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打造冰雪產業新優勢(追著雪花看新疆)
滑雪愛好者從(cong) 山頂飛馳而下、學生們(men) 在冰場上揮灑汗水,製衣工人剛剛完成的訂單商品即將裝車發運、大雪紛飛中遊客在民宿裏享受熱乎乎的奶茶……近年來,新疆依托冰雪資源,開發新業(ye) 態新產(chan) 品,打造冰雪產(chan) 業(ye) 新優(you) 勢,帶動更多人走進冰天雪地,“冷資源”釋放“熱效應”。
產(chan) 品豐(feng) 富,更多人參與(yu) 冰雪活動
新疆阿勒泰市將軍(jun) 山滑雪場,來自廣東(dong) 深圳的黃建中一家四口換好雪具,準備跟教練上場,“以往冬天都是純旅遊,今年專(zhuan) 門請了教練,教兩(liang) 個(ge) 孩子滑雪。”如今,越來越多的遊客和黃建中一家一樣,選擇體(ti) 驗冰雪運動的樂(le) 趣。
這一點,將軍(jun) 山滑雪學校教練呂耀萍感受頗深,4年前到這裏當教練時,整個(ge) 學校隻有50多名教練,現在已經增加到180多名。冰雪場地數量也在逐年增加,全疆現有滑雪場101家、滑冰館27家、冰雪遊樂(le) 園60家。
呂耀萍帶過的學員中,還有阿勒泰市中小學的學生們(men) 。從(cong) 2018年起,阿勒泰市把滑雪納入中小學生體(ti) 育教學,把體(ti) 育課搬進滑雪場,每天組織300至400名學生往返將軍(jun) 山滑雪場學習(xi) 滑雪,費用由當地教育部門負責。阿勒泰市第二中學初三年級學生迪力亞(ya) 爾·甫拉提是受益者之一,現在他已經入選阿勒泰市青少年滑雪隊,將來有望進入專(zhuan) 業(ye) 隊訓練。
新疆生產(chan) 建設兵團第十師北屯市一八一團中學讓冰雪運動進校園,校園內(nei) 建有2500米長的越野滑雪場、400米標準滑冰場,“我們(men) 有專(zhuan) 業(ye) 的冰雪教練,體(ti) 育課程設置能夠讓每個(ge) 孩子都上冰、上雪。”學校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校長王永吉說。
近年來,新疆積極推廣普及冰雪運動進校園,現有56所中小學校、7所高校開設冰雪特色體(ti) 育課程,參與(yu) 學生4.6萬(wan) 人次,全疆93所學校被評為(wei) “全國青少年校園冰雪運動特色學校”。
除了冰雪運動,新疆充分利用景區、公園、冰雪場館、冰雪小鎮等資源,舉(ju) 辦冰雪攝影展、冰雕展、雪雕展等,豐(feng) 富冰雪產(chan) 品,群眾(zhong) 冰雪熱情持續高漲。“我們(men) 正在為(wei) 一個(ge) 月後的‘烏(wu) 倫(lun) 古湖冬捕節’做準備。”阿勒泰地區福海縣副縣長池少權說,自2005年開始,福海縣就圍繞“烏(wu) 倫(lun) 古湖冬捕節”實現水產(chan) 和旅遊業(ye) 的效益最大化。目前福海縣已成功舉(ju) 辦16屆冬捕節,成為(wei) 新疆冬季旅遊的一張名片。
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多次舉(ju) 辦冰上龍舟賽;天山天池國際滑雪場推出了冰上運動、雪地足球、雪地卡丁車等一係列遊玩項目……越來越多群眾(zhong) 參與(yu) 到冰雪活動中來,感受冰雪的樂(le) 趣。
訂單排隊,冰雪裝備製造蓬勃發展
在阿勒泰市拉斯特鄉(xiang) 一間作坊裏,古老毛皮滑雪板製作技藝傳(chuan) 承人胡安什別克·斯蘭(lan) 別克正在趕製訂單。阿勒泰是人類滑雪起源地,毛皮滑雪板是當時人們(men) 冬季生產(chan) 生活的重要工具之一。如今,這項技藝因為(wei) 冰雪運動再次煥發生機。
“購買(mai) 者主要是滑雪愛好者,用來體(ti) 驗當地民俗特色野雪,有些遊客也會(hui) 當作紀念品購買(mai) 。”胡安什別克說,除了正常尺寸的雪板外,還有巴掌大小的迷你雪板,作為(wei) 紀念品方便攜帶,更具觀賞性。
製作一副古老毛皮滑雪板需要15天左右,售價(jia) 約1000元,胡安什別克今年入冬以來已經做了60副,現在手裏還有訂單。“我現在也帶出了一批會(hui) 製作毛皮滑雪板的年輕人,大家增加了收入,這項技藝也得到了傳(chuan) 承。”胡安什別克說。
