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模擬人腦超級計算機將於2024年啟用

發布時間:2023-12-15 09:45:00來源: 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北京12月13日電(記者劉霞)據英國《新科學家》周刊網站12日報道,一台能夠全麵模擬人腦突觸的超級計算機將於(yu) 明年在澳大利亞(ya) 啟用。這台名為(wei) “深南”的神經形態超級計算機每秒能進行228萬(wan) 億(yi) 次突觸操作,與(yu) 科學家估算的人腦中突觸操作的數量相當,將有助了解人腦是如何在消耗相對較少能量的情況下處理大量信息的。

  研究團隊指出,此前已有類似的神經形態計算機麵世,但“深南”將是迄今最大的。“深南”由位於(yu) 澳大利亞(ya) 悉尼的國際神經形態係統中心聯合英特爾及戴爾公司合作製造。與(yu) 普通計算機不同,“深南”的硬件芯片可實現尖峰神經網絡,從(cong) 而對突觸處理大腦信息的方式進行建模。

  “深南”項目負責人安德魯·範·斯海克指出,這將是他們(men) 首次實時模擬人腦大小的尖峰神經網絡活動。盡管“深南”的功能並沒有現有超級計算機那樣強大,但它將有助於(yu) 推進對神經形態計算和生物大腦的理解,從(cong) 而更好地洞悉大腦的工作原理。

  超級計算機是能源消耗大戶,而人腦消耗的能源不比燈泡多。這種差異部分歸因於(yu) 不同的數據處理方式:傳(chuan) 統計算機執行操作時,數據在處理器和存儲(chu) 器之間不斷移動;而神經形態架構並行執行許多操作,大大減少了數據的移動。由於(yu) 數據移動是最耗能的部分之一,因此神經形態架構可顯著減少能耗。此外,尖峰神經網絡由事件驅動,這意味著神經形態係統隻對輸入的變化作出反應,而不像傳(chuan) 統計算機那樣在後台連續運行,從(cong) 而進一步減少能耗。

  研究人員表示,“深南”將助推神經科學的研究,也可為(wei) 更高的計算能效鋪平道路。如果該技術能夠小型化,將提升無人機和機器人的自主能力。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