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數據大幅提升 民航業迎來強勁複蘇
“這個(ge) 假期,人們(men) 外出旅遊的意願變強了,可供選擇的航班變多了,各大機場也變得越來越熱鬧。”今年的中秋國慶假期,家住北京的孫昭帶著父母和孩子,開啟了一場難忘的雲(yun) 貴之旅,機場人山人海的景象,令他印象十分深刻。
中國民航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中秋國慶假期期間(從(cong) 9月29日到10月6日共8天),全國民航累計運輸旅客1708.2萬(wan) 人次,日均運輸旅客213.5萬(wan) 人次,比2019年國慶假期(日均189.7萬(wan) 人次)增長12.6%,比2022年國慶假期(日均72.4萬(wan) 人次)增長194.9%。
具體(ti) 來看,假期期間,全國實際飛行航班134321班,日均保障航班16790班,日均航班量較2019年國慶假期增長2.58%,較2022年國慶假期增長109.46%;航班正常率94.58%,較2019年國慶假期提高1.65%,較2022年國慶假期下降3.38%。
機場方麵,雙節期間上海浦東(dong) 機場、虹橋機場客流完全恢複至2019年同期水平,高峰日客流量超過34萬(wan) 人次。海南機場旗下海口、三亞(ya) 、瓊海島內(nei) 三家機場,“雙節”期間日均旅客量均創曆年國慶假期新高。3家機場期間完成的航班起降架次和旅客吞吐量,同比2022年分別增超1.4倍和2.5倍,同比2019年均增超20%。
航空出行需求明顯增加
針對出行數據的大幅提升情況,去哪兒(er) 大數據研究院研究員肖鵬分析表示:“3年新冠疫情後,供給側(ce) 重啟需要時間,但旅客需求已經爆發。行業(ye) 隻能一邊加緊恢複,一邊支撐服務,不斷完善細節。可以看到,在年初時,酒店價(jia) 格猛漲;‘五一’假期前,高鐵一票難求。顯然過往購票時‘撿漏’的經驗,在供小於(yu) 求的市場不再奏效。”
“時至‘雙節’,高鐵車次增加,節前撿漏機票重現,小眾(zhong) 目的地重回視野……種種數據表明,旅遊市場正逐步恢複正常。”肖鵬對記者說,去哪兒(er) 數據顯示,這個(ge) 假期飛往遼寧丹東(dong) 、廣西河池、浙江舟山、江西景德鎮的機票預訂量,較2019年“十一”假期增長三成以上;飛往吉林白城、浙江衢州、四川巴中、四川甘孜等機場的機票預訂量,較2019年“十一”假期增長一倍以上。
在國內(nei) 遊強勢向上的同時,作為(wei) 出境遊基本全麵放開後的首個(ge) 長假期,中秋國慶期間,出境遊迎來井噴式增長,人們(men) 出行的需求和意願非常強烈。
攜程的數據顯示,“十一”期間出境遊訂單同比增長8倍多。從(cong) “十一”機票預訂數據來看,90後群體(ti) 仍是出境旅客中的“主力軍(jun) ”,占比近三成;00後增速最快,占比已和80後相當,達到22%。熱門機票目的地仍集中在港澳地區及亞(ya) 洲國家;相較“五一”假期期間,跨洲長線國家如瑞士、西班牙、土耳其、俄羅斯、英國、法國等旅客增長速度最快。
“目前每周實際執行的國際客運航班量已經恢複到2019年的52%,客運航班通航國家數已恢複至新冠疫情前的近90%。”在9月民航局新聞發布會(hui) 上,中國民航局運輸司副司長靳軍(jun) 號介紹,至英國、意大利、馬爾代夫等14個(ge) 國家的航班量已超過新冠疫情前水平。
事實上,為(wei) 推動國際航班有序恢複,今年以來,中國民航局成立工作專(zhuan) 班,加大內(nei) 外協同,進一步便利中外人員往來,並采取多項措施支持航空公司運營,實施暫停一二類機場中外航空公司國際航班起降費收費標準上浮10%的政策,降低航空公司新開航班成本。
