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不讓冠軍多浪費一米

發布時間:2023-11-28 10:20:00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上海11月26日電題:不讓冠軍(jun) 多浪費一米

  新華社記者許東(dong) 遠

  2023上海馬拉鬆26日在外灘金牛廣場開跑。來自肯尼亞(ya) 的特邀選手菲力蒙·基普圖·基普丘姆巴以2小時05分35秒的成績奪冠,刷新賽會(hui) 紀錄並創造中國境內(nei) 馬拉鬆男子組最好成績。埃塞俄比亞(ya) 選手西拉內(nei) 什·耶爾加·達涅奪得女子組冠軍(jun) 。

  “我們(men) 的工作,就是不想讓冠軍(jun) 和廣大跑者浪費哪怕一米的距離。”上海東(dong) 浩蘭(lan) 生賽事管理有限公司競賽部副總監王光宇用這樣一句話介紹自己的工作內(nei) 容。創造紀錄的背後,有一群賽事保障人員,他們(men) 起早貪黑,隻為(wei) 給跑者提供最完美的賽道環境。

  沿著上海馬拉鬆賽道,細心的觀眾(zhong) 可以看到在許多轉彎處,地麵上多了三條平行的藍色虛線。據了解,馬拉鬆中的“Blue Line”(藍色最短距離跑進線,下稱“藍線”)代表賽道上完賽的最短路線。沿著“藍線”奔跑,選手便不必在額外的距離上花費更多的時間。

  2020年初,上海馬拉鬆獲得世界田聯白金標認證,成為(wei) 中國首個(ge) 獲此殊榮的馬拉鬆賽事。此次上海馬拉鬆全程在多個(ge) 轉彎處設置這樣的“藍線”。“上海馬拉鬆自2015年起引入‘藍線’,是國內(nei) 最早啟用‘藍線’的馬拉鬆賽事。”上海東(dong) 浩蘭(lan) 生賽事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朱駿煒說。

  在規劃“藍線”之前,需要完成“上馬”路線的丈量工作。馬拉鬆距離26英裏385碼,折合為(wei) 42.195公裏。世界田聯對馬拉鬆賽道的誤差範圍有著嚴(yan) 格要求——誤差不能超過千分之一,也就是每公裏要小於(yu) 1米。

  今年的路線丈量工作由中國田徑協會(hui) 委派的國際B級丈量員胡新民負責。11月17日23點,距離上海馬拉鬆開賽不到兩(liang) 周,王光宇所在的競賽團隊在丈量員的帶領下出現在上海的馬路上。丈量團隊身著反光背心,騎著自行車,在警車的引導下緊張工作。

  考慮到交通壓力、氣溫等因素,馬拉鬆賽道的丈量一般都選在夜晚。丈量賽道所要用到的最重要的工具是自行車,以及安裝在車前輪軸承部位一個(ge) 名叫“瓊斯計數器”的測量工具。

  “我們(men) 會(hui) 用整晚的時間,反反複複去丈量符合馬拉鬆要求的最短路線。”王光宇介紹,丈量員要遵循最短距離丈量原則,不能完全以人跑步的路徑為(wei) 參照,要走直線和切線,這就十分考驗丈量員的工作經驗和騎行水平。

  在規劃“藍線”的時候,競賽團隊要經過反複測量。“比如龍華東(dong) 路左轉至富潤路,然後再右轉至江濱路這一塊,為(wei) 了找到最完美的線路,兩(liang) 個(ge) 彎角我們(men) 反複測量了多次。”王光宇說。

  “就像F1賽車比賽中車手們(men) 過彎時會(hui) 通過瞄準彎心將賽車開到最佳線路上,我們(men) 希望能當跑者的領航員。”王光宇說,為(wei) 了減少對交通的影響,開賽前兩(liang) 天,才開始正式的繪製“藍線”工作。

  王光宇介紹:“組委會(hui) 使用水性油漆進行畫線,比賽結束後會(hui) 第一時間用高壓水槍衝(chong) 洗,避免對城市道路造成汙染。”

  此外,在賽事過程中,組委會(hui) 還設置了各式補給站。賽道沿途自5公裏起,每5公裏設有飲水飲料站;7.5公裏起,每5公裏設有飲水用水站;12.5公裏起,共設置9處能量補給站,為(wei) 跑者提供香蕉、巧克力、小蛋糕、能量膠等補給。

  “對於(yu) 精英選手而言,每一秒都很珍貴。往年在飲水飲料站總是會(hui) 出現選手拿錯飲料的問題,今年我們(men) 優(you) 化了飲水飲料站的整體(ti) 布局,將每瓶飲料的間距擴大,選手可以第一時間找到自己的飲料。”上海東(dong) 浩蘭(lan) 生賽事管理有限公司競賽部骨幹吳文傑介紹,此次組委會(hui) 更換了新的飲料站桌子,每張長1.2米,會(hui) 放5瓶飲料,整個(ge) 上海馬拉鬆共有64張這樣的桌子,精英選手可在賽前根據自己喜歡的位置進行預訂。

  “每一個(ge) 彎角,每一瓶飲料,每一聲加油,都是為(wei) 了讓跑者體(ti) 驗最極致的馬拉鬆賽事。‘上馬’在千萬(wan) 跑者的陪同下不斷進步,始終堅持‘跑者至上’的服務理念,旨在用最專(zhuan) 業(ye) 的賽事平台、最優(you) 質的賽事配套服務,陪伴每一位跑者一同麵對挑戰。”朱駿煒說。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