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我國自主研發的超大直徑盾構機“京濱同心號”始發

發布時間:2023-12-11 10:56:00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12月9日電(記者丁靜)記者從(cong) 京津冀城際鐵路投資有限公司獲悉,8日,我國自主研發的超大直徑盾構機“京濱同心號”從(cong) 天津濱海國際機場1號隧道1號豎井始發,向著終點2號豎井方向掘進。

  “京濱同心號”總長135米,總重約2800噸,開挖直徑13.8米,開挖隧道可供高速鐵路雙線並行。這台機器將用於(yu) 京濱城際下穿天津濱海國際機場區域的1號隧道施工。盾構隧道長約2923米,最大埋深約29.82米。盾構機始發後將依次下穿京津塘高速、津漢公路、北塘排汙河、地鐵2號線李明莊車輛段等關(guan) 鍵點位,進入京濱城際天津濱海國際機場站。

  由於(yu) 地下土質較粘,且隧道開挖直徑大,施工中容易出現沉降,施工方采取了多項措施防範風險。

  研發特殊材料固化土體(ti) 。中鐵四局京濱鐵路4標段隧道分部總工程師李安說,在一些地段,建設者把特殊的雙液漿同步注入地層,約二三十秒便可把泥土像果凍一樣凝固住,控製地表沉降,保證施工安全。

  智能控製掘進中的沉降。中鐵四局京濱鐵路4標段隧道分部副總工程師李然說,“京濱同心號”可基於(yu) 海量施工數據深度學習(xi) ,形成更好的掘進控製參數。這樣,地表沉降可大幅降低,軸線控製精度能顯著提高。

  機器人安裝確保施工精度。盾構機每掘進約2米,後續台車會(hui) 鋪裝箱涵及管片撐起隧道。李然說,一片寬約2米、長約12.2米的鐵路箱涵重約38.2噸。過去依靠機器輔助人工安裝,裝一片至少要3個(ge) 工人花費25分鍾,采用自主研發的“六自由度自動調節箱涵拚裝機器人”後,1個(ge) 工人15分鍾便可裝好一片,誤差不超0.5毫米。

  京濱城際鐵路是打造“軌道上的京津冀”的標誌性工程。一期工程2022年建成通車,二期工程2022年11月開工建設,起自天津境內(nei) 北辰站,經東(dong) 麗(li) 、濱海新區,接入津秦高鐵濱海西站和津濰高鐵濱海站。建成後,將形成京津間第三條城際通道,進一步完善區域路網結構,助力京津冀協同發展。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