“民航局支持中外航空公司在國際航空運輸市場加大運力投入,積極恢複國際航班。”靳軍(jun) 號對記者說,尤其是中國與(yu) “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情況,明顯優(you) 於(yu) 中國國際航線總體(ti) 水平。當前“空中絲(si) 綢之路”旅客運輸量占中國國際航空市場比重持續提升,達到71%,較2019年同期提高了13個(ge) 百分點,領跑國際航空市場恢複。
值得注意的是,在民航業(ye) 快速複蘇的背後,各大航司和機場工作人員正加班加點,全力保障航班的平穩有序運行。為(wei) 滿足假期旅客出行需求,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航”)提前部署,9月28日至10月8日投入航班超1.8萬(wan) 班次。
國航宣傳(chuan) 部負責人透露,結合市場需求,國航重點增加了西部-華南、北方-華南、北方-西部等假期效應明顯區域的運力投入。其中,對新疆、西藏、雲(yun) 南、貴州以及海南等熱點地區航線,通過增班及改大機型等方式進行集中增投,同時精準匹配市場流向特點,在基地間主幹線保持一定投入優(you) 勢的基礎上,對旅遊、探親(qin) 返鄉(xiang) 航線增加投入規模,適需安排階段增班。
中國東(dong) 方航空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dong) 航”)及旗下上航、中國聯合航空、一二三航空執行航班3.57萬(wan) 班次,日均2981班次。在此期間,東(dong) 航及旗下航司運力投入達95.4億(yi) 座公裏,同比2019年增幅約20.23%;其中國內(nei) 航班約3.2萬(wan) 班次,投放運力達72.73億(yi) 座公裏,為(wei) 2019年同期的130%。
記者了解到,根據訂座趨勢,東(dong) 航積極加大節日期間運力投放,優(you) 化航線網絡編排,計劃加班124班次,加密上海虹橋-呼和浩特、上海浦東(dong) -錦州、上海虹橋-貴陽、上海浦東(dong) -齊齊哈爾、上海浦東(dong) -延吉、合肥-桂林、合肥-青島等航線。
東(dong) 航還對熱門航線進行了機型“小換大”,從(cong) 單通道窄體(ti) 機調換為(wei) 運能更大的寬體(ti) 機執行,換大機型航班達到969班。上海往返東(dong) 北地區、鄭州、武漢、貴陽、西安、銀川、昆明、三亞(ya) 、贛州等地,北京大興(xing) 往返海口、三亞(ya) 、重慶、成都、敦煌、烏(wu) 魯木齊等地的國內(nei) 航班,以及飛往港澳台的地區航班和飛往部分亞(ya) 太周邊航點的國際航班,均根據客流情況安排了換大機型。
“中秋、國慶雙節疊加,旅客出行人次保持高位增長。”中國南方航空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航”)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說,南航集團(含廈航)在9月27日至10月8日期間,有近3000個(ge) 加班航班(往返按兩(liang) 班計)保障旅客假期順利出行。
國內(nei) 方麵,南航每天執行2200個(ge) 班次,聚焦旅遊、探親(qin) 及返鄉(xiang) 需求,主要增班廣州至武漢、海口、青島、貴陽,深圳至蘭(lan) 州、西安、哈爾濱,北京大興(xing) 至海口、成都、桂林等航線。
國際及地區方麵,為(wei) 保障旅客國際出行需求,南航主要在廣州、深圳至東(dong) 南亞(ya) ,國內(nei) 東(dong) 北區域及中部城市至日韓等航線安排增班,雙節期間計劃執行國際及地區航班約2000班次。
旅遊消費市場熱度高漲
出行旅客的持續增加,也助力了各大航司的盈利。前不久,7家國內(nei) 上市航空公司分別披露今年第三季度財報,單季盈利總額達176.4億(yi) 元,這也是新冠疫情後七大航首次集體(ti) 扭虧(kui) 。
