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鄉廣西千年古鎮——“指尖非遺”出圈又出海
初冬時節,走進廣西壯族自治區岑溪市南渡鎮,竹林蔥翠,芒、藤遍布。眼下正值“訂單季”,家家戶戶忙著趕製各類編織產(chan) 品。一根根竹篾、芒、藤在編織能手的手上交織、翻飛,不一會(hui) 兒(er) ,變幻出各式茶籮、竹籃。
南渡鎮是僑(qiao) 鄉(xiang) 廣西的千年古鎮,享有“竹芒編織之鄉(xiang) ”美譽。竹芒編織技藝是南渡鎮最具地方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南渡鎮村民莫英連是該項非遺的傳(chuan) 承人。
61歲的莫英連從(cong) 事竹芒編織工作已逾40年,經她設計、製作的產(chan) 品超過450種。憑借精湛手藝,莫英連的編織作品多年來斬獲多項行業(ye) 大獎,遠銷東(dong) 南亞(ya) 和歐美。
“製作一件竹芒編織產(chan) 品需要經過鋸竹、刨竹青、開篾齒、浸藥、染色等數十道複雜工序。”莫英連說,竹芒編織產(chan) 品實用、綠色、環保,在許多消費者看來,購買(mai) 竹芒編織產(chan) 品是對傳(chuan) 統手藝的致敬。
“巧妙的產(chan) 品設計使這些傳(chuan) 統手工藝品在海外市場受到歡迎。”南渡鎮常務副鎮長劉娟宏表示,為(wei) 使產(chan) 品更加貼合消費者需求,南渡鎮竹芒編織在產(chan) 品設計上推陳出新。目前,產(chan) 品種類已由原來的幾十種發展到了上千種,暢銷品種達200種。
“南渡鎮竹芒編織產(chan) 品生產(chan) 不再局限於(yu) 竹原料,取材更廣泛。”劉娟宏說,南渡鎮竹芒編織企業(ye) 將原料拓展至竹片、藤草、木條及鐵絲(si) 等,開發出竹藤、竹木、竹鐵混合編織,附以噴漆及噴塑等,獲得良好市場反響。
據當地介紹,南渡鎮專(zhuan) 門從(cong) 事竹芒編織的加工企業(ye) 有16家,“竹芒編一條街”“竹織村”“芒編村”全部建成。竹芒編織產(chan) 業(ye) 已成為(wei) 南渡鎮當地特色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從(cong) 業(ye) 人員超過5000人,年產(chan) 值超過8000萬(wan) 元。
莫英連致力於(yu) 推動竹芒編織技藝進校園,先後到各大中院校傳(chuan) 授技藝,並廣收徒弟,培養(yang) 傳(chuan) 承人。通過多方努力,竹芒編織技藝培訓已成體(ti) 係。
近幾年受國際經濟大環境影響,南渡竹芒編織產(chan) 品在海外的銷量出現一定下滑。“國際經濟大環境在很大程度上會(hui) 影響傳(chuan) 統手工藝產(chan) 業(ye) 的生態,這是中國編織手工業(ye) 麵臨(lin) 的共同難題。”廣西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盛玉雪表示,隨著全球經濟逐漸複蘇,加之中國經濟持續恢複向好,竹芒編織產(chan) 業(ye) 的海外銷售情況有望好轉。
近年來,廣西“僑(qiao) 銷茶”六堡茶行銷東(dong) 盟,海外“圈粉”受追捧。南渡鎮各式“竹芒編”茶籮也巧借六堡茶的銷售東(dong) 風走進東(dong) 盟。同時,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南渡鎮竹芒編織產(chan) 品也開始通過各種線上平台銷往海外。
“下一步,南渡鎮將通過參加國際展覽、貿易洽談會(hui) 等活動推動產(chan) 品出口。”劉娟宏表示,當地將探索利用跨境電商平台等新型銷售渠道,拓展竹芒編織產(chan) 品海外市場,“隨著中國—東(dong) 盟跨境電商合作推進,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電商市場將是竹芒編織產(chan) 業(ye) 發展的新福地”。(張廣權)
(據中新社)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