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性減稅增強高質量發展動能
“結構性”意味著有所側(ce) 重。今年強調“重點支持科技創新和製造業(ye) 發展”,體(ti) 現了精準調控,針對性和導向作用明顯,有利於(yu) 增強發展新動能,推動高質量發展。
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對明年宏觀政策進行“定調”,強調“積極的財政政策要適度加力、提質增效”。減稅降費是財政政策的重要工具,會(hui) 議要求“落實好結構性減稅降費政策,重點支持科技創新和製造業(ye) 發展”。
結構性減稅降費有別於(yu) 普惠性、全麵的減稅降費,主要針對特定群體(ti) 或領域、特定稅種來削減稅費負擔。前些年的減稅降費中,分別實行過“結構性減稅”或者“普惠性減稅和結構性減稅相結合”。我國連續多年實施大規模減稅降費,宏觀稅負已處於(yu) 較低水平。當前,進一步減稅雖尚有空間,但受到一定的限製。要實現財政、稅收運行可持續,減稅降費有必要從(cong) 重規模轉向重效果,平衡好“當前和長遠”“需要和可能”的關(guan) 係,把政策資源用在刀刃上、關(guan) 鍵處。正因為(wei) 此,再提“結構性減稅降費”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yi) 。
“結構性”意味著有所側(ce) 重,此前或針對小微企業(ye) ,或聚焦增值稅、所得稅等,分別發揮出不同的政策效果。今年強調“重點支持科技創新和製造業(ye) 發展”,體(ti) 現了精準調控,針對性和導向作用明顯,有利於(yu) 增強發展新動能,推動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一係列支持科技創新的稅收政策相繼實施,已經初步形成了一套覆蓋麵廣、優(you) 惠力度大、涵蓋企業(ye) 創新全流程各環節的稅收支持政策體(ti) 係。比如,提高相關(guan) 行業(ye) 企業(ye) 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並且將這項政策作為(wei) 製度性安排長期實施。企業(ye) 研發投入越多、減稅就越多,有效引導企業(ye) 加大研發投入,增強創新動能。此外,還實施了鼓勵創業(ye) 投資、支持研發設備更新、支持重點產(chan) 業(ye) 鏈、鼓勵創業(ye) 創新等稅收優(you) 惠政策。這些政策通過“真金白銀”的正向激勵,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同時,現行減稅降費政策中,相當一部分和製造業(ye) 密切相關(guan) 。比如製造業(ye) 占據研發主體(ti) 地位,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的戶數、金額占全部研發企業(ye) 的一半以上。此外,還有先進製造業(ye) 企業(ye) 增值稅加計抵減等一係列專(zhuan) 門針對製造業(ye) 的優(you) 惠政策。統計顯示,今年前10月全國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超1.6萬(wan) 億(yi) 元,製造業(ye) 及與(yu) 之相關(guan) 的批發零售業(ye) 是享受優(you) 惠占比最大的行業(ye) ,受益最為(wei) 明顯。
科技創新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製造業(ye) 是實體(ti) 經濟的主體(ti) ,也是吸納就業(ye) 的重要力量。可以說,科技創新和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關(guan) 係高質量發展全局。盡管在政策支持下,科技創新和製造業(ye) 取得長足進步,但還麵臨(lin) 嚴(yan) 峻困難和競爭(zheng) ,處於(yu) “爬坡過坎”的階段。要以科技創新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you) 勢,夯實企業(ye) 創新主體(ti) 地位,推動製造業(ye) 發展,還需要宏觀政策包括稅收政策的有力支撐和保障。稅收政策具有重要的引導和激勵作用,要通過精準施策提高科技創新水平,特別是推動企業(ye) 從(cong) “製造”走向“智造”,同時助力製造業(ye) 輕裝上陣、高水平發展。下一步,在落實落細已有措施的基礎上,結構性減稅如何進一步支持科技創新和製造業(ye) 發展,值得期待。
小微企業(ye) 和個(ge) 體(ti) 工商戶的紓困解難問題受到高度關(guan) 注,曆來是減稅降費的重點。通過實施一係列優(you) 惠政策,這個(ge) 群體(ti) 的稅負已處於(yu) 很低水平。根據2022年的數據,小微企業(ye) 和個(ge) 體(ti) 工商戶有大約七成不需要繳納稅收。在優(you) 化、完善的基礎上,今年又將涉及小微企業(ye) 和個(ge) 體(ti) 工商戶的到期稅費優(you) 惠政策統一延續到2027年底。明年這些政策“組合拳”延續實施,將繼續助力廣大小微企業(ye) 和個(ge) 體(ti) 工商戶增強發展後勁,更好應對各種困難挑戰。
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提出,“要謀劃新一輪財稅體(ti) 製改革”。減稅降費有必要放在稅收製度改革中統籌考慮,提高製度化水平,優(you) 化稅製結構,進一步穩定市場預期。通過財政、貨幣、就業(ye) 、產(chan) 業(ye) 等宏觀政策的協同發力,經濟回升向好態勢將進一步鞏固和增強。(曾金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