三大航中,國航第三季度淨利潤最高,為(wei) 42.42億(yi) 元;南航第三季度淨利潤與(yu) 中國國航相差不大,為(wei) 41.95億(yi) 元;東(dong) 航第三季度淨利潤為(wei) 36.42億(yi) 元。
中國航協近日也披露,1月至9月國內(nei) 航空公司累計實現盈利96.4億(yi) 元,同比減虧(kui) 增盈1371.2億(yi) 元,14家航空公司累計實現盈利。有業(ye) 內(nei) 人士分析指出,在暑運旺季結束、油價(jia) 上漲的背景下,仍有多家航空公司實現盈利,這樣的財報表明,民航業(ye) 已經基本走出疫情的陰霾,進入恢複發展的新階段。
在機場方麵,雙節假期期間,為(wei) 服務廣大旅客順暢出行,鄭州機場推出了一係列高品質服務,特別是加強對全家出遊、老人、兒(er) 童、行動不便的旅客服務。8天時間內(nei) ,為(wei) 確保300餘(yu) 名輪椅旅客能夠在佳節之際暢行遠方,鄭州機場提供從(cong) 艙門口到城際鐵路入站口雙向“一站式”專(zhuan) 人引導服務;針對無陪兒(er) 童推出“無陪兒(er) 童隨心行”暖心服務,與(yu) 各航空公司攜手,在沒有家人陪同下,將200多名兒(er) 童安全快速地送往遠方親(qin) 人的身邊。
為(wei) 應對客流高峰,哈爾濱機場在假期期間加強一線保障力量,值機櫃台、安檢通道實行全方位開放,縮短旅客排隊等候時間。同時,在旅客值機、安檢、登機等服務環節加強服務引導,推出便民服務舉(ju) 措,為(wei) 首乘及特殊旅客設置“一站式”愛心綠色通道,安排專(zhuan) 人負責,優(you) 先為(wei) 首乘旅客、無陪老年人、兒(er) 童等提供全程陪護服務。
北京大興(xing) 機場在節日期間,一方麵,多種交通保障措施齊發力,地鐵大興(xing) 機場線(機場-市區方向)協同市內(nei) 地鐵延時,機場巴士房山線、通州線增加發車班次。同時,大興(xing) 機場充分協調儲(chu) 備出租車、網約車運力。
另一方麵,大興(xing) 機場在航站樓入口、問訊櫃台、人工值機櫃台、指廊入口均放置了“愛心服務自助箱”,配有“愛心手環”和“使用手卡”。著急趕飛機的旅客也可以領取綠色急客手環,工作人員識別後會(hui) 聯動各相關(guan) 崗位。
在獨立分析師徐宏看來,中秋、國慶組成的8天“超級黃金周”,讓旅遊消費市場熱度空前高漲。國內(nei) 探親(qin) 團圓、文化休閑和旅遊度假需求集中釋放,各地航班銷售呈現出旺盛的需求。
徐宏認為(wei) ,旅遊市場複蘇是民航旅客量恢複的最重要因素。各地文旅部門大力促進旅遊與(yu) 演藝、體(ti) 育等領域融合,創新旅遊產(chan) 品,有效激發了旅行意願,這無疑拉動了航空客運市場恢複。
當前國內(nei) 民航服務集中在省會(hui) 等樞紐城市,三四線城市航空需求還有待得到有效滿足。徐宏建議,民航業(ye) 不妨持續創新“幹支通,全網聯”服務模式,打造通程航班品牌,提高中轉銜接效率,優(you) 化網絡輻射能力。
這種模式能夠讓國內(nei) 主要城市高效暢通、偏遠地區城市有效連通,不斷開拓市場新空間。隻有更好地推進民航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才能在擴大國內(nei) 航空需求的同時,進一步增強行業(ye) 恢複動力。
“可以預期,利好政策將進一步加快國內(nei) 旅遊行業(ye) 高質量發展,尤其是出境遊、入境遊業(ye) 務的發展。在國內(nei) 旅遊加快複蘇,基本恢複至2019年同期水平之後,隨著國際航班恢複和簽證政策優(you) 化,中國遊客消費熱情將向出境遊延伸,中國也將吸引越來越多的國際遊客來華。”徐宏對記者說。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真齊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