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啟動首批全國中小學科學教育實驗區、實驗校申報
光明日報北京12月24日電(記者周世祥)教育部近日發布通知,將分三批啟動全國中小學科學教育實驗區、實驗校建設項目,在課程資源開發、教師隊伍建設、教學方式變革、教育評價(jia) 改革、場所場景構建、社會(hui) 力量整合等重點領域和關(guan) 鍵環節先行先試,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典型經驗和製度創新成果,提升中小學科學教育質量和水平。
記者了解到,實驗區建設將整合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場館、科技企業(ye) 類場所、“三農(nong) ”類場所、自然資源類場所及特色產(chan) 業(ye) 等優(you) 質教育資源,建設區域性科學教育基地或科學教育中心、聯合創新中心等,在課後、節假日、寒暑假免費向中小學生開放,引導學生進課題、進項目、進團隊、進實驗室。實驗區將探索“學校+科學教育場館(基地)共建”“大中小學科學教育共同體(ti) ”“城鄉(xiang) 科學教育聯盟”等創新模式,建立校內(nei) 外常態聯動機製,率先落實“少年科學院”“‘千家萬(wan) 館’科學教育總動員行動”“中西部地區科學教育場所援建工程”等重點項目,形成家校社協同育人的良好格局。
實驗校將成立學校科學教育組織領導機構,製定特色校本實施方案,配強科學副校長、科技輔導員和具有理工類碩士學位的科學類課程教師,持續提升教師科學素養(yang) 與(yu) 教學能力;建設科學探索實驗室、綜合實驗室、創新實驗室、科學活動園等,配齊配好實驗儀(yi) 器設備和資源,並深入開展“請進來”“走出去”活動,拓展科學活動資源。
據悉,實驗區原則上以縣級教育行政部門為(wei) 單位申報,具備較強統籌能力的地市級教育行政部門也可申報,鼓勵共同富裕示範區、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先行示範區、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等積極申報;實驗校可以以學校為(wei) 單位單獨申報,也鼓勵學校作為(wei) 主體(ti) 單位與(yu) 合作較為(wei) 緊密的科技館、青少年宮、高校、產(chan) 業(ye) 園區等單位聯合申報。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審核後將推薦實驗區不超過5個(ge) 、實驗校不超過40所,最終由教育部確定公布100個(ge) 左右實驗區、1000個(ge) 左右實驗校名單。
《光明日報》(2023年12月25日 08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