同樣趕訂單的還有100多公裏外哈巴河縣雅居床服有限公司的幾十名製衣工人,公司本月20日剛剛下線了5000件滑雪服,新的1.2萬(wan) 件訂單又排上了。該公司董事長李玉梅說,公司2019年開始推出駝絨滑雪服、滑雪帽和滑雪手套等產(chan) 品,不但為(wei) 阿勒泰市中小學生做過滑雪服,還接到過專(zhuan) 業(ye) 滑雪隊的訂單。“現在一天能下線200件衣服,我們(men) 在22日舉(ju) 辦的新疆冬博會(hui) 上,還發布了一個(ge) 係列新產(chan) 品,接下來訂單肯定會(hui) 更多。”
烏(wu) 魯木齊市冰雪新金立滑雪設備有限公司正加足馬力生產(chan) ,明年1月有3條出口吉爾吉斯斯坦的魔毯要交貨。“我們(men) 主要生產(chan) 滑雪索道、魔毯、造雪設備、雪板等,產(chan) 品不僅(jin) 滿足當地雪場需求,還銷售到其他地區。”公司負責人廖原說,銷售量以平均每年30%的速度遞增。
冰雪資源“熱”起來,給新疆冰雪裝備製造企業(ye) 帶來商機。去年8月,新疆印發《關(guan) 於(yu) 進一步破解瓶頸製約推動自治區冰雪運動和冰雪旅遊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2—2025年)》,提出要打造伊犁州、阿勒泰地區、博州、昌吉州、烏(wu) 魯木齊市冰雪裝備產(chan) 業(ye) 集聚區。
現在,從(cong) 滑雪服、滑雪手套、滑雪板等個(ge) 人裝備,到拖牽、魔毯、索道等滑雪場專(zhuan) 用設備,新疆企業(ye) 都有布局,冰雪裝備製造業(ye) 逐漸成為(wei) 新疆冰雪產(chan) 業(ye) 發展的重要一環。
“冬閑”不閑,冰雪中的日子更紅火
“冬閑”時節,海衣拉提別克·木賽和妻子卻每天一大早出門,趕去附近的可可托海國際滑雪度假區上班。“現在哪還有閑的時候,都忙著賺錢呢!我是造雪主管,妻子是度假區酒店的客房主管,一個(ge) 月加起來有1萬(wan) 多元的收入呢!”海衣拉提別克是阿勒泰地區富蘊縣鐵買(mai) 克鄉(xiang) 鐵買(mai) 克村村民,已經在該度假區工作5年了。
2018年,可可托海國際滑雪度假區選址開建,2020年正式營業(ye) ,至今累計接待遊客超過100萬(wan) 人次,目前為(wei) 210餘(yu) 名當地農(nong) 牧民提供了穩定的就業(ye) 崗位,人均年收入3.2萬(wan) 元,還輻射帶動7000餘(yu) 人靈活就業(ye) 。
同時忙活起來的還有可可托海鎮塔拉特村,今年剛組建的“功勳馬隊”正在表演哈薩克族傳(chuan) 統民俗文化活動,引來了不少遊客駐足觀看。“遊客還可以租我們(men) 的馬體(ti) 驗騎馬賞景、馬拉滑雪等項目。”塔拉特村遊客服務中心負責人娜孜古麗(li) ·拉孜旦介紹,現在馬隊有60多戶牧民參與(yu) 組建,共有96匹馬供遊客租賃。
不遠處的“馬背之家”民宿,主人庫麗(li) 帕然·哈布力哈孜熱情地招呼大家品嚐民族特色美食。小女兒(er) 阿爾達克·阿紮提說,自從(cong) 辦起了民宿,全家的年收入有10萬(wan) 元,旺季時家裏的安居房和兩(liang) 頂氈房都住滿了。“最近又有幾名深圳的客人預訂了明年1月來住宿。”
目前該村發展民宿72戶,全村人均年收入達到2.3萬(wan) 元,其中旅遊收入1.6萬(wan) 元,占比70%。
依托越來越多的遊客,越來越多的當地特色產(chan) 品找到了銷路。烏(wu) 魯木齊縣水西溝鎮趣野文創園打造了可以供暖聚熱、觀賞室外景色的泡泡屋,迎接冰雪季的遊客,並免費給當地村民提供攤位,售賣農(nong) 副產(chan) 品和手工藝品。
“這些駱駝擺件、毛氈錢包、氈房首飾盒等都是我們(men) 合作社的姐妹們(men) 手工做的,通過售賣手工藝品,每人每月收入有4500元左右。”烏(wu) 魯木齊縣薩爾達阪鄉(xiang) 胡拉萊合作社社長、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項目哈薩克族刺繡傳(chuan) 承人哈提瑪·艾乃都介紹,依托文創園的客流量,不少家庭實現了增收。
(采訪組成員:本報記者李亞(ya) 楠、溫素威、薑潔、葛孟超、廖春燕、鄒蘊、董星辰、朱金宜,執筆:李亞(ya) 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