) ,更要通過征信懲戒等方式,給予迎頭痛擊,讓失信者在醫藥購買(mai) 領域處處受限。

  還要看到,帶量采購當中是“量”,應該屬於(yu) 雙向承諾。一方麵,要通過納入醫保目錄等方式,確保藥品的基本銷量,讓藥企能夠薄利多銷,獲得實惠,從(cong) 而換取藥品大幅降價(jia) ;另一方麵,藥企也應確保中標藥品以中標價(jia) 格足量供應,任何違反合同約定減量供應甚至斷供等行為(wei) ,理應作為(wei) 嚴(yan) 重失信行為(wei) 加以懲戒,過去常見的選擇性供應、隨意供應、臨(lin) 時以成本增加要求加價(jia) 等取巧式做法應該被杜絕。

  藥品集采讓過去的很多高價(jia) 藥變得極易獲得,因此對於(yu) 這種購銷模式麵臨(lin) 的風險,監管部門和百姓都不會(hui) 容忍。如果問題發生在初期並得到及時處理,那麽(me) 治理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對於(yu) 藥品集采過程中的失信與(yu) 違規行為(wei) ,理應冒頭就打。如此才能避免出現新的潛規則,維護好藥品集采模式的嚴(yan) 肅性和光明前景,讓民眾(zhong) 持續從(cong) 藥品集采中受益。(羅誌華)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